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和合理念”的初中美术课教学评价实施策略

2021-10-08 11:27丁翎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师生美术作业

丁翎

摘要

“师生和谐、生生合作、作品和美”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最高要求。教师可以以“和合理念”为价值导向,尝试构建起全面、完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路径,实现三者融合的评价机制,即师生和谐是基础,生生合作是方法,作品和美是目标。

关键词

和合理念 美术课 教学评价

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更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达成。笔者结合学校办学精神,从“凤凰”中寻根,选取了中国儒家思想“和合”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理念。将“和合”理念引入课堂教学,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契合美术课堂评价思想,相得益彰。基于“和合”理念,笔者尝试构建一种全面、完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路径,形成了“师生和谐、生生和作、作品和美”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即师生和谐是基础,生生合作是方法,作品和美是目标。

一、确定 “同目标”课堂教学评价指向,达到“师生和谐”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美术课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美术作业呈现形式、教学方式的灵活使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课堂评价上,还存在如下问题:

问题一——主观性评价:在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教师往往没有倾听学生的设计思想和意图,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问题二——保守性评价:教师还是以传统的眼光、过时的标准进行评价,对学生课堂作业往往太注重绘画技能的评价,很少去挖掘学生多方面发展潜能,很少肯定他们的创造力。

问题三——单一性评价:评价形式单一且片面,评价频次少,部分教师往往只对已经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忽视整个过程;同时,在评价时往往潦草地给出个等级或者分数,未能指出学生作业的优劣和以后改进的方向。

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评价观,以“师生和谐”为目标,改变过去单一评价的方式,同时也要改变美术课只有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才进行课堂评价的评价模式,把教学评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最终达到师生和谐的目的。为此,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了“课堂评价量化表”。通过学生自己、同伴、教师三者围绕学生课堂态度、作业情况、作品展示、合作探究等进行评价,使得师生一开始就在“目标达成”上取得一致。

二、实现“全程式” 课堂教学评价,达到“生生合作”

所谓“全程式”评价,即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渗透教学评价,而不是局限于课堂最后环节。实践中,笔者将整堂课划分为四个阶段:自主活动、开拓思维、尝试体验、作业呈现。将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关注学生过程性表现和及时评价反馈。

1.自主活动导入阶段。

课前,教师以“自主活动单”导入,并对活动单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笔者执教苏少版九年级上册《最亲近的家具》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到人一天中与椅子的亲密程度,体会到椅子在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性,课前每人发一张调查表格。

关于“坐”的调查 (自主活动单)      学生:

[调查问题 你一天坐的时间有多长? 坐着的时候,你都在做什么事情?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椅子? ]

美术课一开始,教师安排学生动手进行小尝试。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对参与热情高的学生给予肯定,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确保这份热情贯穿教学始终。导入环节的评价是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因此,此环节的评价立足学生的“兴趣点”。

2.开拓思维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入,教师会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学生导入时的兴趣已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如:笔者执教苏少版七年级上册《装点生活》一课时,带来了一只茄子,设计了一个“茄子变变变”的游戏。一名学生萌生灵感,在茄子上加一刀片,设计成一把水果刀的造型;另一名学生把水果叉设计成人的造型,把原本毫无关系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了一起。笔者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相互展示、互相点评,对他们的创意给予肯定。在肯定和鼓励的同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尝试体验阶段。

由于美术课程的特点,课时教学任务繁重,学生作品呈现很难在课堂完成。因此,教师应考虑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进行议题式尝试和体验,然后及时给予学生评价,而这一尝试是为最后的大作业做铺垫的。笔者执教苏少版七年级上册《花的变化》一课时,巧妙地安排了两次作业。第一次为学生初步尝试体验,在青花盘中央绘制一个青花的花头图案。学生完成后,教师立即结合刚刚学习的青花水墨技巧知识点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出不足,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为第二次作业打好基础。整堂课,学生能顺利完成一个完整的青花盘制作。所以,体验阶段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4.作业呈现阶段。

美术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观体现在学生最后呈现的作品的效果上。由于课时原因,学生不是每次课都能有完美的作品呈现,有时几课时才会有一次完整的作品呈现。因此,单独个体作业可能效果不会是完美的,教师可以设计出新颖的呈现形式和方式,进行团队合作,让学生个体作品呈现出最佳水平。如笔者执教苏少版八年级《盛世·汴梁》一课时,要求学生借鉴《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形式绘制一幅家乡的古运河。每位学生节选古运河一小段为背景画白描稿,然后学生将大窑路、清明桥、南城门、崇安寺、三里桥等白描稿串連起来,最后一幅《古运河梁溪风情图》以长卷形式展现在师生眼前,效果很震撼。这是“生生合作”的结果。

三、利用“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达到“作品和美”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和进步。

1.学生自评和互评。

课堂上,学生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自评、互评中来。美术作品是一件视觉享受品,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从而收获艺术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并增强自信心。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学生更愿意倾听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在课堂上你会发现,学生会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理解而产生不同的评价,同学间还会展开激烈的辩论。这种互评法既能让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有更深的理解,也能帮助其他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最佳构图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表现奖、最佳故事奖……

2.教师点评和批改。

美术课堂上特别要倡导激励性评价,需要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持有“花苞心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美术作业批改,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笔者建议对于美术作业的评价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不要草率地给出一个等级,还要写上简短的评语,表达对学生的美术作业的看法,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更有效。

3.师生分组和共评。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小组评价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评比出一份优秀作业或合作完成的一件作品,再派小组代表交流作品的设想意图、制作方法等,别的小组成员给出意见建议,教师再加以点评。这样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师生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思想。

综上所述,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多维性与多层次的评价标准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更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信息反馈作用,最终达到师生和谐、生生合作、作品和美三者的融合。因此,将“和合理念”运用到美术评价中,能有效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成效性,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愉悦、开阔、崭新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九年一贯制学校‘本色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D/2018/02/127)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师生美术作业
快来写作业
美术篇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作业
麻辣师生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