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示范 加强学生道德教育

2021-10-10 18:17赵艳
湖北教育·中小学党建 2021年9期
关键词:一棵树行为习惯道德

赵艳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这一棵树、这一片云、这一个灵魂,让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心灵?

用活教育机制,让教育充满活力,做知识的传播者。教育,需要正能量维护,教师必须拥有满满的正能量,心怀立德树人的目标,做知识的传播者。

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采用不同教育途径,让教育充满和谐,洋溢智慧的活力。

教师应善用正面引导、家校联合、社区共建等机制,让学生体会到教育的真正意义。面对天真无邪的学生,教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思想指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情感特征,加强对学生生命、法律、国情、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解不开的“道德死结”,他们处理这方面问题的知识和经验都十分欠缺,而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又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解决呢?这就需要教师以思想品德素养培育为引领,关注小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将书本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社会经验巧妙结合起来,利用思政课堂这个主阵地,将这些道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知识和经验并形成学会做事、学做真人的道德观念。

注重言行举止,让教育蕴含亲和力,做学生的示范者。英国哲学家佩利说过,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習惯中。小学生普遍具有亲师性、向师性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善于模仿,尤其是模仿对他们影响较深的老师的言行。这就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所以,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学生时刻会用心用情地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评价,甚至模仿。因此,教师的言行好比一面良好行为习惯的镜子,照见了自己,也照见了别人。这样的“处境”鞭策教师必须时刻做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者。

教育是爱的事业,但,爱并非放任。教师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教育在灌注爱的同时,要引入“法治”,这是一个人走向健康成熟的根本保障。也就是说,教育也要有适当的处罚。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中,既没有放任的教育,也没有恣意妄为的教育。理性的教育必定会带有强制性,是伴随着痛苦与教训的,否则“吃一堑,长一智”就是一句空话。不过,惩罚也好,批评也好,对于学生而言,尤其小学生,必须蕴含亲和力。

整合教育资源,让教育凝聚合力,做实践的参与者。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要通过个体道德实践和道德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完成这一转换,需要教师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注重课本教材和其他各种德育教材的关系,组织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德育实践活动。活动前要积极策划筹备,活动中要当好参谋,并做实践的参与者。活动结束后要多总结,多归纳,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教育需要坚实的思政为基础支撑,这个基础的存在能够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良性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在教育活动中增强自我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黎修彦

猜你喜欢
一棵树行为习惯道德
跟踪导练(五)(2)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道德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给一棵树道歉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一棵树
我头上长了一棵树
站成一棵树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