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菱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吃饺子。
一到过年,妈妈把猪肉、白菜、大葱在案板上剁得细细的,撒上细盐和我不喜欢吃的味精,再拿出一个黄褐色的鸡蛋,轻轻在案板上磕一下,掰成两半,一个流动着的橘红色小太阳就流进了饺子馅里,妈妈利落地抽出一双长筷,把鸡蛋在饺子馅里快速搅拌开来,一股清新的葱花气息就飘满了整个厨房。
拿一个新的、高粱秆编织的锅盖,带着刚擀好的饺子皮,端着饺子馅,所有人都要围在堂屋里的方桌边,一起动手包饺子。
每当这时,我总是眼疾手快地拿出一摞餃子皮放在自己面前,说:“分工分工!我包完这一摞就不干了,因为我不爱吃饺子。”
但当我包完这一摞后,看到喜欢吃饺子的大伙儿还在埋头苦干,只好叹一口气,慢悠悠地再拿一摞饺子皮,继续包下去。
我包的饺子很好看,但并不受大家欢迎,原因是,为了把饺子边缘捏得好看精致,又不至于让饺子馅漏出来,我放的馅总是比较少。有时家人嘲笑我,说我包的饺子好看不好吃,希望自己碗里别舀到我包的饺子。我一怒之下,在一张饺子皮里放了满满的饺子馅,结果怎么也包不拢,只得去掉过多的馅。好不容易包拢了,过一会儿,饺子皮就悲惨地被撑破了。没办法,我只好找了一张很大的饺子皮,把这个饺子重新包一遍,包好后,它的难看程度和难吃程度,创造了我包饺子史上的纪录!
从此,我再也不敢尝试多包饺子馅了,我包的饺子依然是皮大馅少而形状优美。
在吃饺子前,我爸爸总会剥几颗大蒜,捣成蒜泥,滴上香油和醋,拌得香喷喷的,放在盘子里,以便蘸饺子吃。
把饺子在蒜泥里蘸几下,的确很好吃,清爽又美味,化解了饺子馅里肥肉的油腻,让人胃口大开。
小时候,我在一本讲述生活小常识的书中,看到一个制作香醋的妙法:用小半碗白酒加上陈醋,放一个星期就能制成香醋。说是用这种方法自制的香醋,用来配饺子吃,妙不可言。
我兴奋极了,立刻试验起来。
我按照制作方法,手脚麻利地调配好了香醋,放置了一个星期。
为了配合香醋的食用,我软磨硬泡,让妈妈包一顿饺子。
妈妈百思不得其解:“你不是不喜欢吃饺子吗?现在怎么忽然馋得像猴子一样了?”
终于还是拗不过我,做了一顿饺子。
好不容易等饺子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往香醋里放,我要好好感受一下这书中所描述的“美妙无比的滋味”,并且极力劝家人吃我自己酿制的香醋,把它的甘美爽口歌颂了一遍又一遍。
可惜,大家都充满怀疑地望着那颜色可疑的液体,谁也不伸筷子。
“哼,你们不吃我吃,待会儿可别后悔啊。”我叫嚣着,美滋滋地把蘸了香醋的饺子放进嘴里。
香醋一接触到舌头,啊,我的天啊。
我默默地停下筷子,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从全家人面前淡定从容地走出去,在无人看到的地方,飞快地舀起一杯水疯狂地漱口。
从此,我再也没有制作过香醋。
家里包的饺子,有白菜馅、芹菜馅、韭菜馅的,还有用韭菜、鸡蛋、油条、粉丝放在一起包的扁食,扁食清爽不腻,我比较喜欢吃。
曾在书上看到有茴香馅饺子,听起来很诱人,家里没有做过,我也从没吃过。我曾想,是用刚刚萌发出来的青翠小茴香做配料,来调和的饺子馅吗?但小茴香的香料味极浓,如果当菜,恐怕不好吃。
我已经很多年没吃过饺子了,最后一次在家里吃饺子是什么时候,我也记不得了,只因为这次回家,妈妈无意中说,早知道我要回来,就给我包一顿饺子吃了,因为我很久没在家吃过饺子了。
我忍不住想,难道妈妈忘记我不喜欢吃饺子了吗?
记得以前每年大年三十,我都会叫嚷着“不想吃饺子,我要喝汤”。
不是饺子汤,而是大年三十必须要喝的“过年汤”,汤里有银耳、金针菜、菠菜、肉片、鸡蛋花等,清新爽口,味道鲜美极了。
妈妈每次都会说,过年了,不管喜欢不喜欢,吃几个就行。
于是,我就装作不情愿的样子,撒娇般地咬一口饺子,说:“我已经吃过了啊!”
妈妈就无可奈何地把“过年汤”端过来让我喝。
等我长大后,去遥远的城市上学,更没有吃过饺子——除了那次我一时心血来潮包的一次不成功的饺子外——那饺子的滋味和我童年时制作的香醋一样,令人望而却步!
但现在,我很想吃家里包的饺子。不知道这些年来,饺子的馅变了吗?饺子的味道变了吗?吃饺子的那个我,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