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奇
摘 要:近些年来全球灾难频发,它所具有的震撼性,负面性,后果严重而备受社会的关注。蓬勃发展的自媒体如何搭载这趟列车,去提升自身影响力与以往的负面特质进行抗衡,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自媒体; 灾难新闻; 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2-074-002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突发,席卷全球,打乱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今天,受众群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媒体上。但与之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华而不实的标题,讲求速度而不求真实的假新闻乱象频发。本文旨在对灾难新闻报道时自媒体存在的问题,为自媒体在进行灾难报道中如何提升影响力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灾难新闻的内涵及功能
在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因此快速、真实、客观地报道灾难性事件,是新闻媒体实践其检测环境、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等重要社会职责的展现。
灾前要做好监测预警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通过公布全球性的灾难新闻向公众传输预警信息,做好灾前防护准备。灾难新闻在日常也发挥着重要的预警作用,通过发布公共卫生知识来教育公众做好相关防护。例如丁香医生媒体会分享一些灾情预警信息,通过有趣的图片与动画,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受众在欢声话语的阅读体验中就输入知识内容。监测预警各地的媒体也会根据不同辖区、不同特点进行细化防灾信息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够迅速响应,有效传播。
灾难发生中要及时报道真实信息。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积极主动去引导舆论,对于灾难报道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灾难的发生往往会使得人们产生极度惊慌、焦虑、恐惧等不安心理,这时媒体对于灾难的报道尤其应该积极去引导舆论,抚慰民心。大家寻求最容易获取信息的手段来判断自身的生存状态,只有公正、及时的报道才能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才能扩大自媒体的影响力。
灾后要抚慰民心,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灾难事件爆发后,媒体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了解灾难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向受众及时地提供预警信息,以此达到整个灾难新闻报道的一次循环。微博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高发期过后每日都会公布预警信息,重要信息也会通过微博热搜实时推送给用户,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此外,自媒体应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文关怀,积极抚慰民心,不应过度传递压抑信息。要积极传递正能量,稳定社会秩序。
二、自媒体在灾难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1.媒体“失语”,不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所谓的“失语”主要体现在媒体基于各种考量不迅速发布灾难信息,优先保持沉默状态。在当前我国媒体特别是新型的自媒体,由于资本和权力的介入,干扰了其表达的自由,在进行灾难报道时会出现“失语”现象。这一问题,使得本来饱受争议的自媒体平台更加大打折扣。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是媒体的职责。然而,一些自媒体面对突发事件,虽然会迅速做出反应,但对于有些信息会采取回避、隐瞒的行为。在新冠疫情萌发初期,社会已弥漫紧张的气氛,但平时敏感的媒体平台并没有进一步去挖掘信息,人们获取信息大多数是手机短信或口口相传。这种状况也是一些小型自媒体发布,通过人际传播、网络朋友圈才扩大了影响。直到相关机构重视,自媒体才开始发布相关信息。突然“井喷”式发布就造成突发性社会恐慌,对于不知情的公众造成内心恐慌,传播效果也微乎其微。
2.信息滥用,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我国历史报道灾难新闻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新闻报道虽然海量,但实用性不足,落实性不够。截至2020年12月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库,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移动端用户将近十亿。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新闻市场,一些媒体片面追求速度与时效,互相复制转载,只考虑经济效益。在疫情灾难报道中,多数是对灾难的危害情况、各地的疫情控制进行报道。各媒体的报道内容趋同,信息的重复度过高,没有因地制宜[1]。标题不同,但打开的内容基本一致,大量类似的灾难报道占据受众的注意力。相同信息产生乏味,不仅让人思考这样的新闻是否有价值,是否会对当时紧张的公众资源造成浪费。人民日报发布双黄莲口服液能抑制病毒,大量自媒体转发评论,造成社会抢购现象,后被证实为谣言。信息滥用跟风,过度消费受众的耐心也不利于引发公情,团结一致去共渡难关。
3.人文关怀缺失
新闻消息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双方的对接点都是人。所以新闻业的报道也离不开人类的关注,那么人文主义也是不可缺少的考虑因素。对以往灾难报道进行分析,可发现些许事件在报道中存在人文主义关怀的缺失。这是在信息流通过程中,对个体的生命价值、知情权的不尊重。灾难发生后,被采访对象由于刚经历了天灾人祸,内心会紧张、害怕与空虚。媒体对于维护大众的知情权,对于缓和灾难中大众紧绷的神经,保护好人们的悲痛情绪等方面都是人文关怀的一部分,而只考虑到个人利益问题是不成熟的。《一个武汉女生的真实日记》不顾原作者的反对,将她的生死离别经历照抄,在传播中给原创者造成二次伤害,没有丝毫尊重和对生命的敬意。天灾人祸是谁也不想发生的,而灾难新闻的任务是满足公众基本知情权。但有些新闻记者无法处理好与受众共情的限度,对报道进行一些所谓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反而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也令受众唾弃。
4.缺乏深度报道
