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高校中国画教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

2021-10-11 04:26华永明
大众文艺 2021年17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中国画中华民族

华永明 李 芳

(1.山东大学,山东济南 250199;2.昌吉学院,新疆昌吉 831100)

国务院《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中国画作为高等美术教育的核心课程承载着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推进思政融入中国画课程是高等美术教育人才培养义不容辞的责任。主要任务不仅是人才培养还有文化传承,重点是怎样使学生更好学习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高校中国画课程教学现状

(一)对中国画史观念教育不够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强

中国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个复杂的视觉语言系统。研究历代优秀的绘画作品,如果不考察美术史背后的传统,就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现行的教学忽略了中国画史包括中国画观念史方面的知识传授,没能把中国画完整而连续的知识贯穿于教学实践中。

(二)课堂审美教学中存在割裂现象,忽略了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当下的中国画教学实践虽然也重视审美教育,但只是片面强调审美的某个方面,并且缺乏对中国画的审美与审美背后的社会因素间的因果关系的解释。中国画的审美观念蕴含在绘画作品、画史、画论中,历史空间以及语言的悬隔对画史画论只言片语的解读或是个别作品审美现象分析,不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更不能代表中华民族审美的整体性。对审美与文化关系的解读和追问不够,使中国画审美与中华文化一体性之间存在隔离割裂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偏重技法,与思政教育融合深度不够

中国画教学的惯性思维是从程式化的技法入手,这些源于传统的师承授受的教学模式,往往以分科技法教学为主,山水、花鸟、人物乃至工笔、写意、淡彩、重彩越分越细。学科的技术价值得到凸显,却忽视了中国画当代育人价值的彰显,淡化了思想教育的功能,思政融入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没能在教学实践中将潜藏中国画背后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精神传统深入发掘下去。

二、中国画课程思想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中国画教学过程实则是文化传承的过程,如何让学生在认知上对中国画建立情感基础,树立中华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观念,是课程思政所承担的义务。学科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与这二者“一体三维”共同构成中国画教学内容中的三个层面。以下从知识、技法、观念三个层面对中国画课程思政的融入进行实践探讨。

(一)强化中华民族共同写就的中国画史的知识认知

中国画的知识谱系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之上,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进程中各民族画家共同努力贡献的结果。以画史文献为依据,作为知识把它融入中国画课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画史上不同地域的中国画家众多。北齐有曹仲达,唐有尉迟父子,辽有胡玫、耶律隆绪,元代有边鲁、高克恭,他们构成了画史的重要一页。不同地域画家共同作画的事例史上也很多。《南村辍耕录》卷廿六记载:高克恭游西湖,乘兴画奇石古木,几天后赵孟頫补丛竹,虞文靖题诗画上“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赵公自是真天人,独与尚书情最亲”。这段各族文人共绘同一画卷的故事在画史上堪称佳话。又有《酉阳杂俎》记载“建中年间,有僧竭造曼殊堂……宝台甚显,登之,四极眼界。其上层窗下尉迟画,下层窗下吴道玄画。”记录下尉迟乙僧与吴道子绘制的壁画共置一壁的情景。中国画兼容并蓄的传统亦体现题材方面,流行于唐代的黄犬及鹰题材,在丹丹乌里克壁画、敦煌藏经洞壁画、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壁画中都有出现,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八中记载“洛阳毓材坊大云寺壁画以尉迟所绘《黄犬及鹰图》最妙。”可见这一狩猎题材可能出自游牧地区兴盛于中原。另外中原地区鸳鸯衔花、彩云等赋予吉祥寓意的图案在阿斯塔那古墓出土唐代纸本花鸟中也有出现。

类似的知识证明:中国画的优秀传统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画的历史是由各族画家共同写就的。作为课程思政的资源,无论形式是否发生变化,多元文化共存的漫长进程中提供的是各族人民交流、交融、认同的证据。

(二)技术层面融入思政内容的资源分析

中国画有一套程式化的技法体系,作为技术性内容是课程思政重要的资源库。技术层面的梳理说明中国画传播传承的技艺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技术创造,是历史上不同地域画家融合而成的完整技术。

1.基本绘画语言的一致性

绘画技法语言上中国画具有线条描绘与装饰性的特点。这是人类最原始最朴素的装饰性和符号化示意性的绘画方式。全国各个地区现存的绘画艺术其基本造型语言都很接近,克孜尔壁画、敦煌壁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史上一些无名的各族画家、画工共同创造绘制的,虽然在美术史上没有记录下来,但使用的这种基本造型语言是一致的,它是构成中国画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法语言方式。

