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凯,尹 新,吴 浩,于 江
(浙江南郊化学有限公司,浙江 绍兴 312369)
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商品名Solatenol,研发代号SYN545192)是先正达率先研制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一种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其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干扰病原菌的呼吸作用[1-2]。苯并烯氟菌唑广谱、高效、持效期长,可广泛应用于叶面病害和土壤病原菌的防治,对小麦、玉米等许多作物的主要病害都展现出了杰出的防治效果。该剂对小麦叶枯病、花生黑斑病、小麦全蚀病及小麦基腐病的防效优异,对小麦白粉病、玉米小斑病及灰霉病特效,对亚洲大豆锈病防效杰出,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杀菌剂,也是重要的抗性管理工具[3-4]。
有关苯并烯氟菌唑的合成文献不多,文献中报道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关键中间体9-二氯亚甲基-1,2,3,4-四氢-1,4-桥亚甲基萘-5-胺与另一关键中间体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氯进行缩合反应。9-二氯亚甲基-1,2,3,4-四氢-1,4-桥亚甲基萘-5-胺主要有2种方法合成,即硝基苯炔机理法和卤代苯炔机理法[5-8],合成路线如图1和图2。这2种合成路线存在步骤长、收率低、中间体稳定性差、操作复杂、反应条件苛刻等特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是关键中间体9-二氯亚甲基-1,2,3,4,7,8-六氢-1,4-桥亚甲基萘-5-肟与关键中间体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氯进行缩合反应。9-二氯亚甲基-1,2,3,4,7,8-六氢-1,4-桥亚甲基萘-5-肟以6,6-二氯富烯与对苯二醌为起始原料,经环加成、催化加氢、硼氢化钠还原、脱水异构、肟化5步反应得到[9-10],其合成路线如图3。这条路线反应步骤相对较短,但起始原料6,6-二氯富烯不稳定且供应不足,而且该方法仅为实验室工艺,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图2 卤代苯炔机理法
图3 中间体肟合成法
针对上述工艺合成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以2-氨基-6-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加成、烯烃化、加氢还原、缩合4步反应合成了苯并烯氟菌唑,总收率57%以上,含量98%以上。该工艺路线更加清洁、高效、可行,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图4 苯并烯氟菌唑合成新路线
仪器: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7820A型气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试剂: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氯,自制;其他所用试剂和溶剂均为试剂级。
1.2.1 5-硝基-1,4-二氢-1,4-桥亚甲基-萘-9-羰基(4)的合成
在500 mL四口烧瓶中,加入二氯乙烷(250 mL)和浓硫酸(0.2 g, 0.002 mol),升温至40 ℃,同时滴加亚硝酸异戊酯(28.2 g, 0.24 mol)、2-氨基-6-硝基苯甲酸(36.4 g, 0.20 mol)和环戊二烯酮(48.0 g, 0.60 mol)的二氯乙烷溶液,滴加时间控制在1 h,滴加结束后升温至60 ℃保温反应3 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后,用正己烷重结晶得5-硝基-1,4-二氢-1,4-桥亚甲基-萘-9-羰基(4) 32.2 g,纯度97.6%,收率75.0% (GC法:Agilent 7820A气相色谱仪;色谱柱:SE-54;进样器330 ℃;检测器340 ℃;柱温250 ℃)。
1.2.2 5-硝基-1,4-二氢-1,4-桥亚甲基-萘-9-二氯甲烯(5)的合成
在500 mL四口烧瓶中,加入5-硝基-1,4-二氢-1,4-桥亚甲基-萘-9-羰基(4) (20.6 g, 0.10 mol)、三苯基膦(78.5 g, 0.30 mol)和乙腈(250 mL),氮气置换3次后,开启搅拌,在60 ℃下滴加四氯化碳(30.7 g,0.20 mol),滴加结束后,保温反应1 h。转化合格后,反应液浓缩,向浓缩液中加入甲醇(100 mL),降温至0 ℃以下并保持4 h后,过滤,得5-硝基-1,4-二氢-1,4-桥亚甲基-萘-9-二氯甲烯(5) 23.8 g,纯度97.1%,收率86.1% (GC法:Agilent 7820A气相色谱仪;色谱柱:SE-54;进样器330 ℃;检测器340 ℃;柱温200 ℃下保温2 min,1 ℃/min升至220 ℃,保持220 ℃ 3 min,5 ℃/min升至250 ℃,再保持250 ℃恒温)。
