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对初中学校管理的影响探究

2021-10-11 21:37周斌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7期
关键词:影响探究社会问题初中学校

周斌

摘 要: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时期,在其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或文化的影响,进而造成初中日常学校管理工作遇到一定的工作难题。以初中学校管理作为研究基础,阐述社会问题的概念,分析社会问题对初中学校管理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社会问题;初中学校;管理;影响探究

初中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初中阶段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教育阶段,该阶段的学校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严重影响着学校整体的中考质量。随着我国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社会大众的思想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状态,其中不乏一些观念消极、思想偏激的个人思想掺杂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初中生由于正值青春期且社会阅历非常少,因此在面对多元化的思想时,经常会被一些糟粕思想所影响,进而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初中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应及时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一、社会问题概述

社会问题主要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社会之间的关系产生失调现象,对社会上一些成员的共同生活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进而社会正常活动受到一定的阻碍,进而影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整体协调性以及统一性的一种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社会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社会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主观构造出的一种现象,也是社会上每个个体之间由于利益、规范、价值等思想观念出现冲突而导致的客观存在现象,还是社会大众对社会的期望与社会现实发展状态的差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问题会对社会上的一部分个体造成利益损害,进而引起社会大众持续的关注后,并运用社会力量进行及时的解决。通常来讲,社会问题通常会对某一个社会个体或对社会中某些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利益或思想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因此社会问题的危害性毋庸置疑,也成为社会学领域内相关学者的重要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在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由于其涉及的外在因素较多,因此解决难度非常大。由此不难看出,社会问题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问题对初中学校管理的影响

(一)管理具有不规范性

在现阶段的初中教育领域中,由于部分学校在开展日常管理过程中将工作重心都放在学校基本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以及约束性的方向中,在日常行使管理职责时,也将管理重点放在学校内师生的统一性、计划性、服从性等方向上。因此,造成学校内教育人员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自由性与积极性。并且在长此以往的学校教育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了教师的教学创新,进而使教师的主体精神以及教学潜能未被有效地激发出来,造成学校内部的管理工作教育水平未呈现出上升的局面。学校内部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预先制定的奖惩机制不够完善,且在对学校内教师的评优工作过程中,附带校内相关领导的个人情感色彩的现象屡见不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管理制度流程化、表面化[2]。使学校管理制度的约束能力基本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因此降低了初中学校的校内管理水平。

(二)学校忽视德育

在初中的教育体系中,初中生将要面对人生中第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中考,因此,教师通常会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日常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重视初中生对各学科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初中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综合素质培养。该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其一,学校管理人员过于重视学校的整体升学率。一些初中学校的管理人员认为,要想确保学校在业界的口碑以及社会地位,只有提升学校内重点以及优质高中的升学率,方能使学校在社会中的教育地位得有有效保障。其二,初中学校的相关管理者对学校的功能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认为,初中学校作为一个人才加工厂,要想确保学校的升学率,最主要的是需要学习能力水平较好的优质生源,进而对学校的生源质量非常看重,最终导致初中学校都在致力于抢一些优質生源。

(三)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诚信危机、急功近利的不良社会现象,在此类不良现象的影响下,初中教育体制内的教育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学校内的评价方式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在开展对师生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为应付该项工作,一人填写多个教学评价的现象,或出现对该项工作应付了事的现象,不仅造成最终教学评价结果不准确的现象,还造成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失控现象,最终导致学校管理工作与学校最初的教育管理方针相背离,一些违反教育管理规范、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二,学校内的评价方式存在重材料、轻工作的现象,在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由于该项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因此为确保该项工作的最终结果,经常会在教学评价之前,对相关材料进行编造,进而造成教学评价的最终结果失实。其三,学校内的评价方式存在重成绩、轻素质的现象,受应试思维的影响,现阶段的初中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轻视的状态,进而造成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受限,对学生的未来社会生存水平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社会问题对初中学校管理影响的解决对策

(一)规范学校管理制度

现阶段的初中学校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出发点是规范学校内每一个个体在学校的日常行为表现,其落脚点也是学校的每一个个体。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在工作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开展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当根据学校内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给予教师与学生群体充分的尊重,并且对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并及时对自身的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与完善。其次,学校内相关管理人员在开展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彰显校内教师群体的主人翁地位,并通过一系列的奖惩措施积极激发初中教师的教育热情以及积极性。与此同时,学校内部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在规范学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及时摒弃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并将以往自上而下的硬性管理理念逐渐改变为由下而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而有效发挥学校内管理制度的实效性,促进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应当注重学校内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以此作为完善校园管理制度的基础,并采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方式对学生群体进行培养与教育。

猜你喜欢
影响探究社会问题初中学校
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
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后印象主义对康定斯基的影响探究
“营改增”对餐饮业的影响探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试论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和谐校园建设
初中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探讨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