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自锁托槽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2021-10-09 11:46李国超潘晓岗游清玲
口腔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矫治器磨牙牙周

李国超,潘晓岗,游清玲

随着口腔正畸需求越来越大,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正畸医师如何根据不同患者的矫治需求来选择适合的矫治器类型受到正畸医师的关注。自锁托槽通过托槽表面的锁扣替代传统固定矫治器的结扎,提高了临床操作效率,同时提供了低摩擦力的加力系统,可为牙齿提供持续轻力,减少患者就诊次数。锁扣的使用对控制菌斑及牙龈出血方面也有帮助。研究显示,不论是主动自锁托槽还是被动自锁托槽,均具有良好的扩弓效应[1]。然而,也有研究认为自锁托槽在临床应用上并不具备显著优势[2]。本研究通过对比Damon Q被动自锁托槽与传统的直丝弓结扎托槽在非拔牙固定矫治中的牙周健康情况、牙移动效果及矫治时间的差异,进一步评估被动自锁托槽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应用价值,以为临床医生选择矫治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16年5月—2020年6月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正畸患者中选取患者40例,其中采用Damon Q被动金属自锁托槽(Ormco公司,美国)20例,作为Damon Q自锁托槽组;采用传统结扎固定托槽(MBT金属托槽,3M公司,美国)20例,作为传统托槽组。纳入标准:①13~35岁之间,依从性良好,能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②口腔卫生习惯良好及牙周组织健康、牙列完整;③上下牙列轻度拥挤,安氏Ⅰ类、骨性Ⅰ类,下颌平面角平均生长型;④既往无牙齿矫正史;⑤身体健康、无系统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所有患者均采用非拔牙矫治。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矫正开始前半个月接受正确的刷牙指导及口腔卫生宣教,并进行规范的牙周洁治。矫治开始时对上下全口牙矫治器进行一次性全部粘结。

1.2 方法

1.2.1 牙周相关指数 对每位患者前牙区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采用Loe和Silnes计分方法[3]进行评估。检查位点:上颌左右两侧第一磨牙、下颌两个中切牙共4颗牙的近中唇(颊)面、远中唇(颊)面及唇(颊)面正中。检查方法:检查时间分别为托槽粘接前(T0)、粘接后3个月(T3)、粘接后6个月(T6)和粘接后12个月(T12)4个时点,对所查位点PLI、GI进行检查评估。对每位患者的4颗牙分别探测近中唇(颊)面、远中唇(颊)面、唇(颊)面中央3个位点后取平均值,所得结果作为每位患者的测量值。

1.2.2 扩弓效果 Damon Q自锁托槽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传统托槽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牙模型上,分别测量上下颌尖牙以及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宽度,每个模型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尖牙宽度的测量:采用游标卡尺测量两侧尖牙牙尖之间宽度值(WU3和WL3)。第一磨牙宽度的测量:采用游标卡尺测量两侧第一磨牙中央窝之间宽度值(WU6和WL6)。两侧第一磨牙所成角度:在牙模型上,画出一侧第一磨牙颊面沟的颊侧最低点与其近中舌尖牙尖顶形成的连线,测量此连线与对侧同名牙所形成的对应的连线相交所成的角度,此角度即为两侧第一磨牙所成角度。上颌两侧第一磨牙所成角用U6表示,下颌两侧第一磨牙所成角用L6表示。每个角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

1.2.3 矫治效率 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病例每组的平均就诊次数、平均矫治疗程(d)、平均每次复诊所用时间(min)。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牙周相关指数比较

在T0、T3期,两组病例患者间PLI、GI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6、T12期,Damon Q自锁托槽组患者PLI、GI较传统托槽组患者明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正畸治疗的中后段被动自锁托槽组在牙周健康维护方面较传统托槽组有较明显优势(见表1~2)。

表1 Damon Q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菌斑指数值比较

表2 Damon Q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牙龈指数比较

2.2 扩弓效果的比较

Damon Q自锁托槽组、传统托槽组治疗前WU3、WU6、WL3、WL6对比无明显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Damon Q自锁托槽组较传统托槽组治疗后WU3、WU6、WL3、WL6,有显著性差异(P<0.05),Damon Q自锁托槽组相比于传统托槽组有明显的扩弓效果; Damon Q自锁托槽组、传统托槽组治疗前U6、L6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Damon Q自锁托槽组、传统托槽组治疗后L6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U6值,Damon Q自锁托槽组的均值为(145.12°±1.52°)大于传统托槽组的均值(144.00°±1.48°),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对上颌第一磨牙的扩弓效果Damon Q自锁托槽组倾向于对牙齿的整体移动,而传统托槽组则倾向于牙冠颊倾的倾斜移动,对下颌第一磨牙的扩弓效果两种托槽无明显区别(见表3~4)。

