贺辉 李玫 王鹏 周鹏 许跃颖
摘 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的基础。文章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例,研究建设本专业培养目标应达到的能力标准体系,提出以能力成果输出为导向,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并探索建立了本专业课程体系一张图。同时建成实践课程“结果可见”平台,成为预期能力成果目标达成的有力支持。
关键词:课程体系;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数字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2096-000X(2021)25-0035-0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basis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major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bility standard system that should be achie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med major, and proposes the thinking of transforming ability standards into the outcomes-based curriculum system, and explores and establishes a diagram for such curriculum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an "Outcomes Visible" platform has been built, which has become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implementing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capacity outcome.
Keywords: curriculum system;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talent development;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近年来,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的竞争也日益加速,培养创新人才变得尤为重要[1]。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希望学生毕业后不但可以从事一线的技术岗位工作,还可以具备一定的知识拓展创新能力[2-3]。因此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还要解决从学校到岗位需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能力培养成为重中之重。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案,决定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能性和可行性[4]。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已成为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基石,其中课程体系中如何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是难点和重点。因此,课程体系改革,既要改革课程设置,也要改革课程内容,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创新能力[3]。特别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 在我国,2003年才有第一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没有成熟的、体系化的经验可以借鉴,专业建设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专业的课程体系就更具有不确定性。而对学科课程理论的突破使人们意识到,课程体系改革只有先解决按照何种逻辑来设置课程, 再讨论如何选择和编排每门具体课程的内容, 才是深刻的[5]。学生要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必须要很好地建立专业课程之间内容的关联,对核心内容做到融会贯通,这是未来综合运用多个跨课程知识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宝[6]。而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需要我们在课程体系设置时以成果输出为导向。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它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7]。
综上,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是首先明确本专业要培养具备哪些核心专业技能的人才,然后确定对应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以及课程设置的逻辑。文章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例,提出以成果输出为导向,研究建设本专业培养应达到的能力标准体系,进而将能力标准转换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并探索建立了与之匹配的特色课程体系一张图。
一、专业能力体系构建
不同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应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应用创新型能力培养为本[6]。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能力的延展性及学校所在地珠三角对软件前端人才的需求,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具有先进的软件前端设计思想和理念,熟悉各种用户交互和体验流程;具备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理论和宽厚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基础的人才。而本专业的核心能力标准是以人机交互媒体设计能力为特色,即能设计出更好用的产品;以应用程序开发能力为基础,即能将好用的设计变成可用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算法分析能力和媒体策划与推广能力,如图1所示。
二、课程体系构建基本策略
在建成专业能力标准体系基础上,为达到与职场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的最终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岗位群能力”成果输出为目标,既有一定的针对性,更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8]。因此,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是围绕“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思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理论与实践培养并重,兼顾应用与创新,精心配置各个课程模块,稳步推进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其核心能力标准必须将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且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关注社会需求和技术变革,与时俱进,兼顾开放性和理论教学以及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大于25%,且从第四学期开始,设置了综合实践环节,由企业导师和课程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和指导。此外,为促进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本专业还将专业创新作品1和专业创新作品2两门课纳入课程体系,用来认定学生在专业创新作品竞赛中获奖的学分。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多次走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成果优秀的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并十分重视与相关技术企业的产学研交流合作,一方面引入企业讲师,另一方面进行产学研项目联合研究开发。而课程体系的落实离不开科学有力的教学过程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反馈。因此在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我们还应建成以教学院长牵头,各个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一方面走进教师课堂听课点评,定期组织专项教学研讨会,如“如何备好一堂课”“如何讲好一堂课”等;另一方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组织学生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听课反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和确保教学实践围绕专业能力培养标准有序开展。课程考核结果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不同于传统通过检查试卷答题情况为主的考核。本专业教学成果大多是作品,因此以完成作品的情况进行课程考核更符合我们能力输出为导向的原则。而最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将作为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