2.传统笔墨工具材料使用的一致性

传统的笔墨工具和颜料为中国画的技术语言奠定了物质基础。笔墨工具的使用不仅限于中原地区,各个地区的考古发现中都有出土,罗布泊遗址、尼雅遗址、阿斯塔那古墓均出土了各时期的毛笔和砚台,其中砚台形制与长沙西汉墓砚形极为相似,唐代中原地区流行的鸡距笔、松心墨也有发现。中国画使用的色彩原材料有些则来自异域,比如被称为“瑟瑟”的青金石,中原和敦煌地区的“瑟瑟”都来自阗。俄藏敦煌文书《天寿二年九月弱婢祐定等牒》中记载居住敦煌开凿莫高窟的于阗画工弱婢祐定向于阗公主、宰相索要绘画工具及颜料的文书。

3.造型方式方法的一致性

在具体技法和造型方式上古代画家存在相互借鉴的传统。比如“凹凸画法”传入中原后被积极地采纳吸收,结合中原汉文化传统的审美心理加以改造,使之逐渐融入中华传统绘画体系中。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张僧繇、曹仲达、尉迟父子、吴道子都秉承了这种画风,《古今画鉴》记载吴道子“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带当风。”这里“略施微染”就指“凹凸画法”。在线条以外另施彩色微分深浅的凹凸造型方法,后演变成中国画工笔和写意塑造体积感的基本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低染法、高染法。

(三)审美文化与审美观念的认同

观念是价值观问题。它与人的成长、情感和家国情怀息息相关且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画审美观念的认同特别需强调它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形态对学生之影响,而不仅是某个小形态的影响。

中国画的审美观念主要受儒、释、道和文人画的影响,但在大的中国画概念里它是中华民族的美术史。历史上有一个基本规律:每当大融合的强盛时代,中国画就开始追求那种华丽的、金碧辉煌的、装饰性强的具有庙堂气质的艺术风格。历代绘画作品中都有这种气质流露,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元代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等,还包括一些地区墓室壁画、石棺床绘画都有此种倾向。这些作品今天看来虽有些斑驳,但却难掩其华贵的气质。这种华丽的色彩观念和装饰性的视觉元素是融合西域壁画风格形成的。无论中原还是其他地区这种金碧辉煌、庙堂气质的审美在观念上都有一致性。它与当代所提倡的中国的民族气派、中国风格是紧密相关的。强调这种庙堂气质的艺术就是中国画在与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中国画在审美观念上有的主流。

程式化、意象化和多元化是中国画总体的特点。灿烂求备、五彩缤纷的造型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审美观念影响下交流、共融的结果。史上各族画家中善画水墨者众多,夏文彦《图绘宝鉴》列有:北庭人边鲁、高昌世子伯颜不花、丁野夫和高克恭四人。边鲁善墨戏花鸟;丁野夫山水人物学马远、夏圭斧劈皴笔法;高克恭师法董源、李成以善水墨著称。水墨画之风在13、14世纪甚至远播波斯,当地画家以水墨荷花、牡丹、龙凤、松竹、仙桃、云雷等题材为流行时尚。由此可见,广泛地吸收大的中国画概念里的各种的观念,对所有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要。

中国画审美观念史就是审美经验互相融合的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学生自然可以进入情境,也可以矫正一些误解或偏执的认识,建立一种现代大学生基本的理性思维,建构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审美认知。

三、课程思政融入中国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强化工笔画教学的地位。因为对今天的学生而言,毛笔工具书写水平所限,对水墨画紧密相关的中国书法的了解匮乏,因而难以很快进入“引书入画”的文人水墨画系统。相较传统的水墨画而言,工笔方式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一方面应遵循传统工笔画教学中临摹、写生等程序,另一方面,以工笔画教学为先导,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国画为媒介引导学生了解水墨的方式。其次,中国画在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有着“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功能。教人向善、借物寓意、表达高尚人格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内容都可以作为思政融入的切入点,但是要注意不能过于生硬,也不能冲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共同体这一主题。最后,要从学生自身的体认和认知状态出发,而不是一种硬性的植入。引导学生从绘画技术的认知层面进入到审美观念的层面,打破原有的成见和概念化的认识,才可能没有违和感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思政内容。

四、结论

综合上述观点,在学习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财富的中国画过程中逐渐“由技入道”进入这个系统,润物细无声地完成这样一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观念方面的教育,从而可以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中国画中华民族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远方》中国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红楼梦》读后感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