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21-10-08 00:46方玲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改革

方玲

摘  要:作为建筑应用学科的基础课程,力学的学习与运用贯穿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始终,在社会实践应用中必不可少。综合当前的教学方式来看,由于行业新知识的引入不足、理论和实践偏重不均衡、教学内容的构件和结构区分不明确等情况,学生整体学习兴趣较低,且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最终导致具体运用时出现较大偏差。本文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學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加强各方面教学内容的联系,提升学生总体学习水平。

关键词:《建筑力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3;TU3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02

《建筑力学》是建筑类土建施工等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课之前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理论性较强,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系统组织能力和应用能力,并融入课程学习中,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其实际工作中工程问题的解决水平。因此,该学科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最终质量有重要影响。不过,也由于该课程和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相比,教学内容深奥、抽象理论较多、涉及计算较多等问题,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学生总体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课上的理解有限,课下投入精力不足,学习十分被动,学习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教师需要从教学手段改进出发,利用知识补充、强化理论和应用实践教学等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终帮助其提升基本的学习水平。

一、《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力学》以力学为中心开展教学内容,各个单元的理论知识都是相对系统的,因此教师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特点安排课时计划。基于力学系统中各单元知识内部联系较为紧密,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塑性力学(有条件的学校可选择性开设)中涉及的力学知识,以及衍生的其他专业力学学科,如土力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和水力学等,有些内容可能存在重复讲解的情况,也存在有些内容之间过渡不连贯和相互渗透不足的现象。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也容易陷入过分注重单个构件教育的误区,这样不利于学生系统性知识体系的形成,容易给学生造成力学知识系统庞杂和知识结构混乱的印象,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一个持续隐形的打击。另外,科技发展使教学新手段不断创新,学校要想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需要从现有教学方法入手,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强化学生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认识,增强其对不同知识的解读能力和应用能力,进而帮助其后续建筑专业课程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建筑力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建筑力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行业新知识的引入

在一般的职业院校教学当中,《建筑力学》属于近十年之内由行业发展需求转化形成的课程,教学理论在不断充实的过程中,对教师新知接纳能力和讲授能力要求均较高。然而综合当前的课程教学情况来看,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教师本身知识的限制,各职业院校对行业新知识的引入水平不尽相同。但是总体来看,行业应用力学学科的新知识较少,力学学习的目的与当前建筑科技发展水平脱节,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转化和应用。

(二)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化方面偏重不一

作为理论知识结构复杂、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建筑力学》强调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综合发展。在基本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不同学校的教学侧重不一,对同一内容的教学也有“重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化”的区分[1]。且对两种理论,学校之间还未形成统一定论。不过,综合具体情况来看,教学内容庞杂导致课堂教授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理论性知识占据的课堂内容较多,实践环节虽然作为必要的课堂练习出现,但是学生知识理解不透彻导致课堂作业完成的不够理想。另外,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有关力学的学习需要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不断强化,但是部分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条件,导致学生工程经验不足,毕业之后的实际操作水平有限,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三)重视构件教育,轻视结构分析

同一科目中包含不同的学科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兼顾不同学科的特点,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科进行详细讲解。且由于学科之间存在内容交叉的情况,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概念混淆。不同教学构件面面俱到讲解的现实也造成学生对单一内容的理解较为透彻,但是对所有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够深入,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更没有统一的力学内容相关认识,理论知识应用效果自然大打折扣[2]。

三、《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一)增加课外学习内容,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课堂内容的学习能够更加充分地帮助学生解读教材内容,了解基本知识结构,明确不同概念的实验应用方式。课外学习作为课堂内容的辅助,有助于学生更快掌握现有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兴趣点,帮助其了解当前的行业动态,进而了解自身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确定更加精细的学习目标。

在课外学习选择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选择课本中的代表性习题,让学生通过典型案例学习来系统复习课堂内容,尽可能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其次,以中小型课程设计为主要方式,让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的形成过程不断翻阅相关资料,重复温习课堂内容,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提升其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最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最新知识进行信息检索。通过网络对力学的相关资料进行查找能够让学生尽快熟悉当前行业发展动态和基本的行业知识、能力要求,帮助其明确自身与基本要求之间不足的认识,进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相似概念的区分,强化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在《建筑力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科理论的交叉和不同知识之间的相似性,经常会有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出现,增加了理论知识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将类似概念进行区分,强化学生对不同概念的认识和解读。比如,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概念的有效区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概念认识,促进其整体概念解读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理论框架能力的构建、基础理论知识认知的形成等有重要作用。

(三)加大工程实例应用比重,保证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联系

第一,在力学基本知识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工程实例进行强度问题、变形问题等处理不到位或者计算不精确最终导致严重工程事故的现实,帮助学生强化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尤其通过典型案例提升学生对不同工程效果的解读,帮助其明确学习目标,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第二,在具体章节讲解过程中,可以不同章节的主题为重点,利用工程实例对章节的基本内容进行串联,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难点以及该章节内容的实际工程应用方式,建立更加清晰的学科目标,提升总体的教学效果。

第三,针对某些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者是一些比较难懂的抽象概念,教师也可以引證工程实例进行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原理性内容的解读。

当然,不同工程实例的引入需要教师在充分解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身的教学经验,深化当前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认识和行业发展概况认识。因此,教师要在平时进行多方面的工程案例积累,还需要多方参考力学教材,以便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

(四)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知识总结能力

作为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建筑力学》教学实践主要由模拟实验和现场参观两部分组成。实验作为授课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参观教学也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对不同施工方法、不同压力计算方法等形成更加丰富的认识。具体到实践操作中,可以从以下方式入手:一是在课堂实验环节,教师可以按照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水平以及主要的实验参与方式来确定实验进行模式。比如试块压力试验,低碳钢、铸铁的拉伸和扭转试验等,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教师实验之后自主完成;而针对冲击性破坏等对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或者课堂中不易大面积施展的实验,可由教师演示完成;另外还有一些实验需要在工地现场完成的,可由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学习。二是在现场参观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现场施工过程中,利用施工现场对变形模量、压缩模量、弹性模量等不同关系的解读,明确这些抽象概念的实际应用过程,并从工程参观中了解自身知识方面的不足,进而明确理论知识学习目标,并积累实践经验,为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提供条件。

四、结语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力学》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从现有教学内容入手,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合理分配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的教学时间,以理论促实践,以实践深化理论,在不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引入探索更加合适的教学组织方式和课堂互动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更加生动的课堂当中提升自主性和自信心,进而保证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3]。

参考文献:

[1]李为虎.一种工科理论力学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力学与实践,2010(3):126-127.

[2]夏红春.面向不同力学基础学生的土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54-58.

[3]马时强.比喻法在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3(1):108-110.

(责任编辑:董维)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