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理想选择

2021-10-08 07:01冯雅男
民生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年级组教研组研讨

冯雅男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构成的共同学习的组织,而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概括为通过对话、合作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强调教师的共同目标和兴趣。

教师专业发展关乎教育的发展与成败,板厂小学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积极探索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以“文化、制度、技术”三维度的保障体系为基础,构建学校、教研组、年级组三层次教师学习共同体,助力教师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机制保障

结合学校实际构建“文化、制度、技术”三维度的保障体系,同时在学校领导的尊重和支持下,形成教师共同愿景,在学校层面上提升教师合作意识,营造共同体氛围,构建“人人参与,全员共进”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保障机制。

一、文化保障  

文化层面意在提高教师对共同体的认识和理解,懂得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共享。

为此,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板厂小学教师行为规范》《教师的挑战》等内容,在其中融入共同体建设的思路与重要性,形成教师共同愿景,传播教师学习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加深教师在文化层面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认知与理解,营造合作氛围。

二、制度保障

在制度层面上,以保障教师参与共同体的合法性、积极性为主。为此,学校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学习共同体工作。小组人员包含校区主管、分管副校长、教导处、德育处、工会、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层级分明,逐级落实。

强化组织领导,在不同领域和部门定期开展研究工作,例如校区主管针对各校区指导校区内部共同体建设工作;教导处以教学为主,指导教师在年级组和教研组层面增加交流研讨,打破壁垒,实现教学实践共享;德育处以师德师风为切入点营造共同体氛围等形式。

同时,多层次征集意见,保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合法性、教师广泛参与性,为制度提供反馈和矫正的空间。

三、技术保障

在技术层面上,从少干预、授权、协商入手。减少干预,学校领导由事无巨细的管理过渡到“掌舵”而非划桨,学校扮演的角色是政策的制定者、方向的把握者以及教师学习共同体之间关系的协调者、促进者;尝试授权,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团体教科研活动,掌握专业发展的主动权;鼓励协商,学校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保持沟通、协商的态度,个体之间具有平等的原则。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定期举办教师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由教师自行商讨主题,踊跃发言。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结成小组进行课题的研究、论文的撰写等工作。

从技术层面上给予了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形成教师共同愿景,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学校层面文化、制度、技术的保障,教师的共同愿景形成,全校教师的共同体意识提高,氛围浓厚。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一、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在学校层面上寻找教师的共性问题,聚焦跨越学科、跨越年级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知识的学习与研讨,以党建为引领,以师德师风建设和专家引领的学习机制为切入点,力图让教师在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中不断更新理念,掌握前沿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学校教师队伍的有效建设。

学校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分层次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支部委员学习,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通过中心组成员学习,聚焦教育热点和教育前沿问题,进行教学思想的碰撞;通过全体党员和教职工的学习,激发新观点、启发新思路,推动教师进行反思和实践改进,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取得新成效。

學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切入点,采取定期不定期、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坚定工作信念。学校在每年3月开展“我心中的最美教师”评选工作,每年9月举办“做‘四有好老师、争做优秀引路人”主题活动表彰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结合评选与表彰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们依据榜样力量找准自身定位,形成共同体,互补学习,在团体的学习与交流中不断更新自我概念和教育理念,明确方向。

利用每月一次的教师全体大会,加强师德师风学习,老师们结合自身情况对照规范要求,进行反思,在反思中理解、在行动中改进教学实践。

学校开设专家引领的学习机制,通过专家的引领促进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积极开展全校范围的专家讲座、专家示范课、名师导学等活动,给共同体成员传播教育前沿理论与方法,开阔教师的视野,启发教师的思维,促进学校教师学习研讨的有效开展。

教师通过与专家的对话,获取业务指导,走进学术前沿,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研组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研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教师“学”与“教”、保障学生获得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为主要目标。以教师的学习为导向,以“学”促“教”,以教师团体的集体备课、听评课、师带徒等形式,加强互动合作,促进教师对学科内容和教学的有效把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依托教研组的各学科跨年级交流研讨、业务学习等形式保证学科知识的连贯性,保证学生学科知识掌握的全面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研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集体交流研讨的过程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教研组教师利用每周的固定集体研讨时间和空闲时间主动分享近期的学习体会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难题,包含针对学科的思考、单元备课的启发、教学技巧与方法、课堂管理方式、日常困惑等内容,进行思维的碰撞,既尊重教师个性,也发挥集体的智慧,促进教师的学习和进步,实现教师整体的提高。

猜你喜欢
年级组教研组研讨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年级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研究——制度建设与方法创新维度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探析中学年级组管理现状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