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护理对骨折术后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2021-10-11 05:53崔梅
系统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关节骨折

崔梅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护理部,江苏南京 211500

骨折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累积性劳损等因素引起的骨骼断裂,给患者身心带来重大影响[1]。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带动运输、建筑等行业高速发展,这也使骨折发生概率近年来明显提升。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虽能恢复患者生理功能,但受术后痛感明显、并发症多等因素限制,经常使患者处于焦虑、烦躁情绪当中,难以有效提升临床干预依从性,从而限制了临床治疗效果[2-3]。由于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患者术后多存在一定功能受限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4]。为扭转患者不良情绪,加强骨折患者的术后干预是至关重要的。为探究骨折患者经康复训练护理对患者术后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该文以该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康复训练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研究对象来自该科室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按患者治疗顺序实施分组,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术后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39.84±3.25)岁;骨折类型:肋骨骨折11例,股骨骨折6例,桡骨骨折7例,四肢骨折5例,其他骨折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0.67±4.52)岁;骨折类型:肋骨骨折12例、股骨骨折8例,桡骨骨折6例,四肢骨折5例,其他骨折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在实施治疗前,均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70例患者均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骨折,且均满足骨折诊治标准。排除标准: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遵医嘱用药、心理护理等,具体内容如下:骨折患者易受行动受限、剧烈疼痛、环境陌生等因素影响,产生消极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转变患者治疗观念,以交流、沟通等方式,详细介绍医院环境、病房情况、病房室友,一方面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一方面舒缓患者紧张情绪。为让患者更快融入医院环境,根据患者具体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疏导方法,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氛围的同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将骨折疾病知识、手术治疗方法及护理流程等内容普及给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步骤与术后康复途径,让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持续乐观心态,积极参与到术后康复训练中。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护理①协助患者进行定时翻身,避免压力性损伤形成,及时更换患者衣物。对患者腿部肌肉进行按摩,按患者术后恢复状况,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屈伸运动。②术后1周内运动频次为1次/d,训练过程中,为增强患者训练积极性,护理人员应多多鼓励患者,随后结合患者实际生理活动,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③术后2周,使患者在家属或护理人员的配合下,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进行髋屈伸肌、股四头肌及外展肌等抗阻训练,让患者保持仰卧位,作直腿高抬练习[5]。练习过程中,应留意抬高角度,不应超过30°角,练习时间一般在5 min左右,练习频率为3次/d。指导患者在家属配合下进行屈膝等运动,关节活动以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而定,由小及大的顺序进行运动,屈膝初始角度为15°,以患者不产生痛感为宜,次日增加角度为5°。在开展外展运动前,为避免给患者带来二次损害,应告知患者切忌作内收、内旋等动作。④术后3~4周,指导患者下床活动,由家属陪同下缓慢坐起,并逐渐移动至健侧床边,健肢先下床,待平稳着地后,借助双拐缓慢站直,使患肢下床。运动完毕后,使患肢先于健肢置于床上。⑤术后1个月,指导患者接受负重训练,按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合理调整负重,首先进行部分负重,由半蹲站立、原地踏步,过渡为上下台阶练习,最后发展为完全负重。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将显效、好转及无效3个结果列为骨折愈合标准,其中显效是指患者机体功能得以基本恢复,经X线片检查,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较好,各临床症状已基本消失;好转是指患者机体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各临床症状已有所缓解,经X线片检查,患者骨折部位已愈合;无效是指患者经X线片检查,临床症状与机体功能均未得到有效改善。从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关节畸形及关节活动四个方面,评估骨折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分值越低,表示功能恢复越差。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对比

观察组经干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85.71%),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评估对比

2.2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经干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33.58±5.49)分、关节功能(38.67±6.83)分、关节畸形(38.24±5.87)分及关节活动(36.02±5.54)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分]

组别 关节疼痛 关节功能 关节畸形 关节畸形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20.87±3.56 33.58±5.49 11.492<0.05 21.59±3.67 38.67±6.83 13.032<0.05 26.35±4.16 38.24±5.87 9.777<0.05 22.88±3.54 36.02±5.54 11.824<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2.8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骨折多数是由病理与外伤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局部肿胀、局限性疼痛、关节畸形、瘀斑等,病情较为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功能丧失等问题[6]。骨折除对患者关节肢体活动功能具有重大影响,还会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所以,临床治疗骨折疾病,一般主要遵循复位、固定及功能康复训练3个基本原则[7]。由于骨折患者术后愈合时间较长,受术后疼痛、不良情绪等因素影响,多存在治疗态度不积极的情况,这从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与生理功能恢复时间[8]。骨折患者经治疗,多数需要卧床休息,给患者的临床疗效带来一定影响。为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强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9]。

骨折患者在患病期间,不仅遭受机体痛苦,还易增加心理焦虑等负面情绪。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骨折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与功能恢复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以往临床对骨折患者实施护理,通常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手段,但由于关节功能恢复与骨折愈合情况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所以,该研究对骨折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是一种基于常规护理,按患者所患疾病不同,为患者制订符合患者需求的临床护理计划,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提升日常生活质量[10]。良好地治疗心态对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康复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通过实施康复心理干预,消除了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舒缓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更愿意接受功能康复训练[11]。康复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加速生理功能恢复及改善生活质量,让患者在治疗前保持乐观、积极心态,正确接受康复训练,有助于加速患者骨折愈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12-13]。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干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33.58±5.49)分、关节功能(38.67±6.83)分、关节畸形(38.24±5.87)分及关节活动(36.02±5.54)分,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骨折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同时,还能加速患者功能恢复。观察组经干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85.71%,强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护理,患者满意度82.86%,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贾建芳等[14]的研究结果“研究组经干预,患者愈合总有效率96.2%,强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经干预,患者满意度93.67%,高于对照组(P<0.05)”相一致。这说明康复训练护理在骨折患者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制订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使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更具有针对性,不仅提升了患者骨折愈合有效率,还有效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骨折患者术后给予康复训练护理,可提升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加速患者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关节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才是关键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