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昕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在确定“课程思政”的概念之前,首先要区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这个两个概念。思政课程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课程。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教育理念。这种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入高等教育的每一门课程,运用各个学科的特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教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讲授有机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传统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进入高等学校课程之后,每一门大学课程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思想教育任务。大学英语作为各个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必修课,也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同时,课程思政的实施依然需要以一门具体的课程作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的专业知识教学,以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为载体开展的课程思政也应该要有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除了教授基本的语言知识,大学英语课程还要使学生了解我国和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些内容都可以和课程思政元素联系起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从教材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合教材内容和当前的时事,有意识地融入一些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同时体现出英语学科的特点。
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标志着课程思政进入高等学校课程。作为我国从小学到博士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持续时间最长、覆盖面最广的一门课程,承载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双重作用。同时,英语课程处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交汇的前沿,是中西方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战场。因此,大学英语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课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2016年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用好,让各种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前行;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康雪娥,2021)
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无论是从传递知识还是思想教育的角度来说对于当代大学生都非常重要。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兴趣,课程思政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英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当代英语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怎样使英语课程发挥应有的价值,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积极参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大学英语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思政教育意识淡薄、政治理论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忽视了思政元素的重要性,导致大学英语课程没有发挥出课程思政应有的作用。同时,很多老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刻,无法挖掘教材中已存在的课程思政内容。比如说,很多大学英语教材的阅读文章中本身就存在一些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很好地和课程思政联系起来,但是由于一些大学英语教师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没有对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解读,也没有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这使得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课堂主体地位没有在思政学习中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作用。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语言知识本身,着重讲解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有些高校过于重视四、六级考试的通过情况,将考试通过率视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使得大量课堂教学时间被用于讲解考试技巧和解题方法,在课文讲解中也更注重分析文章的段落、篇章结构以及讲解一些和语言相关的知识。对于文章中出现的具有更深文化内涵的内容通常不会做较多分析,也不会对其中的一些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从短期看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对学生的分数提高也有较大帮助,但是没有实现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错过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政治觉悟的机会。
在课程思政理念进入大学英语课程之后,大学英语课程不应该仅局限于英语语言教学本身,而是应当将更多的思政元素加入日常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成为拥有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的人才。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转变思维模式,革新教学方式,承担起育人和文化传播的任务,从教材中挖掘出更多传统文化内容和思政元素,并且有意识地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环节中,以语言教学为桥梁,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价值观培养素材,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观引导的双重目标。
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致力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英文课文不仅包含了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也会传递出一部分文化信息。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习文章中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在对比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文章中也会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英文来表述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探讨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章中的这些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坚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第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还应该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变学生在学习中一味追求高分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让学生逐步养成积极向上、勤奋认真的学习态度,通过沟通、合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的引导和组织。因此,要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意识得到自己在思政教育中的责任,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除了教授语言知识之外还要承担育人的功能,在思想上不受西方不良价值观和思想文化的腐蚀。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学生清晰树立对文化差异性的认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创设良好基础”(王健,2021)。
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还应该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用更理性的方式分析对比中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积累才能准确地用英文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工作仍处于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大学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教学经验分享活动,互相交流思政教育经验,共享教学方法和资源。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请教,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课程思政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从中挖掘课程思政内容,拓展课程思政范围,并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
比如说在《全新版大学英语进阶教程2》Uint2的课文tales of true love中,作者整理了一位二战时期的美国士兵和他的妻子之间的书信往来,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为了履行自己的作为军人的职责牺牲个人利益,最后献出自己生命的动人故事。这样的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20年奋斗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医务人员。在课文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看抗疫时期的视频片段,向学生介绍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守护病人健康和国家安全的事迹,以此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再比如,Unit5的课文Pioneers of Flight中作者介绍了在人类历史上对飞行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三位飞行家。其中包括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叫作万户的官员。教师可以将万户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向学生介绍中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再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拓展,向学生介绍其他领域的发展以及古代的各种杰出发明,让学生对中国古代辉煌的文明成果和现代快速的科技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分析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内容,挖掘教材中的中国元素,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补充作业等各种形式达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