表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牙弓宽度

表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上、下颌两侧第一磨牙所成角度(U6、L6)比较

2.3 矫治效率比较

Damon Q自锁托槽组患者平均矫治疗程为514.00 d、平均复诊次数为9.50次、每次复诊时医生椅旁平均所用时间为9.13 min,较传统托槽组的平均矫治疗程616.50 d、平均复诊次数17.95次、每次复诊时医生椅旁平均所用时间17.86 min,均具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病例的平均就诊次数、平均矫治疗程、平均每次复诊所用时间对比

3 讨 论

自锁托槽包含被动自锁托槽和主动自锁托槽两种设计。两种不同的结构设计形成不同的矫治器特性,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被动自锁托槽的锁扣因为没有弹性,所以不会对弓丝主动施力,弓丝与托槽的摩擦力更小[4];而主动自锁托槽的锁扣有弹性,在牙齿矫治后期的粗丝阶段,主动自锁托槽的锁扣弹片对矫治弓丝有正压力,会增加弓丝和托槽槽沟间的摩擦力[5-6]。因此被动自锁托槽更倾向于使用较轻的力就能使牙齿产生高效的移动及扩弓效果,可以缩短矫治疗程。被动型自锁托槽锁扣在托槽表面,主动型自锁托槽锁连接体在托槽底部不易清洁,被动型更容易维持口腔卫生[7]。

自锁托槽的锁扣固定矫治弓丝的方式有利于矫治器的清洁,减少变异链球菌的附着[8]。研究表明托槽的形态设计直接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和细菌粘附[7, 9]。有研究认为自锁托槽矫治的患者早期(7 d内)的疼痛感受和菌斑控制与传统托槽没有明显差异[10]。鉴于以上各原因,本文采用Damon Q被动托槽和传统托槽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种托槽在非拔牙固定矫治中及治疗后,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的变化,发现在治疗前的3个月Damon Q自锁托槽组与传统托槽组牙周相关指数方面并无明显变化,在第6、12个月自锁托槽组牙周相关指数明显优于传统托槽组。分析原因可能是在初戴矫治器的前3个月患者均不太适应戴矫治器后的牙周及口腔卫生维护,所以两组的牙周状况均不太好,而随着逐渐的适应,自锁托槽利于牙周维护的优点得以显现。

自锁托槽固定弓丝的方式使整个加力系统形成低摩擦轻力的特点,通过口内外肌平衡产生轻力扩弓的效果,获得更多的扩弓量[11]。研究结果发现,在扩弓时自锁托槽组对上颌第一磨牙的扩弓效果倾向于对牙齿的整体移动,而传统托槽组对上颌第一磨牙的扩弓效果则倾向于牙冠颊倾的倾斜移动,对下颌第一磨牙的扩弓效果两种托槽无明显区别。秦行林等[12]认为与传统结扎托槽相比,自锁托槽在控制菌斑及牙龈出血方面存在优势。周允芝等[13]也发现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缩短医生椅旁操作时间,改善牙周情况方面有优势。Jayachandran等[14]认为自锁托槽矫治器能保持颌骨处于良好的位置,保持笑线与下唇平行,维持上唇形态,减少下切牙暴露状态,美观效果显著。Villela[15]研究认为,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支抗钉在矫治轻中度双颌前突、内收上下颌牙弓时效果很好,而且可以降低前磨牙的拔除率及简化矫治方式。谭宇等[16]研究也发现,自锁托槽联合微种植体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与头帽J钩相比可获得更好的矢状向控制,上颌磨牙前移更少,支抗保护更好。El-Bialy等[17]认为,自锁托槽系统可降低滑动摩擦力,降低施加于支抗牙的力值, 有效减少磨牙支抗的丧失。自锁托槽固定弓丝的方式可以避免传统托槽需要每个月更换结扎圈,因此可以增加复诊间隔时间,低摩擦轻力可以缩短疗程。Dehbi等[18]系统性回顾认为自锁托槽并不优于传统托槽。Mittal等[19]研究发现与传统托槽相比,应用自锁托槽结合微创外科在关闭正畸治疗中的间隙方面没有明显优势。Jung[20]研究认为,自锁托槽相对于传统托槽相比,并没有明显缩短矫治疗程。赵志河教授认为,自锁托槽系统有其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传统托槽系统相比,自锁托槽摩擦力低、能提供持续性轻力、对转矩控制良好、可减轻疼痛、缩短椅旁时间、减少就诊次数、利于牙周健康等,但是自锁托槽也存在着不利于改正牙齿扭转,无明显的扩弓优势等问题[21]。被动自锁托槽在缩短矫治疗程方面为很多医生所认可,矫治疗程的缩短为牙周的健康维护提供了便利。

本研究提示被动自锁托槽利于牙周健康,并随矫治时间增加到6个月后优于传统托槽。被动型自锁扩弓效果优于传统托槽。被动型自锁托槽可以减少矫治疗程、就诊次数和医生椅旁操作平均用时间。由于病例数有限,需要更多的病例证实被动型自锁托槽的优势。

猜你喜欢
矫治器磨牙牙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临床性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正畸患者如何刷牙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磨牙
口腔矫治器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