灾难发生后,新媒体整合信息源,实时高效地发布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满足了災难发生初期受众对灾难信息的渴求。信息呈碎片化形态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消费的趋势,这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分不开。由于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及媒体的移动化,使得传播主体泛化,形成传播活动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上都被扩展与撕裂的现象[2]。这种传播形态对于一般的题材新闻具有极强的优势。但对于灾难事件这类重大的新闻题材,碎片化的报道可以传递灾情,却难以把当下所处环境与灾难现场之间进行整体联系去把握灾难的真相。现在微博取消掉了字数的限制,很少有人去阅读长篇的消息内容。如果要从本质上深入了解灾难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其相关的连带关系,不可避免需要深度报道去揭示真相。但是,深度报道在经过一个系统的新闻采写编审流程,新闻往往变成了“昨日黄花”,没有了新鲜的新闻价值,在一些热点事件中就处于被动的地位,也就无法先发制人引导舆论。在灾难事件中人们处于恐慌的情绪,如果利用新媒体技术,快速处理好深入浅出,让受众尽可能全方面了解灾情信息,是自媒体思考的问题。
三、灾难报道中自媒体公信力建构的基本路径
1.及时报道,尊重受众知情权
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者,进行及时报道把最新的消息发布给公众是其职能之一。及时报道可以迅速通过媒介把最近发生、发现的事实报道出去,当某一灾难事件发生之后,谁进行了及时报道谁就掌握了优先话语权,受众一般也会倾向于第一时间看到的媒体报到的信息并进行跟踪追进,侧面上可以赢得受众的认可和尊重,从而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
在我国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及时报道,媒体也应该尽可能还原现场不加以修饰,让受众自行去判断。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二月中期有一天国内发现疑似病例增加一万以上,但各大自媒体也没有隐瞒,及时地公诸于众。从网上的新闻评论上来看,大多数网友对于这种情况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都对灾难事件的发生情况持良好心态,也有网友赞赏了媒体及时公布信息,没有隐瞒大众。可以看出公众对这种灾难事件的承受能力是在增强的。有时故意隐瞒或不及时公布反而会让群众胡思乱想,再次引发恐慌。此外,随着传播技术的进展,物联网技术的革新,5G时代的到来,手机等新媒体的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任何灾难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公众都有可能从任何传播渠道略知一二,与其让他们猜疑,及时报道才是明智之举。
2.突出特点,避免内容同质化
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树叶。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不是绝对相同的。在传媒里,新闻消息也是不一样的。对于灾难新闻报道,很多自媒体只注重对新闻事件的描述,或者直接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仅仅告诉受众是发生了什么,受众也仅是接受了新闻消息,没有深刻的印象。这种对新闻事实的简单阐述,还原现场,缺乏记者对新闻事件背后理性的分析,往往无法引起受众的共鸣。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大量的媒体重点放在每天治愈多少患者、新增多少患者的数量上,而没有深层次的分析,容易让受众产生视觉疲劳[3]。
反之,2020年1月27日,央视频新媒体平台联合中国电信开启了《慢直播: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分别对武汉的“雷神山”和“火神山”两个医院的现场施工建设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直播。这场直播全程无解说,也没有主持人,只有6000多万“云监工”一起互动,关注着医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建造起来。这种情境形成了疫情之下同频共振的大型舆论场,刷新了以往各种类型的直播数据记录。这种类型的新闻报道无疑给其他自媒体平台提供了新的报道路径。
3.发挥优势,以深度报道取胜
深度报道是系统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往传统媒体去进行深度报道时,编辑记者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及时反馈,仅能通过自己的见解和以往的经验去探究问题,观点也不具有代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也在变革,但深度报道的数量和质量依旧堪忧。一方面深度报道的时间跨度长,媒体为了抢发头条都大大缩短了报道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抢发,核实不严谨,发生了反转新闻的现象。当一个话题有苗头时,自媒体得益于网络技术会优先进行报道,为公众提供信息,增强他们对该事件的判断力,是深度报道的价值所在。但对于事实现场的缺位,事实稀缺的问题也造成了自媒体仅仅局限于提供事实的阶段。所以深度报道选题的选择要深,不能浮于表面,发挥已有的及时互动和传播优势,做好话语引导者,调动网友积极性,与受众一起讨论推进事件的发展。
4.在传播中坚守“人的尺度”
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着其内在的以人为本的伦理基础。中国人的传播观是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而对于个人,不把个人的某种能力欠佳作为谈资或予以消费,这是基本的伦理出发点。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在黑色氛围笼罩的社会环境下,自媒体对灾难报道应该聚焦于个体,从伦理出发,关照受害者及家属,坚守职业素养,捍衛媒体的服务功能[3]。在报道灾难新闻的时候要对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与新闻当事人进行考虑,对待新闻消费,特别是新闻娱乐化的现象要坚决掘弃。媒体不仅要关注灾情本身,也要关注灾情中人的命运,渲染在普遍悲凉的背景下展现人性的美好。有时进行简单的非主角人物报道描写也能衬托出媒体对于人性的关怀与温暖。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半岛新闻客户端开设了“战疫”新闻专栏,全天不间断进行滚动播送新闻,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向公众传达中央和各省有关抗疫的措施。半岛的记者用心灵捕捉一个个细节,与群众心频共振,深入一线亲身体悟压力和无声的“惊心动魄”。医生进行工作要穿多少防护服、怎么进行消毒、工作完后怎么去处理污物?记者钟迎雪将隔离医生进行防护工作的全程用镜头细致地记录下来,让公众看到了在对待新冠的科学严谨性,也衬托出医护人员的高尚品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凝聚力,共同去攻克难关,体现出普世的人文主义关怀。
总之,自媒体在灾难报道中推动报道的时效性,提高了消息的传播效率。但在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报道内容真实性、同质化问题也阻碍了灾难新闻报道的专业化发展。如何与时俱进,利用传播技术优势,创新新闻框架与报道方式,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芳芳.试论电影《流浪地球》中的生态美学思想[J]艺术评鉴,2019(11):158-159+185
[2]刘云.新媒体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嬗变与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0(02):102-112
[3]孔源.新媒体传播中国诗词文化之维——以《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为例[J]汉字文化,2020(1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