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理论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影响研究

2021-10-09 09:05尤彧聪曾素梅黄享政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3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教融合新时代

尤彧聪 曾素梅 黄享政

摘要:本文基于供给侧改革理论框架,从新时代供给侧创新驱动的角度出发,探究新时代背景下供给侧改革理论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影响。

关键词:新时代;供给侧改革;产教融合

一、前言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个必然选择”;他多次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新时代环境发展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必然选择”。新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发展纲要政策中,有一个要点,就是“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政策”。而经济复合型人才资源是商贸服务业发展第一资源,新时代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所提供的商科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建设创新驱动国家,落实发展战略,无疑都必须以提高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商科人才的核心创造能力。校企深度合作与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是新时代大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时代重要切合点。其中,高等院校则是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链条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抓手”。因此,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新时代产教融合理论”,在当前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模式与创新路径选择,就是要通过主动作为,从教育人才培育的供给侧精准发力,努力促使高等院校借助产教融合成为推动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动力源。这些论述为本研究依托于供给侧改革理论分析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启示。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术界对产教融合模式研究则呈多样化,有学者如林润慧(2012)从实际操作本位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认为现有的产教融合模式可以划分为企业本位合作和学校本位合作两个大类。DV Gaines(2013)在研究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模式时,从影响技术在教育和商业与工业中整合出发,研究影响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因素,其研究结论指出,将高等学校教师在高等学校教育中面临的挑战与产、企业公司员工在商业社会和工业产业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隐喻式”比较。

三、供给侧改革理论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影响

(一)供给侧改革理论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区域合作影响

供给侧改革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指导区域合作进行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广州市与佛山市之间“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同城化发展的前期研究成果表明:“校企深入融合、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一体化”发展可以推动的区域合作(如广州市与佛山市之间)的比邻高校之间、产教融合和新型产学研合作办学机构与相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不断迅速增加,其中的产学研合作校企、产教融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更是得益于供给侧改革理论指导下的“校企深入产教融合一体化”而不断地拓展,与此同时,随着数量的不断增长和高质量提升,“校企深入产教融合一体化”推动的区域合作(如广州市与佛山市之间两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基于供给侧改革整体规划而言,其产教融合广度、产教融合深度,特别是深入产教融合模式机制层次水平比起之前的校企合作有了较大的拓展以及高质量提升空间。所以,在供给侧改革建设背景下“校企深入产教融合一体化”推动的区域合作,城市之间的极点互动产教融合过程中,需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产学研深入融合模式机制中的基础支撑和产教融合合作共建中心的企业技术创新、研发共建成果转化过程的动力引领功用发挥。

(二)供给侧改革理论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机制合作影响

供给侧改革理论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影响在于创新机制合作如特派员制度创新驱动的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课题组的实践来源于广东省冷链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研究是深化产教融合联合共建的省级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平台。校企产教融合双方承担培养标准化人才的义务,开展产教融合标准研究及推广示范项目。广东省冷链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共管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取得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一定成效,深化产教融合共建大湾区产业学院机制合作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充分利用此省级科研平台进一步加强冷链标准化工作,加强国际冷链标准对接、培养标准化人才,为广州市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建服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冷链物流标准化战略实施,亦为深化产教融合、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累经验。目前,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校企合作效益良好,此项目对于带动学校教科研服务社会和更多成果转化,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冷链标准对接、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冷链物流)的筹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具有重要意义。这种表现也是供给侧改革理论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的影响积累和正迁移,也是高等院校获得持续的教育绩效效益产出和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导向可持续数字化高质量导向创新的一项重要基础保证;即这种隐显性知識的累积和迁移,极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院校的创新是一次性偶发的,还是可持续数字化高质量导向发展性的。

参考文献

[1]林润慧.产教融合—方法、策略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尤彧聪.EED视角下外贸企业数字经济转型模式研究——基于经济隐喻理论[J].投资与合作,2021(02):82-83.

[3]D Petropoulou.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minimum quality standards,and international trade[J].Oxford Economic Papers,2013.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驱动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20GYB71)以及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广东省冷链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联合共建”(项目编号2020440121000082)的资助。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产教融合新时代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