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寄托着一代代文人雅士对家国的怀念之情、对爱人的思念之意,透视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底蕴,是值得珍视的民族文化遗产。在诗歌整体研究过程中,书写及社会传播方式历来是最为重要的宏观命题之一,很多学者多年来致力于这一特定主题的系统研究,而诗歌传播方式主题研究的价值实际上就在于梳理和揭示诗歌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诗歌在社会传播过程中有一个被社会接纳和认可的过程,同时诗歌的表达意象在社会传播过程中也会发生某种意义上的变化,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和广阔前景的研究空间。诗歌传播研究历来是学术界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就目前国内学术界的实际情况而言,差异化的研究主体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持续探究,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如《诗歌传播研究》(杨志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一书对诗歌传播的类型、诗歌传播的主体及效果等内容进行了宏观层面上的系统性阐述,《许浑生平及诗歌传播研究》(张红,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则以特定的案例为依托,通过梳理唐宋时期许浑诗歌的结集与流传状况,探究了许浑诗歌传播这一命题。另外《黄庭坚诗歌传播与接收研究》(邱美琼,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陆游诗歌传播、阅读研究》(张毅,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及《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下)》(尚永亮,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著作都是对特定诗人、诗歌流派作品社会传播的专题式研究文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而吴大顺老师的《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则是在广泛吸收其他主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性著作,作品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社会传播这一特定命题进行了全方位的主题研究,整体研究实际上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方法论指导价值,本文以下将对该著作进行系统性的评述。
《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是2017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理论性著作,全书紧密围绕诗歌社会传播这一宏观性内容,重点阐述和考察汉魏六朝时期诗歌的传播状况,全书结构紧凑,体系完整,在汉魏六朝诗歌传播主题上是一本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文本,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的作者吴大顺老师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大顺老师长期从事古代文学及文学传播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出版有《欧梅唱和与欧梅诗派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等多部专著,同时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国韵文学刊》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过多篇专题论文,在文学传播这一主题上有《邺下诗酒唱和的文学传播方式与建安风骨——兼论曹丕对建安文学的贡献》(《兰州学刊》,2018年07期)、《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现状及文学传播学构建》(《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2期)、《论汉诗在汉魏六朝的文学传播——以史书和选集为例》(《文艺评论》,2016年04期)等文章发表,其学术影响力可见一斑,这些专题文章一定意义上为《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的撰写做了基础性铺垫工作,后者是对前者的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因此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是吴大顺老师近年来最为重要的学术成果,是作者多年来对汉魏六朝时期诗歌传播主题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汉魏六朝时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期,一定意义上为诗歌在李唐时期的全盛奠定了基础,而吴大顺老师很早就开始关注汉魏六朝时期诗歌的社会传播这一特定命题,2006年发表了《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传播与诗歌史意义》(《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一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歌辞的传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专题研究,属于诗歌文学传播范畴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而后吴大顺老师对汉魏六朝时期的诗歌传播这一命题进行了持续研究。诗歌与音乐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这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诗歌往往是以歌词的形式流传的,因此诗歌的传播实际上具体涉及诗歌音乐传播和诗歌文本传播两个命题,这两个命题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或在同一场景中进行,或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平行进行。吴大顺老师的《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在追溯汉魏六朝时诗乐共生与诗乐分离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同时,对当时多元化的诗歌传播方式进行了系统式剖析,从整体叙述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诗歌艺术是在社会传播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嬗变的,社会传播与诗歌艺术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也是《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的基本叙述框架。
