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生态规划与建设

2021-10-08 09:31朱辉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9期
关键词:绿心城市群补偿

朱辉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1 引言

自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全国GDP已实现了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了2017的827121.1亿元。在社会发展背景下,城市人口总数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为了保障城市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国家发布了由经济建设向生态建设转型的文件。与此同时,社会发展对城市化建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各个地方政府也纷纷响应号召,制定了绿心生态发展方案[1]。在每个城市的间隔区域中建设一块生态绿地,此部分区域被禁止实施工业生产,并致力于通过绿心生态,避免城市水体出现流失问题。基于绿心生态的本质层面分析,其作用为:调节城市内生态环境、降低热岛效应对城市建设造成的干扰、保持城市内水土资源、使各大工业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可维持适宜人类群体生活与居住的良好空间。此外,绿心生态在建设中,还具有一定美观性,在人类视觉处于疲劳状态时,会选择通过“眺望”等方式缓解疲劳,而绿心生态与此功能相同。为了满足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对区域绿心生态规划与建设进行深入研究,致力于通过此种方式,还原初始化生态,建设一条区别于工业化发展的城市建设新路线。

2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现状

通过对当前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域发展建设的现状得出,该地区与其他具有相同需求的建设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①该城市群地理位置特殊,其城市群由三个相邻的城市构成,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性地理条件[2]。

②该城市群当中,山川与河流分布有序,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达到国家绿色城市建设标准要求;该城市群中,不同区域实施多种不同环境治理改革措施,是众多城市群中首批获得国家“两型”社会试验资格的城市群之一。

与此同时,该城市群在实际开展绿心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城市群整体被分割为众多空间,因此空间结构相对复杂。在空间结构因素的影响下,区域覆盖范围内的交通条件存在严重的通而不达现象;在行政区域的划分上,由于该城市群包含众多城市,因此无法实现对不同城市之间的统一管理;在产业经济方面,存在粗放经营现象,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相对劣势。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改革期间,我国发展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对于我国中部地区而言,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机遇[3]。在城市群周围,高铁和轨道交通也为交通平台提供了快速、便利的条件。在“空港新城”的建设过程中,该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发展被充分调动,对于绿心区域而言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3 城市群生态绿心生态规划与建设面临的困境

为了实现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的有效规划与建设,有关单位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绿心区域进行了考察,综合考察结果,提出三点不足。

①在长株潭城市群内,区域行政管理制度较为复杂,且每个地区的主体规划也不够完善[4]。每个区域之间的管理缺乏统一的制度,因此在对城市群进行综合管理过程中,整体难度较大。

②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产生此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中心地区人口较为集中,城市中心区域与城镇区域整体差异较大,此种现象十分容易导致生态绿心建设出现叠加效应。

③目前,长株潭城市群仍存在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要确保区域生态建设保持良好可持续趋势,需要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各区域主体的利用关系。但区域不仅存在机制缺失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生态绿心导向性差的现象。

4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生态规划

作为三个城市之间的重要生态隔离地带和生态屏障,生态绿心地区承担了涵养水源、净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持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及文化和社会服务功能(见图1)。

图1 长株潭绿心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成图

4.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建筑基础设施规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加大对生态绿心规划的重视力度,为此,提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建筑基础设施规划的措施,通过此种方式,实现生态格局整体的优良化建设,使绿心调节生态功能得以提升[5]。具体规划内容如表1所示。

按照表1中的内容,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基础设施及相关工程进行有序规划,建设过程应当覆盖或涉及农田、湿地等区域,从多个维度入手,保障建设的全面性,以此实现对城市群生态绿心顶层的良好规划。

表1 规划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基础设施

将绿心地区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分为极重要、中等重要、比较重要和不重要4个等级,如图2所示。

图2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划分图

4.2 分区规划生态绿心区域准入门槛

除上述提出内容,在规划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生态过程中,本章提出分区规划生态绿心区域准入门槛的方式,根据区域建设实际需求,错位发展不同类型的绿心产业,致力于通过此种方式,强化绿心生态建设。

例如,规划开发区承接带,允许市场内相关产业入驻,打造一体化生态旅游场所;全力打造地区高端服务业,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到绿心区域建设,使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成为生态市场内的龙头产业;建设高端商业,优化周边交通,以低碳产业带动区域建设与发展;着重开发新能源产业,发展环保企业,以此带动地区经济,使区域发展与建设保持盈利状态。

5.1 健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

针对当前该城市群绿心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当从建立相应补偿机制的角度出发,为其实现绿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准实施,将绿心生态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人口和土地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核心要素[6]。针对建设范围内人口迁移的补偿问题,不可照搬传统扶贫机制当中的各项策略和制度。应当结合该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建设区域范围内居民实际生活所需和特点,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城镇化发展建设。

将建设区域居民有序地引导周围大都市周边城镇区域,为其就近建立乡村生态社区,让建设区域范围内的居民能够在不改变其所居住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更好地享受生活。针对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流转问题,对于可以进行租赁或转让的土地资源,可以通过与所属居民签订股份合同、土地置换合约等方式,提高原住民的迁移补偿条件[7]。同时,为了能够实现对绿心生态区域更好地建设,可以根据城市群实际情况,对行政区域进行合理地微调,以此实现对各层级机构的精简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对建设区域范围内的管理效率。

同时,生态绿心的建设应当是城市群的公共产品。因此,作为公共产品中的一部分,无法将其按照商业化的自然资源建立明确的补偿主体。在对区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该城市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生态效益[8]。结合当前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补偿机制当中应当引入更加合理的公益林补偿体系,并结合碳排放权交易的方式,让更多的公众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态绿心补偿和建设当中。

5.2 建设城市群生态绿心生态发展详单

在完成上述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城市建设需求,对绿色产业在建设前进行详单规划。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城市群生态绿心生态发展详单

按照表2提出的内容,将建设城市群生态绿心生态发展详单与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地区生态建设问题。

6 结语

本文开展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生态规划与建设的研究,并在此次研究中,提出了规划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基础设施、分区规划生态绿心区域准入门槛、健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城市群生态绿心生态发展详单等措施,希望通过本文此次的研究,提高生态绿心的环保能力,解决地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建设绿色、健康城市,提出政策层面指导,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出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
绿心城市群补偿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解读补偿心理
500多平方公里的期待 刘激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绿心”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林间的“绿心”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