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栏课中应急逃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2021-10-09 17:24陈子霞
体育教学 2021年8期

摘  要:本文以“跨栏跑”课堂为实践介质,在生命安全教育视角下,以“逃生”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进入预设好的活动情景,通过“认知、心理、技术与应用关”四关锤炼,促学生掌握跨越障碍的动作技术,又懂得将课上所掌握的动作技能迁移至实践,提升应急逃生技能,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进而探寻学校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的兼容路径,增强学生在面对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时的应急逃生能力及道德品质。

关键词:跨栏跑课堂;生命安全教育;应急逃生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8-0034-02

一、课的设计依据

当前,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已然成为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汶川大地震,学生的伤亡程度尤为严重。这一事实再次引起广大学者、一线教师等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聚焦,就此相应的课程体系也逐一出现。其中,王子朴教授在其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理论体系”研究中提出: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逃生技能教育、珍爱生命教育、生活安全教育和运动安全教育4个1级指标和越障逃生、生命意识、安全救护、保护技能等18个2级指标结构体系。[1]课题中还指出:可将当前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纳入到体育课程体系当中,因为两者具有较高的兼容性,二者的教学目的、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一致性,因此,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具有较大的可能性。[2]《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提到: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健康与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获得全面发展。[3]

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重挖掘隐性与显性的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4] 将生命安全教育经常化、正规化,使其在教育内容中占有一定比重。例如将生命安全教育的1级指标“逃生技能教育”需要的体能、技能及相应的道德品质落实到“跨栏跑”课堂教学各个领域,确保学生在初步掌握跨栏技术的基础上,在危险情景中,懂得将所学动作技术运用于其中,提升自己及他人的逃生概率,从而彰显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

二、课的设计思路

(一)指導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 珍爱生命”为主旨,以“逃生”为任务驱动,首先告知学生,当突发性、灾害性事故出现并不可避免时,除了等待救援外,应该积极进行逃生自救,为救援行动赢得更多的时间;其次,于课中营造灾害情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运动能力巧设学练现场,并进行跨越障碍的尝试性练习;再其次,将逃生时所需的运动技能融于情景中,让学生在险象环生的灾难面前,逐一完成跨越障碍的专项技术学练;最后在应用环节中,引导学生将跨越不同高低障碍的技术运用于实战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二)任务流程图

任务流程图(图1)为课中学练情景中任务的执行顺序。该流程图由任务线与任务元组成。任务线负责课中各任务的执行流程。在任务线中,每个任务完成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动进入下一个任务的学练,若未完成任务,则返回上一个任务强化训练,直到任务完成。任务元则是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体育骨干、场地、器材等。该流程图顺畅与否决定了课的目标达成情况。

三、课的设计意图

笔者将《跨栏跑与体能练习》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定位为进阶型的“敢跨、会跨、跨好”三个阶段。整个单元预设为8次课,本课为第一次课。“敢跨”是单元初始阶段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敢跨”,须过四关:认知关、心理关、技术关与应用关。这“四关”也是本课教学需掌握的重点与突破的难点。

(一)认知关

为了提升学生动作技能,除了采用多元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与练,更关键在于课前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认知,让学生有目的地学、科学地用。如此设计的课堂,学生即刻找到将所学的动作技能自然运用于生活的路径,提升通行“认知关”的流畅性。

为此,笔者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自然灾害视频与救援逃生视频,让学生知晓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虽渺小,却可以在一定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动作技能快速逃生,提高生存概率。这一教学环节,清晰地展现跨栏教材于生活中的运用时机与方法,解决了复杂环境中跨栏技术与应急逃生技能的关系。学生有了主观认知之后,学习就更有方向,达成“知其然”的初阶目标。

(二)心理关

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只有当学生亲身经历某些生活实践时,其印象和认知才可能更加深刻。但地震情景毕竟是课上虚构的事实,面对真实的栏架,学生内心更多的是恐惧。因此,在课中,唯有对学生恐惧心理进行积极的预防与干预才是硬道理。这不仅体现在场地器材的巧设中,更在课程的设置上,应沿着“敢跨、会跨、跨好”三步曲,逐级进阶,不冒进,不拔高,才能让学生真正舒缓“心理关”。

为此,笔者在课前分发各种器材(可调高度的栏架、折叠海棉垫、用橡皮筋代替横杆的栏架等),让组员结合练习目标、练习要求及自身能力水平设计并布置练习场地。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他们更易接纳,进而敢于去尝试,此时,教师进一步去教授动作技术,提升动作质量,让学生拾级而上,才能最终达成“敢跨”目标。

(三)技术关

体育与健康课程凡涉及逃生技能教育时,无论个人或团队、无论简单或具有一定难度的教材,其最终落脚点在于:依托教学阵地,凝教材教育特性,施逃生技能教育、炼逃生重要技能、育逃生体育品德,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安全指数与生活品质。因此,逃生技能培育成功与否,“技术关”是关键。

为此,作者在学生亲历“任务流程图”各环节中,从低障碍到中障碍、从近距离到较远距离、从改良简易器材到真正的栏架,让学生在难度值递进的教学情景中,逐渐掌握摆动腿“抬、伸、压”、起跨腿“蹬、展、拉”的动作要领。学生从前两关进入到这个环节,可谓达成“知其所以然”的高阶目标。

(四)应用关

本课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从跨栏跑技术掌握入手,自觉和主动地将已学内容融入实践,提升应急逃生技能,进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惠及他人的程度,这也正是“应用关”要面对与解决的教育关键点。

为此,在课的最后环节,引入量性与质性评价,让学生置身于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环境中,以小组为单位,体验“追逐跨越、竞争合作”的真实感。速度快、懂跨越,成功逃生概率高;反之,则逃生失败,生命“陨落”。如此真切的体悟与力行,既检验前“三关”的学习成效,又将跨栏课中掌握的逃生运动技能迁移至生活,促隐性的教育内容于教学情景中真实地呈现,为教育找到真正的落脚点。

四、课的教学反思

1.“逃生”任务开启前,尽量找寻跨栏教材与生活的联结点、与生命安全教育的缔结点,让富有灵动生命的学生主体亲历与体验“认知关”,直至感悟生活,使之获益。

2.任务执行中,创设活动情景,营造平等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交流的场所,展现多彩自我的舞台,切记循序渐进而不贸然行事,帮助学生在学练中更好地克服恐惧心理。

3.应用环节是本课教学的归宿。每个学生均是有限生命的个体,唯有科学有效地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教材,施以生命安全教育,活化教学过程,催生学生学练欲挑战“技术关”后,懂得科学合理地运用所学技能,如此的教学本身才富有生命力。

总之,笔者依托跨栏跑课堂,探寻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的结合点,以“逃生”任务为驱动,让学生通过“认知、心理与技术”前三关的铺垫,最后进入应用环节,做到学以致用,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虽尚存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但不能不说是一堂有成效的应急逃生技能提升课堂,一次有胆识的生命安全教育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子樸,孙学明.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体系的建构[J].体育学刊,2012(05):93-95.

[2]王子朴,李晓天.我国学校体育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01):110-1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陈子霞,洪明忠,宋超美.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