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对比研究

2021-10-09 10:30王继升沈骏姜宇周仁华高少鸽
中外医疗 2021年22期
关键词:阿替普心源性溶栓

王继升,沈骏,姜宇,周仁华,高少鸽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泰州225300

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均属于栓塞性脑梗死,多为血流带进颅内的固体、液体或气体栓子将某一脑血管堵塞,造成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脑梗死[1]。心源性脑梗死一般发生在心脏病基础上,病变后的心内膜由于炎症结成赘生物,在脱落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颅脑,引发脑栓塞。其中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等情况都有栓子脱落的可能性,尤其是心脏病出现房颤时更容易造成栓子脱落,促使脑梗死的发生。而非心源性的脑梗死主要病因是气栓塞、长骨骨折时的脂肪栓塞、脑静脉栓塞、肺静脉栓塞。静脉溶栓是在患者发病后4~5 h的时间窗内治疗的有效手段,能有效改善患者脑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情况,能够促进神经功的恢复。溶栓治疗越早,患者的临床结局就越好[2-3]。该文就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52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对比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52例脑梗死患者均为该院心源性脑梗死患者24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28例。心源性脑梗死组中女14例,男10例;年龄57~89岁,平均(72.33±7.36)岁。非心源性脑梗死组中女18例,男10例;年龄55~88岁,平均(71.54±7.97)岁。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4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治疗时间窗在5 h内;对该次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25分以上患者;严重的器官功能损伤情况患者;精神障碍患者;颅内出血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吸氧、抗血小板凝聚、血管扩张、神经保护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阿替普酶(注册证号:S20110055;规格:50 mg)静脉溶栓治疗,使用剂量为0.9 mg/kg,最大剂量77 mg。首次使用将总剂量的10%在1 min内完成静脉推注,剩余剂量在1 h内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h、治疗后24 h及治疗后7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估,总共有15项评分参数,总分42分,分数越低患者的状态越好。②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 index(BI)评分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h、治疗后24 h及治疗后7 d的吃饭、梳洗、穿衣、转移、上厕所等10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与患者的生活能力成正比。③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皮肤黏膜出血、脑疝、脑出血情况。

6例患者住院时间不足7 d,在出院前进行NIHSS、BI评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 h、治疗后24 h、治疗后7 d的NIHSS评分对比

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治疗前和治疗3 h后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3 h后的NIHSS评分略低于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24 h后和治疗7 d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心源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治疗阶段的NIHS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各治疗阶段的NIHSS评分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3 h 治疗后24 h治疗后7 d心源性脑梗死组(n=24)非心源性脑梗死组(n=28)t值P值13.65±3.64 13.57±4.83 0.068 0.946 12.44±4.65 12.16±4.35 0.223 0.825 11.42±4.53 8.56±5.11 2.139 0.037 9.72±3.75 6.54±3.27 3.232 0.00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 h、治疗后24 h、治疗后7 d的BI评分对比

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治疗前和治疗3 h后的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3 h后的BI评分略高于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24 h后和治疗7 d后的BI评分均高于心源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治疗阶段后的BI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各治疗阶段后的BI评分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3 h 治疗后24 h治疗后7 d心源性脑梗死组(n=24)非心源性脑梗死组(n=28)t值P值16.53±5.36 17.24±5.19 0.483 0.631 18.66±3.57 19.24±3.48 0.591 0.557 28.86±3.54 31.46±4.33 2.382 0.021 30.25±5.78 37.64±5.71 4.622<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比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近30年来我国的脑梗死发病率和患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占有脑血管疾病中较大的比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与患者脑损害的否位、脑缺血性血管的大小、缺血的严重程度、发病前是都有其他疾病以及是否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相关[5]。目前临床上以神经影像学显示责任缺血病灶时,无论患者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的长短,均可确诊为脑梗死,在未有影像学责任病灶证据时,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持续超过24 h为时间界限来确诊脑梗死[6]。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与起病急、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等特征。脑梗死一旦发生需要进行急症处理,辅以后期康复治疗,持续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7]。

在该文研究中,采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性明显。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治疗前NIHSS评分(13.65±3.64)分、(13.57±4.83)分和治疗3 h后(12.44±4.65)分、(12.16±4.35)分相近(P>0.05),但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3 h后的NIHSS评分略低于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24 h后NIHSS评分(8.56±5.11)分和治疗7 d后(6.54±3.27)分均低于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24 h后(11.42±4.53)分 和 治 疗7 d后(9.72±3.75)分(P<0.05);心源性脑梗死组和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治疗前BI评分(16.53±5.36)分、(17.24±5.19)分和治疗3 h后(18.66±3.57)分、(19.24±3.48)分相近(P>0.05),但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3 h后的BI评分略高于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24 h后(31.46±4.33)分和治疗7 d后(37.64±5.71)分的BI评分,均高于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治疗24 h后(28.86±3.54)分和治疗7 d后(30.25±5.78)分(P<0.05);非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比心源性脑梗死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低(P<0.05)。究其原因为阿替普酶是一种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主要作用是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使其变成纤溶酶,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而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堵塞情况较严重,血栓体积也较大,在患者起病急的情况下不能在短时间内创建侧支循环,达到治疗的目的[8-9]。且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症状,在治疗中影响到全身凝血变化,虽然相比脑出血症状来说对患者的伤害较小,但对患者健康产生一定影响[10-11]。在侯立刚[12]相关研究中,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为(12.17±3.62)分、(10.33±2.45)分,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为(12.38±3.74)分、(5.34±2.14)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95%,比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高(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比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好。

猜你喜欢
阿替普心源性溶栓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勘 误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机制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