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思考

2021-10-08 13:27洪霞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6期
关键词:质量监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

洪霞

【摘要】    以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逐步转变创新驱动要素,应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社会创新模式。培养新型艺术人才,以“互联网+”教育为背景开展教学的探索,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予以分析,明确定位高等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模式,通过多元化艺术人才培养策略,为其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    艺术教育    人才培养    质量监控

引言: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中“互联网+”概念被首次提出,而在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内容也标志着正式开展“互联网+”行动。

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推进社会知识创新2.0形成,融合顶层设计理念,以经济新常态为热点推动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

一、“互联网+”教育内涵

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各个行业特征,以创新新时代作为“互联网+”的定义,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云端服务技术的优势性作用,实现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以落实开放创新目的,促进各行各业在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前提下共同进步,进而不断拓展当前市场。“互联网+”教育与其他内容相较而言,作为教育界的分支线路,其以全新教育模式。

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拓展教育的形成与“互联网+”教育的应用息息相关,以新思维塑造新内容,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课程体系,对当前教学方法予以革新,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优势,教师在学生本位教学模式下,以自身为主导,对当前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予以改革创新,提高高等艺术人才素质教育效率,为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培养高质量艺术人才,在推行教育教学改革中全面而深刻的应用“互联网+”教育模式,优化当前路径,以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

二、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重要性

为实现长远发展高等艺术教育工作首要任务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而大众化艺术教育模式限制学校教学质量[1]。高端艺术教学水平与学校教育质量息息相关,国家教育全面体现着软实力,而高等艺术教学极为重要。

为提高教育水平,不能仅以扩大生源为主,还需要重视艺术人才培养质量,而适应社会要求作为衡量艺术人才价值最大化的标准之一,使其能够在脱离学校后有更大的贡献社会价值。

因而,在培养艺术人才时,高等艺术教育应当遵循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人才、保证人才质量、重视人才培育方法,提高现有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高学生艺术技能的掌握水平,针对其教育人才标准的不同开设相关课程,使得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作用能够以其教育本质发展为前提,落实长远发展目标。

三、基于“互联网+”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措施

3.1应用“互联网+”创新思维以实现艺术专业的价值

“互联网+”行动计划随着我国社会计算机的发展不断优化,而在经济转型与增长的条件下经济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生产要素中所具有的优化性优势,展现集成作用,提高整體创新力,以生产力为标志拓展经济发展新态势。

而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以“互联网+”为背景下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应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对高等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予以调整,使得艺术人才需求能够以适应社会信息多层级为主,构建多样化态势,展现多类型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执行能力,进而落实高等艺术院校良性发展目标。

培养符合现代化技能性、创造性人才[2]。掌握理论知识作为各专业学生的基础,重视学术研究,应用“互联网+”技术,体现自身专业价值,而作为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衡量的标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艺术人才需求已发生转变,为了提高专业与精准的学术性,艺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依靠“互联网+”模式,实现创新研究发展,使学生能够扎实掌握艺术专业基础知识。

各行各业对创新人才需求巨大,经调查研究发现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二者结合的人才有着更多的机会,而两者之间也具有较为显著的关系。

提高艺术专业知识,应用“互联网+”拓展艺术创新能力,突出实际优势,以创造性思维建立严格的学术标准,在高等艺术教育活动中培养人才。

在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活动中,应当遵循专业特点,结合“互联网+”模式制定相关标准,在掌握自身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和要求,提高自身艺术能力,利用互联网技术了解前沿艺术创作内容,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教育协同前行[3]。

保证自身艺术专业能力的同时,教师应当优化教学方法,结合“互联网+”优势,创新教学内容,以优化培养艺术人才方面取得理想监管成果。

3.2应用“互联网+”寻找特点以强化艺术人才质量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高等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工作中应当加强校企联合,以培养艺术人才为目标,依据岗位需求,重视能力培养,并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整合当前经典案例与教学资源,实现教学项目的实时转化。

微课、慕课的有效融合,依托数字化技术打造互联网教学平台,体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综合性优势,满足各级要求,展现在教学上自学与职业培训的特定性优势。

学生在毕业后就职业性进行思考,如何发挥自身作用,能否及时适应工作环境作为当前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工作的衡量标准之一,其与学校的教学水平息息相关[4]。

而合理评价社会表现,则可以利用“互联网+”模式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社会信息予以及时了解,为后续适应社会与新环境提供有利依据。

而社会职业分工不同,所展现的类型价值各不相同,在艺术工作中明确认知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明确自我目标,确定发展方向应用信息技术展开相对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在针对性教学中,应当依据学生具体特点予以培养,对其有限范围进行扩展,为艺术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信息化网络技术为背景的职业定位也发生了不同变化,针对当前培养标准为能够有效适应社会提高其复合性艺术人才培养效果,高等艺术院校培养质量的监控工作可以依据当前的教学目标,针对专业型与学术型不同的研究类型的学生优化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办学标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厘清思路,明确定位,强化艺术学习,以适应更深层领域的发展。

明确的标准能够使学生在“互联网+”的应用下展开工作,高等艺术院校强化艺术人才质量,为学生长远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3应用“互联网+”明晰定位以提高综合艺术素养

建立“互联网+”双课堂教学模式,应当利用互联网教学综合性优势打破传统实体课堂局限,以教师为辅导展开网络建设课堂,联合学生与教师进行引导式教学,除教授理论知识外,还应当注重课内实践。

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背景展开网络课堂,寻找热度较高的话题,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模块、自主学习模块、教育资源模块的合理分割,提高优质化网络课程,把控慕课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够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展开教学。而自主学习模块的目的与利用碎片化时间形成自主学习方式,通过对教学资源予以丰富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广泛分享学习经验。

基于“互联网+”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思考打造虚拟教室,实现协同共进学习方法,对当前教学环节予以优化,控制艺术人才培养教育监控体系,提升整体监管效率。

“互联网+”教学平台的设置,为发挥其艺术双课堂综合性优势,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流动的信息数据打造畅通的沟通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平台中提高自身参与度,以建设者身份发挥自我主体性,使用现代信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中突破藩篱,打破空间、时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5]。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工作不论专业内容都应当重视学生艺术综合素质,培养健全学生的艺术个性与思想品德,在社会中专业能力强、技能强,并不能完全符合人才培养标准。

因而,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作为重点内容,针对艺术教育本身特性提高人的审美,健全品格体现高素质要求。艺术教育应当以多角度进行思考,重视品德教育,而培养人才道德品格,在艺术教育中体现出民族的精神。

因而,在设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之前高等艺术教育应当以思政教育为前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树立学生责任心与担当精神,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勇于面对人生挑战与人生挫折。

而基于“互联网+”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下,各种文化思想通过网络渠道可以进行学习和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藝术专业与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艺术教育对人们而言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基于“互联网+”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思考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新时代教学理念的变革必将有效地扩大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

[1]张星宇,郝梦真.“互联网+”健康管理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构建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37(03):313-316.

[2]吴明娥.“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0):53-54.

[3]穆雨莹,李英天.“互联网+”背景下外语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0):60-61.

[4]王玉玲,徐权,刘永皓,成宝芝,何巍巍.物理教学与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06):17-19.

[5]张蓉.“互联网+”时代艺术管理人才培养——评《基于“互联网+”的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1,16(05):574.

猜你喜欢
质量监控艺术教育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浅议我国公路监理在质量监控方面的科学措施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