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水稻机插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2021-10-09 17:28:20尹建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9期
关键词:香粳东海县稻瘟病

李 慧,刘 巧,尹建国

(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东海 22230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品种类型

试验地点:东海县示范基地。品种:连粳17、连18307、连鉴7号、南粳5713、沪早香软1号、南粳9008、南粳2728、南粳5718、连优粳19-1、连粳18、连粳15、徐稻10号、连1809、南粳5626、连17405、南粳7718、连粳16、润稻118、徐稻9号、南粳518、丰粳200、镇稻21、早香粳1号、南粳58、南粳5818、南粳505等适宜机插新品种26个。

1.2 主要指标

生育进程与季节同步,结实期温光资源丰富,充分利用水稻有效生长季节,确保安全成熟和品质优良。产量650±50 kg,比大面积增产10%,作业效率提高15%。

1.3 主要技术要点

1)培育壮秧:适当稀播,培育适龄壮秧。毯苗机插水稻每盘播量100~110 g,秧龄18天左右,以发掘个体生产力。

2)精确秸秆还田与高质量整地。选择合适的秸秆还田机型旋耕埋草,提高埋草耕整平整度。

3)精确基本苗与株行距。机插秧及早移栽,栽基本苗1.5万~1.8万穴/667m2,每穴的成活苗数3~4苗左右。

4)精确施肥。氮肥用量18 kg/667m2。氮(纯N)、磷(P5O2)、钾(K2O)比例为2∶1∶2,磷肥一次性基施,钾肥分别于耕翻前、拔节期等量施入。

5)节水灌溉。采用浅水(2~3 cm水层)活棵分蘖,搁田全面沉实后每次灌浅水后待丰产沟底无水后再复灌,周而复始,直至收获前一周。

6)病虫草绿色无害化防治。加强病虫草绿色无害化防治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及抗性表现

由表1看出,抽穗期集中在8月27日—9月5日,最早的为早香粳1号和沪早香软1号,齐穗期最早的为沪早香软,8月28日,最迟的为连粳16,齐穗期为9月8日;全生育期幅度为141~157天。南粳5626,早香粳1号稻瘟病中等发生,南粳505中等偏重发生,其它轻发生,南粳58、南粳518有倾斜。

表1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及抗性表现

2.2 产量表现

由表2看出,产量幅度为538.25~674.41 kg,最低的为沪早香软,最高的为徐稻9号,结实率幅度83.34%~97.32%,最低的为连粳16,最高的是早香粳1号。穗粒数幅度为110.3~163.3,最低的是连鉴7号,最高的是连优粳19-1。

3 结论

机插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表明,所选品种抽穗期在8月27日—9月5日的安全日期,可以根据前茬腾茬、灌溉条件等方面选用适合的品种;追求优质相对高产的品种选择较多,如徐稻9号、南粳518、润稻118、南粳5718、南粳7718等;在抗性方面,南粳505感稻瘟病、早香粳1号、南粳5626叶瘟也较重,在选择是要注意稻瘟病的防治,南粳58、南粳518茎秆较软,如施肥、控水、晒田等管理不当,有倒伏的风险。综上所述,此次试验所选品种应根据品种的自身特点,做到因种栽培,以达到生产上的优质、高效。

猜你喜欢
香粳东海县稻瘟病
优质稻新品种(系)对比试验研究
太湖地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系)综合性状对比研究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作物学报(2022年6期)2022-04-08 01:26:44
东海县应急处置突击队 出击疫情防控“疫”线
平安如意
宝藏(2019年4期)2019-04-18 08:18: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条纹叶枯病香粳品种‘沪香粳106’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河南农业(2016年6期)2016-11-26 07:06:46
江苏省东海县博物馆藏青铜器的修复保护
2015年东海县猪瘟免疫抗体水平检测与分析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51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