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档案记录:一种有效的幼儿教学策略

2021-10-11 02:47何芳馨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9期
关键词:瑞吉欧儿童家长

何芳馨

瑞吉欧教育体系是世界三大知名的幼儿教育体系,与蒙台梭利教育法一样,发源于意大利小镇,植根于意大利特有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教学档案记录是其核心教学策略之一,探究其概念、内涵及实施策略或许对改进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教学档案记录的概念与内涵

档案,即“Documentation”,特指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系列有规范和记录的组合,具体包含与幼儿教育生活有关的照片、音频、想法、表演、创作和感受。档案是观察和记录儿童发展过程的重要路径。档案记录是指记录儿童以及他们所做的事,可以让儿童和成人重读过去的经验,重温记忆,并重新思考。

教学档案记录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儿童教育生活相关的文件在教学活动中的意识与行为。档案记录与文本档案记录不同,文本档案记录强调对纸质类教学文本的阅读与分析。而档案记录的意义比文本档案记录的内涵更为丰富,不仅包括有文本资料,还包括其他诸如照片、声音、动作,甚至是幼儿的作品、想法、观点等都可以作为档案记录的素材。

教学档案记录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中一个核心的部分。瑞吉欧教育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的教育学,主张让孩子们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通过自我导向和体验来学习,通过倾听、观察、重温和反思来学习,让孩子们拥有更多元的方式和机会来表达自己。在这个教育体系中,教师被认为是孩子们的共同学习者和合作者,而不仅仅是一名指挥者。

教学档案记录的理念

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其核心理念与教育目标是一切基于儿童权益,一切为了儿童权益。儿童是自由的,儿童属于自己,属于整个世界。一切教育工作是为了保护儿童的权利,激发儿童的能力与潜力,让儿童共同享有机会。教学档案记录作为一种新型幼儿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兴起与瑞吉欧教育的不断发展有关。在尊重儿童一切权益的前提下,其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倾听。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倾听被视为教育的目标,幼儿、教师、家长都是彼此之间相互倾听的主体,其目的是帮助儿童探寻生活的意义。对于儿童而言,“意义”是一种尤其难以探寻的东西,他们有许多来自日常生活的参照点:家庭、电视、学校和常去的社会场合。然而我们不能毫无意义地生活,否则就会失去自我、缺乏希望、看不到未来。儿童知道这一点,他们一出生就有愿望也具有能力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自我感受。所以瑞吉欧教育把儿童视为主动的、有能力的、顽强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而不是预先定义好的、脆弱的、需要帮助的和無能为力的儿童。

教学档案记录要求,在收集过程中主要采用倾听的方式,以开放的态度去对待儿童的创造,要求教师放弃成人先入为主的观念去审视儿童,尤其是要放下一些个人偏见。教师要学会倾听儿童的声音,鼓励儿童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意见。事实上,儿童从出生在这个世界的第一刻起,便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他们需要通过倾听与观察来了解这个世界和身边的人。而且儿童也从出生后的那一刻起知道自己也能发出声音,希望周围的人来倾听自己。遗憾的是,成人经常对幼儿的发声了解不够。教学档案记录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将幼儿园营造为多重倾听环境的场所。档案记录是一种连接的纽带,它既可以记录儿童成长的过程,也为教师倾听儿童、帮助儿童寻找意义提供了可能。

(二)协商。瑞吉欧教育认为,幼儿学习是一种协商性学习行为,由设计、记录和交谈三部分组成。档案记录作为中间环节将协商性学习过程记录下来,可供教学反思之用。档案记录在制作过程中,被要求提供足够充分的细节,以帮助他人理解所记录的儿童行为。某个儿童的一幅画不能视为档案记录,但是一段关于儿童作画的过程,或一系列为了最终完成那幅画而对某些绘制过程的录像,则可以被视为档案记录。档案记录并不是评估儿童个体进步的一种形式,而是对幼儿园中儿童的学习和活动过程的留存。

