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摘 要]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人文养成教育缺乏、传统文化教育落后等问题,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其中,理工科大学生受教育环境和学科培养特点影响,缺乏系统的人文培养环境,且人文知识匮乏、内在养成意识淡薄,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理工科学生实际,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进而完善教育主体、转变教育思路、优化教育载体,形成人文素养提升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新路径。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思政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9-0017-03
“人文素养”的含义古来有之,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品质,进而外化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其中,“素养”不同于简单的外在表现,并非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考量,而是渗透进人的生活和行为中的内涵修养,是通过行为举止、言谈习惯等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
一、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人文素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养,对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科技型、创新型人才,其成长成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吸收优秀的精神价值、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形成完善的人格品质,由内而外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人文素养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即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素质”[1],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理工科大学生长期疏离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熏陶,多存在视野狭窄、观念浅薄、性格偏执等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专业实践能力突出固然重要,但内在涵养更加可贵,若理想信念淡薄、精神价值缺失,便无“成才”可言。因此,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是其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其全面成才的关键。
(二)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可见,高校人才培养不仅局限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更要着眼于其内在修养,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衡量高校教育效果的重要参考,“立德树人”的成效更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常言道:“未学做事,先学做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过程中应“以德为先”,将学生的内在品格培育作为关键教育内容,不断加强学生价值精神、品德人格的养成教育,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实践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将人文知识积累内化为人文精神,健全学生人格品质。这既是高校培养优质科技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需要。
(三)社会及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强国战略的向前推动,科技型企业和理工科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增长,理工科大学生也开始承担国家科技创新的重任。不难看出,理工科学生的精神面貌、道德水准与价值取向等内在品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未来科技企业和科技社会的发展。因此,理工科人才除了系统的专业能力锻造外,还需要形成高尚的内在修为,从而发挥其正向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此外,人文素养的提升还是当今社会人才竞争的需要,是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经济社会和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品德素养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考量因素。大学毕业生因自身人文素养欠缺而导致职业发展受阻、社会竞争受挫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可见,“人文素养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最具竞争优势的素质”[2],这无疑是其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石和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解读
自“素质教育”概念被引进教育界至今,人文素养教育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其培养水平也逐渐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基础教育长期受到“应试”观念影响,加之理工科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的特殊性,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带来了诸多限制,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问题。
(一)学生对人文素养认知存在局限
理工科学生普遍对人文素养内涵实质把握不清,对人文素养与个人成长之间关系的认知存在一定局限。绝大多数理工科学生虽能看到人文素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肯定人文素养的提升对自身专业学习和未来工作的积极影响,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仅停留在“人文知识储备”层面,单纯地认为人文素养就是了解文史哲知识,对人文精神的内在修养认识模糊。
此外,市场经济背景下,“智育”的培养占据了较大比重,“学习优秀”“专业过硬”成为衡量学生能力优劣的标尺,加之“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学生对高等教育重心的认识存在偏差,甚至将其简单地理解为“职业教育”或“谋生技能培养”。这一认知偏差间接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视,忽视了对自身內在素质的塑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人文素养养成意识的形成,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人文兴趣下降、人文培育氛围淡薄,直接影响学生高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
(二)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笼统片面
就目前来看,高校普遍缺乏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外部环境,无法形成“大人文”环境。同时,由于传统单一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与理工科学生逻辑性强的思维特点不相匹配,导致传授信息不对等,教育实效差强人意、收效甚微。
其次,高校在教学上仍旧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的片面观念,对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的拓展以及道德精神、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力度不够。教育教学方法仍存在“强灌输弱启发”的问题,缺乏启发性的互动实践,忽视了对学生合作精神、团结意识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引导培养。此外,高校的人文素养施教主体过度依赖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的参与度、融合度不够,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未能有效结合于课堂教学,“课程思政”“全员育人”理念在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面体现不明、效果浅显。
(三)社会及家庭思想引导存在偏差
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利己化的西方观念、碎片化的网络信息混杂交织,“功利性”观念逐渐侵蚀学生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存在价值认同偏差、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同时,受应试教育思想和文理分科的影响,理工科学生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文知识教育,且受到“重理轻文”的偏科思想影响,大大降低了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和人文精神养成的意识,进而形成盲目、片面、迷茫的自我认知,对个人内在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方向和途径缺乏科学的评估和正确的判断。
