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正浩 赵石洋
【摘 要】目的:浅议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时采用磁共振成像、CT的诊断效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6例,磁共振成像、CT检查两种检查均实施。结果:经诊断,与CT比较,磁共振成像对颅脑损伤的敏感度、准确度均较高(P<0.05)。结论: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时,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准确检出特殊位置的损伤,对弥漫轴索损伤的诊断也比较容易。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CT;急性颅脑损伤;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人体头颅在受到重力撞击后会差生较大的损伤,一般是因车祸或大型的自然灾害造成。疾病发病较急,发展迅速,容易致残,无形中威胁患者生命,积极的应对措施十分必要[1]。及时准确的诊断能够为患者治疗争夺先机,影像学检查是临床对疾病进行诊断的重要方式,最常用的当属MRI与CT,两种检查方式各具优势。本研究现对收治的患者将此两种检查均实施,判断诊断价值。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6例。男50例,女16例,年龄5岁~82岁,平均年龄(43.5±32.39)岁,受伤原因均是受到重大撞击造成。患者疾病表现是恶心、呕吐等。
1.2 方法
1.2.1 CT检查:经GE64排CT机进行检查,管电压:100kV~120kV,管电流:324mA,矩阵:512×512,窗宽:85HU~100HU,窗位:30-55,不断扫描1.0s,基准线0M,扫描四周,层厚5mm,层距10mm,薄层重建层厚0.625mm。
1.2.2 磁共振成像:GE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完成探查,头颅相控阵组成的正交線圈完成扫查,对T1WI、T2WI、T2-FLAIR、SWI序列进行扫描,扫描可对横轴位、T2WI矢状位展开。调节参数时,T1WI序列中,TE、TR设置成24ms、1750ms,设置矩阵320×224。T2WI序列内,TE、TR均设置成103ms、4666ms,设置矩阵为288×224。T2-FLAIR序列内,TE、TR均设为140ms、8400ms,矩阵设为288×192,层厚:5.0mm,层间隔:1.0mm,NEX保持为1次~2次。
1.3 观察指标
(1)计算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对比不同方法数据。(2)计算特殊部位损伤检出率,比较两组方法高低。
1.4 统计学分析
2.1 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
磁共振成像:敏感度=56/57×100%=98.25%,特异度为5/9×100%=55.56%,准确度为61/66×100%=92.42%。CT检查的敏感度为47/50×100%=94.00%,特异度为4/16×100%=25.00%,准确度:51/66×100%=77.27%。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均较高(P<0.05),两种方法的特异度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2 特殊部位损伤检出
检查特殊部位损伤,磁共振成像检出率较高(P<0.05),见表2。
颅脑损伤经常合并颅内压,无形中会加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容易诱发脑疝,由于发病因素复杂,颅脑很容易产生机械变形。疾病不断发展下,患者神经很难稳定,预后危险性较高[2]。
磁共振成像能够清晰显示颅骨部位的骨折,观察骨折是否颅缝分离,CT可清晰展现,但两者检出差异不显著。磁共振成像是颅内出血等,优势显著。观察影像学特点,脑部所受力度不同,则出现的损伤程度也不同[3]。脑组织受力于一侧时,磁共振成像斑片信号存在异常,T1WI、T2WI信号较低,且相对均匀。脑组织因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而产生的血肿硬膜,其信号容易产生异常,T1WI、T2WI信号较高,稍信号较低。脑部存在挫裂伤的患者,CT检查为正常,磁共振成像所呈信号较高,信号影为低出血。损伤呈弥漫轴索者,CT很难检查出异常,磁共振检查则可探查出病灶的高信号影,SWI呈脑皮层下,Pha图信号较低,患者头皮受到损伤,受力部位会出现肿胀现象,CT检查无法体现软组织等密度影,核磁共振成像T1WI低下,T2WI信号高。
综上所述,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CT诊断时间较短,可快速判断颅骨骨折与颅内出血情况,但在颅内小出血灶的判断上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1] 蒋嘉能,刘永锋,王美霞.NSE与S100β蛋白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和预后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9):7-9.
[2] 林晓波,魏清海.急性颅脑损伤CT与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3):30-32.
[3] 武传斌.急性颅脑损伤中CT与MRI诊断价值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