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焦虑的究竟是择校还是分层

2021-10-08 00:17熊丙奇
在线学习 2021年9期
关键词:升学分层阶段

熊丙奇

限制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择,难以缓解被分层焦虑主导的选择焦虑。因此,缓解选择焦虑与分层焦虑需要同步进行。必须转变教育的功能,淡化教育的分层功能。

随着“双减”的推进,担心“双减”不能缓解家长焦虑、反而增加新的焦虑的舆论越来越多。这就需要讨论何为家长的真焦虑。

目前看来,“双减”主要治理的是家长的选择焦虑,在笔者看来,义务教育阶段限制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从义务教育的属性看,并无问题,但如果存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的分层焦虑,不缓解分层教育,而限制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择,确实难以起到缓解焦虑的效果。因此,缓解选择焦虑与分层焦虑需要同步进行。

限制学科类培训的时间——不得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进行,限定学科类培训的收费标准,严禁进行资本化运作,毫无疑问,都是限制校外学科培训的供给,学生(家长)选择校外学科培训也受到限制。加之义务教育阶段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将民办学校总量控制在5%以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公民同招,电脑摇号入学,同时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学生(家长)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对此,一些人认为,限制学生选择权,不利于学校办学竞争,促进多元化和个性化办学,满足受教育者差异化选择需求。

这就需要了解义务教育的属性和功能了。从世界范围看,义务教育阶段都在淡化竞争,强调给学生公平的教育环境以及完整的義务教育。原因有二。其一,义务教育的基本职责,是要让所有国民有基本的文化素质,而不是重点培养少数学生。其二,义务教育是奠基性教育,是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选择,大多并非学生的自我选择,而是家长的选择,而家长的选择并不一定适合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当家长的选择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时。在公平的环境中,给学生自主成长的空间,符合义务教育的属性和功能定位。

但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却充满竞争。其原因是,我国教育扮演着分层功能。在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将分流进普高或者中职,而普职分流成为事实上的普职分层。于是家长有严重的分层焦虑。

由分层焦虑主导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择,实质是“分层选择”而非个性与兴趣选择,家长们关注的“好学校”,大多是“升学名校”,学校面向学生实施的教育,并非重视学生个性、兴趣培养的素质教育,而是以提高学生考试分数为主线的提分教育。此前,一些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表现“强势”,并非学校办学富有特色和个性,而是进行提前招生、掐尖招生,以生源优势获得升学优势,成就为“名校”。而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为提高升学成绩,也搞变相的重点校、重点班,宣称“因材施教”,但实质是按成绩分层。

不能上校外培训班,不能选体制内的学校,但今后却要按考试成绩分层、分高低,这种矛盾怎么调和?进而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是,没有合法的选择,选择就走向地下,家长请私教,就是满足选择的一种可能方式。

因此,问题不在义务教育阶段限制学生(家长)的选择,而是只通过限制选择来缓解选择焦虑,是无解的。首先,需要让每所义务教育学校能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给学生完整的义务教育,这需要在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同时,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转变教育的功能,要淡化教育的分层功能,为此要把职业教育办为平等的类型教育,清理人为把教育、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

猜你喜欢
升学分层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2020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计划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