此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协同培养不到位的问题,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缺乏一定的联动效应,致使素质培养“一头热”,精神养成“表面熟”,难以形成全方位的素质养成培育机制,这就要求高校要主动与家庭、社会大环境交流沟通,共同形成人文素养培育的合力。
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育人路径
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养成方面既有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活跃、观念多元、思想多变等共性特点,也存在教育环境有别、学科培养差异、兴趣需求不同等个性问题,不能一概视之。高校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贯穿高校育人始终,切实改善人文教育缺位现状。
(一)完善教育主体——專业教师与思政人员合力
随着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全面推进落实,高校开始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软实力”,逐渐淡化传统的“就业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于理工科而言,专业教学也应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堂中融入“德育”元素,最终形成专业教师与思政人员合力的“全员育人”体系。
理工科专业课教师应在专业教学中把握立德树人的导向,结合学科特点与专业特色,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逐步将专业课堂发展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此外,专业课程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专业实践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同时,专业课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也至关重要,“德正为师,身正为范”,方能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学生,实现良性互动。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思政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深刻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观念走向、思维特点,结合理工科专业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教育。通过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形式,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内容融入教学中,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取向,最终实现思政人员的思想引领与专业教师的精神教育同向同行、合力联动,不断完善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主体构成,实现“全员育人”。
(二)转变教育思路——人文培养与学业进程同步
理工科大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习需求呈明显的年级特征,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其人文素养教育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变化。高校要在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把握现实需求,实现人文素养培育与学业进程同步创新,因时制宜、因人制宜,转变以往“一锅烩”“一把抓”的培养方式,切实形成人文素养“全过程”培育思路。
大一年级的理工科基础课程知识点庞杂,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理解和练习。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文素养教育中不宜过多干瘪的理论和说教的灌输,应以学习适应性为切入点,通过趣味性强、集体性强的党团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将人文知识渗透于活动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大二、大三年级课量较大、难度较高,实验与实践类课程占据了学生大量时间,必须充分利用专业课堂和实践平台,将专业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关键,着力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奋斗精神等。尤其是创新实践类竞赛,“通过交流辅导竞赛内容,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能力”。[3]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大四年级的理工科学生面临考研、就业、出国等现实压力,要在人文素养培育上“对症下药”,紧密结合社会竞争需求和企业用人需求,立足于学生未来职业和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树立人生目标、明确发展方向,以乐观平稳的心态面对社会压力。
(三)优化教育载体——社会养成与家校引导协同
社会是最大的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新时代理工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观念的启蒙。因此,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需要社会养成、高校教育、家庭引导三方面的合力,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
当前,高校人文教育渠道单一和内在养成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学生期待受挫、“有心无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追求人文素养提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多彩的社会实践可以为理工科学生提供了解人文知识、体会人文精神的学习机会,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在课堂体验不到的丰富情感,品尝到在学校品尝不到的生活滋味,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将人文素养外化于行”。[4]进而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参与度、主动性和实效性。
此外,家庭教育是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而部分学生受家庭“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忽视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偶有价值引导相逆、思想教育矛盾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在大学生思政工作及人文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强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通过环境及教学熏陶降低甚至消除来自家庭与社会负面观念的不良影响,并积极挖掘发挥出家庭及社会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扮演好指导者与引路人的角色”。[5]从而以点带面地形成互动常态,进一步形成人文素养培育的“全方位”合力。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才需求层次逐渐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知识技能、内在素质、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受到了社会空前未有的关注,也为新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出了一系列现实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高等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表现。因此,高校应创新理科生人文教育路径,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形势下创新人文素养培育的方式方法,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进而完善教育主体、转变教育思路、优化教育载体,持续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实施,并贯穿于“立德树人”始终,切实改善学生人文教育质量,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华羽.人文素养是大学生的优势竞争力[N].光明日报,2013-12-02.
[2]张博,王爱敏.初探高校思政教育与人文素养养成相融通的育人新路径[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四).北京,2019:296-500.
[3]秦妍.高职学校开展人文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与探索[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0):68-70.
[4]郭道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7(5):23-25.
[5]宋抟,陈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2):46-48.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