在教学档案记录中,设计是儿童活动的起点,协商意味着教师需要倾听儿童关于设计的想法,听他们是如何解释自己的计划,通过儿童的解释再去重新审视档案记录。

(三)评估。瑞吉欧教育所倡导的教学档案记录,强调教师以评估者的身份参与儿童的活动。教师仅仅作为被动的观察者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出解释。什么样的儿童行为可以作为档案记录下来,这需要事先做好选择和评判。当教师选择去记录内容时,无论是一张照片还是一段录像,或是儿童的一件作品,都是在做选择。生活中有太多东西值得去记录,必须加以甄选。凡是进入教学档案记录的,对于教师和儿童来说,都应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教师做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分享儿童所理解的世界,这是档案记录的“价值”所在。正如瑞吉欧教育的倡导者所指出的:“档案记录不能没有评估的参与。当你知道自己的选择和价值观,并了解其道德准则时,评价便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无论你进入我们的学校或在你自己的学校,你所能看到的档案记录并非仅仅是经验而已,还有价值——换言之,与学习有关的元素被视为具有重要的价值。”评估作为一种理念贯穿在教学档案记录的全过程,这要求教师首先能作为一名真正了解儿童的观察者、研究者,具有对于儿童所创造出来的一切提供解释和进行评估的能力。

运用教学档案记录的策略

(一)全面提升教师对幼儿和档案记录的理解。教学档案记录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第一,要求始终保持对幼儿世界的探知欲。教学档案记录要求教师视幼儿为一个自己能认识、思考、发现、发明、幻想和表达世界的孩子;一个自我成长中的孩子;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孩子。要切实地走进幼儿的心灵,以幼儿的思维、幼儿的立场来看待一切;切勿压制或压抑孩子,要充分展现其潜能。第二,要求教师能够基于孩子的兴趣规划活动和课程来促进孩子的学习,而不只是单纯的观察者这么简单。

教学档案记录要求教师要告知幼儿学习的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孩子们的兴趣、经验、生活发生联系。

(二)充分调动幼儿自主创造与解读作品的积极性。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培养幼儿自主创造力。教学档案记录是一种依托幼儿创造的作品来观察分析幼儿认知发展的教学行为。如幼儿在创造绘画作品时,会将自己独一无二的想法通过绘画体现出来,这些想法就是幼儿最难能可贵的潜能,而教学档案记录的作用就在于让幼儿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一,要支持与鼓励幼儿的创造。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是影响幼儿创造作品的重要条件。对于那些善于鼓励孩子的教师和家长来说,孩子在创造的数量上要明显高于不受鼓励的孩子。第二,要及时与幼儿创造的作品进行互动。只有幼儿自己才能表达属于自己的世界,对于幼儿的创造,教师与家长能否及时进行互动是调动幼儿积极性的关键。幼儿需要被关注、被重视,对于幼儿的作品及时地发问、沟通、分享,是提升幼儿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三)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创作氛围。有学者指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幼儿家庭教育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到正确的对待和妥善的处理,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也就容易得到解决。而在家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中,家长对孩子的看法及评价则是问题的焦点所在。”档案记录不仅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内容,也是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家长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来支持幼儿创造作品。其一,发挥家长的榜样引导作用。家长应注意避免不良行为误导幼儿,更要努力以积极的姿态来引导幼儿健康成长。父母的行为与形象直接反映在幼儿作品创作中,家长的榜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其二,营造乐于创造的家庭环境。3-6岁幼儿是生命发展中第一个创造高峰期,而有的家长却对该时期的幼儿创造视而不见。一方面,家长要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参与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家长要营造轻松愉快的精神氛围。其三,调动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陶行知曾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主体性教育理论也认为,在家园共育运用档案记录的过程中,家庭环境的创设应充分重视幼儿作为学习发展的主体参与作用,同时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强调档案作品创造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的过程。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瑞吉欧儿童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印象瑞吉欧
我们的瑞吉欧方案教学探索与实践
从战后废墟中发展起来的瑞吉欧教育
瑞吉欧教育,思考孩子的100种世界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