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近日,看到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执教者所教的课文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牛郎织女》。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大多数五年级学生对故事内容非常熟悉。所以,教师以“聊故事”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聊内容,聊情节,聊人物……学生娓娓而谈。在聊到老牛临死前说的话时,课堂上出现了一个意外。课文中老牛说的话是:“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上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这是老牛最后一次帮牛郎了,从中看出老牛情深意切,一片真心。就在这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教师示意他站起来。这名学生问道:“老师,老牛的皮剥下来给牛郎了,那牛肉呢?”一下子,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教师在短暂地愣了几秒后,先示意学生坐下,接着淡定地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更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老师认为应该是送到饭店做牛肉面了。”顿时,教室里笑声一片,有几名学生甚至还鼓起了掌。
很显然,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不但教师没有想到,班级里大多数学生可能也没有想到。所以,当学生抛出这个问题时,教室里的气氛是有些紧张的。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应对,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得以继续。可是,很遗憾,虽然这位教师的教学机智值得表扬,但应对的内容却令人觉得有些尴尬。在老牛奉献出自己的牛皮后,牛肉竟然被送到饭店做成了牛肉面。这对一生和牛郎相依为命的老牛来说,是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民间故事所传递的“真、善、美”的美好情感因为教师随意的应答被冲淡,而课堂所建立起来的真诚地聊故事的氛围也被驱散了。其实,造成这样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在面对学生“节外生枝”的提问时,急于解决问题,直奔结论,而这样的结论与课文整体学习的氛围相互冲突,没能发挥正向的引领作用。
语文课上,教师要将学生的提问当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其实,在学生询问牛肉去哪里了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多角度的引领,带领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文本内容,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放飞,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如何进行多角度的引领呢?
第一,从内容深入理解的角度进行引领。老牛和牛郎的感情无比深厚,它在最后还将自己的牛皮献给了牛郎。那么,对牛肉究竟如何处理才是合情合理的呢?教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对牛郎恩重如山的老牛多么体贴,又多么忠诚。请同学们替牛郎想一想,牛皮之外的牛身该怎么进行处理呢?”学生自然就会联系课文,只有满含泪水地安葬才是最好的感恩方式。这一角度激发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抓住人物的情感进行思考,没有打破课堂整体的学习情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第二,从文章表达主线的角度进行引领。中国民间故事一般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以一人或一事为主线,连贯地展开叙述。所以,为了避免在叙述中出现“旁枝逸出”的现象,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场景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作用。就像《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之所以老牛临终要将牛皮赠予牛郎,是因为牛皮在故事的后半场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故事不写牛肉,也是与情节发展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师可以由这一个角度来反问学生:“课文为什么不写牛肉?”让大家联系上下文思考回答,从而发现这名学生提出的問题与课文之间没有关联,帮助学生明白提问应该从哪一个角度切入更为恰当。
第三,从民间故事富于想象的角度进行引领。民间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就如《牛郎织女》这则民间故事中,老牛可以说话,可以知道在哪里能遇上织女,也可以告诉牛郎自己死后牛皮的价值。这些情节多么神奇。基于此,教师可以从这个方面进行引领:“既然老牛有这么厉害的本领,那它一定不是我们通常认识的普通的牛。老牛死后,牛郎一剥下牛皮,又会发生怎样神奇的事呢?”学生据此发挥想象,比如老牛一下子化为一缕青烟消失在牛郎面前,老牛又长出一身新的牛皮告别了牛郎,等等。这既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又与民间故事的表达特点相呼应,可谓一举两得。
第四,从立足文本、打开学生思维的角度进行引领。面对学生的这个问题,教师不下结论,也不给学生的思维设限,而是告诉学生:“对这个问题,老师也很想知道答案。请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也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引导学生通过开放的话题讨论形式,在交流中联系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借助思考这一个问题,对课文的表达主旨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即故事自始至终都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淳朴真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也是民间故事可以流传千年的原因所在。把学生的问题智慧地导向对文本主题的认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总之,当课堂中出现预设之外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多角度的引领,帮助学生展开语言实践,发展语言能力,有效地提升语文素养。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 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