1.2.3 5-氨基-1,4-二氢-1,4-桥亚甲基-萘-9-二氯甲烯(6)的合成
在1 L高压釜中,加入5-硝基-1,4-二氢-1,4-桥亚甲基-萘-9-二氯甲烯(5)(27.6 g, 0.10 mol)、5% Pd/C(0.8 g)、三乙胺(30.0 g, 0.30 mol)、无水乙醇(300 mL),釜内氢气压力3.0 MPa,温度120 ℃下搅拌反应5 h,转化合格后,过滤,回收催化剂5% Pd/C,滤液浓缩后,加入水和乙酸乙酯各200 mL,室温下搅拌10 min后,静置分层,有机层干燥、浓缩,得5-氨基-1,4-二氢-1,4-桥亚甲基-萘-9-二氯甲烯(6) 23.7 g,纯度97.2%,收率96.0% (GC法:Agilent 7820A气相色谱仪;色谱柱:SE-54;进样器330 ℃;检测器340 ℃;柱温200 ℃下保温2 min,1 ℃/min升至220 ℃,保持220 ℃ 3 min,5 ℃/min升至250 ℃,再保持250 ℃恒温)。
1.2.4 苯并烯氟菌唑(1)的合成
在500 mL四口烧瓶中,加入5-氨基-1,4-二氢-1,4-桥亚甲基-萘-9-二氯甲烯(6)(49.2 g, 0.20 mol)、甲苯(160 mL)和三乙胺(20.2 g, 0.20 mol),搅拌升温,在35~40 ℃滴加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氯(7) (40.5 g, 0.21 mol),滴加结束后,升温至65 ℃,保温反应至转化合格。反应液分别用50 g 5%盐酸、5%碳酸氢钠溶液及水洗涤,分层,甲苯层降温至0 ℃,析出白色固体,抽滤,烘干得苯并烯氟菌唑(1) 75.2 g,纯度98.8%,收率93.3%,熔点148.6~149.2 ℃。1H NMR (400 MHz, CDCl3)δ: 1.41(m, 2H, CH2), 2.11 (m, 2H, CH2), 3.92 (s, 3H, CH3),3.96 (m, 1H, CH), 4.09 (m, 1H, CH), 6.93 (t,J=54.2Hz,1H, CHF2), 7.03 (d,J=7.3Hz, 1H, Ar-H), 7.17 (t,J=7.8Hz, 1H, Ar-H), 7.80 (d,J=8.2Hz, 1H, Ar-H), 8.03(s, 1H, Pyr-H), 8.14 (m, 1H, NH)(HPLC法:Agilent 1260液相色谱仪;色谱柱:C18-BP 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2∶1;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
此步环加成反应条件:投料物质的量比为2-氨基-6-硝基苯甲酸∶亚硝酸异戊酯∶浓硫酸=1.0∶1.2∶0.01,在此条件下,2-氨基-6-硝基苯甲酸与环戊二烯酮的物质的量比对反应收率与纯度影响较大,笔者研究了两者配比对此步反应收率与纯度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物料配比对环加成反应收率及纯度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物料配比对环加成收率及产物纯度的影响较大,当2-氨基-6-硝基苯甲酸∶环戊二烯酮=1.0∶3.0时,反应收率最高,此时纯度也较高,总体效果最佳。当配比小于1.0∶3.0时,2-氨基-6-硝基苯甲酸转化不完全,导致收率和含量偏低;当配比大于1.0∶3.0,收率和含量略有下降,最终选择1.0∶3.0作为此步环加成反应的最佳配比。
此步骤是以中间体5-氨基-1,4-二氢-1,4-桥亚甲基-萘-9-二氯甲烯和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氯为原料,甲苯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的条件下进行的缩合反应。笔者研究了在2种原料配比一定的情况下,反应温度对反应时间、含量及收率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反应温度对缩合反应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反应温度对反应时间、含量和收率的影响较大。温度太低,转化不完全,导致含量和收率偏低;温度过高,反应时间缩短,但副反应增多,导致含量和收率开始下降。最终确定了缩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5 ℃,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缩合反应的含量和收率均达到较理想的状态。
本合成方法以2-氨基-6-硝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加成、烯烃化、加氢还原、缩合4步反应合成了苯并烯氟菌唑,总收率57%以上,含量98%以上。本法与其他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⑴ 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⑵ 总收率高,产品纯度高,杂质少;⑶ 合成路线短,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为工业化生产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