通过细致的资料检索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对汉魏六朝时期的诗歌传播研究已经取得了若干重要成绩,各大学术信息检索平台上的主题研究文本很多,这显示出学界对诗歌传播这一宏观主题的高度重视,但我们也发现当前的主题研究尚处于基础性探究阶段,系统性研究的主题文本相对比较缺乏,差异化研究主体选择的研究切入点相对较小,在这样的特定语境下,剖析《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的内部结构具有重要的价值,既有助于我们深度感受汉魏六朝时期诗歌艺术的社会传播过程,同时也使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的独特价值。可以看到,《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共有七章内容,每一章的叙述主题是相对固定的,其中“绪论”部分的《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现状及文学传播学构建》一文值得特别重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实际情况,指出了目前学术界关注较多的几个研究命题,也毫不避讳地阐述了文学传播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同时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古代文学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优化策略,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现状及文学传播学构建》一文是《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的纲领所在,为后续的主题研究奠定了基调和底色,同时也是对全书内容的总结,需要读者的认真参阅。第一章为“汉魏六朝诗歌口头传播”,这一章内容主要聚焦于汉魏六朝时期仪式歌辞、娱乐歌辞以及徒歌等主题,对汉魏六朝时期诗歌的口头传播情况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阐述,可以看到作为诗歌传播的重要途径与形式,口耳相传在诗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诗歌艺术的广泛传播及诗歌社会氛围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从本质上而言自然是由诗歌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诗歌音乐传播与诗歌文本传播很多情况下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统一体。《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的第二章重点阐述作为文本的诗歌在汉魏六朝时期的社会传播情况,为“汉魏六朝诗歌文本传播”,作者在第一节内容中重点探究了汉魏六朝时期单篇诗歌作品的社会流传情况,这一内容实际上也是吴大顺老师很多年前就有专题研究的命题,作者以特定的诗歌文本为研究焦点,梳理了作品社会传播过程中的路线图。第二节内容即“汉魏六朝诗歌的书册传播”所关注的焦点更小了,实际上较之于第一章中的口头传播形式,书册传播是诗歌在封建文人士大夫群体中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作者对依托书册传播的诗歌艺术进行了全景式阐述,涉及的内容较为全面。第三章为“汉魏诗歌的创作机制与诗歌的交叉传播”,分别涉及乐府诗创作机制与诗歌交叉传播、古诗创作机制与古诗的交叉传播及汉魏诗歌的交叉传播与后世文献著录矛盾三个具体内容,前两节基本属于一个研究范畴,分别聚焦于乐府诗与古诗两个特定主题,系统剖析了诗歌作品的创作机制,同时分析了诗歌创作机制与社会传播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而第三节内容则以《古诗十九首》性质及创作时期的探究,明确了诗歌的交叉传播事实与后世文献著录中固定式模式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吴大顺老师曾在《中国韵文学刊》上发表过《汉魏诗歌交叉传播与“古诗十九首”性质及年代的争论》(《中国韵文学刊》,2016年04期)一文,进行过详细的阐述。《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的第四章为“‘建安风骨发生与文坛确认的传播学考察”,将整体叙述的视角转向曹魏时期的标志性文学成就“建安文学”这一主题上来,而“建安文学”这一主题实际上也是吴大顺老师多年以来持续关注的内容,作者重点从曹操“拟乐府”及邺下诗酒唱和的文学传播方式两个层面上阐述了建安文学的起源及所谓建安风骨的形成。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分别关注的是吴歌西曲的传播与南朝宫体诗、纸张书写与汉魏六朝诗歌文本传播两个命题,这也是整体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作者的叙述是以大量的材料为依托的。最后一章即第七章为“汉魏六朝邮驿制度与诗歌异地传播”,邮驿制度的存在和高效運行使诗歌的社会传播在地域上可以实现快速扩展,因此依托邮驿制度的诗歌异地传播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命题,作者的具体叙述涉及邮驿制度的历史变迁、邮驿的私人化特征与诗歌异地传播及行旅、送别题材诗歌等内容。
从宏观视角而言,诗歌的传播主题研究与诗歌创作一样,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命题,诗歌传播在营造社会氛围、扩展诗歌影响及促进诗歌创作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这是诗歌传播主体研究的学理价值所在,而吴大顺老师的《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一书对汉魏六朝时期的诗歌传播进行了专题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戏曲评点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252)]
(上海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