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飞燕,杨林平、2,陈仕璠,何凯东
(1.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白龙江为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嘉陵江的支流,该区域地形险要,起起伏伏、层峦叠嶂,域内河道众多,且多为白龙江的支流。当地居民在村落和建筑选址时皆以地形为首要考虑要素,适宜耕种的地块多为民居选址的区域,换言之,哪里有集中的耕地,哪里就有聚落。白龙江流域居民建造房屋时擅长利用自然地形,在坡地上建房时,利用地形的高差,建造上下两层的民居,从而增加建筑的层数。在不适宜耕种的坡地上,建筑按照等高线分级分布,形成特色的台地建筑。由于当地地势高、气温低,民居一般都是坐北朝南、避风向阳,极大程度地保证建筑日照(见图1)。
图1 白龙江流域居民建造图
经济条件是民居建造的影响因素之一,建造民居需要一定的资金。对于不同的家庭或村落,民居建造的方式也会根据家庭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民居建筑的选址亦与此有关联。
传统民居建筑具有双重性,它不仅作为人们居住的物质载体,又是人们的精神产物。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藏族建筑在建造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地文化的影响,如建筑色彩、装饰图案。
对于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周边环境、建筑材料等因素的限制,传统民居的建造只能由传统技术条件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
白龙江流域甘南藏族多分布在高原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部分地区为平原。当地藏民在建造房屋时常就地取材,所用的材料经济实用,在自然材料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下当地民居形成了完整且独具特色的木构架体系。匠人结合当地特色建造出具有白龙江地域风格的民居,这些具体的构造工艺体现出传统匠人过人的智慧。
2.1.1 基础
与其他房屋基础的建造一样,当地藏族民居在建造基础时需将地表的浮土清除,挖至地下坚硬的岩石层,在岩石层开始最初的工艺——铺石头,石层表面用土填平。底层铺垫坚实的岩石,保证基础的坚固性的同时保证上层建筑的顺利建造。传统民居的基础一般是由石头和泥土建成,现代民居的基础通常用混凝土筑浇,两厢较之,在自然材料丰富的甘南,石头与泥土的基础更符合经济要求。
2.1.2 地面
甘南藏族民居常用木板铺装客厅、卧室、厨房以及廊道等主要活动空间,室外露台常用石材铺装。在铺设木板时,地面需先以夯土处理,抹平地面后再铺设一层防潮油毡,这一步骤是为了隔离地面的潮气,同时防止木板被腐蚀。防潮油毡上面还需铺设木格栅,最上层铺厚木地板(见图2)。木板铺设时利用木板之间的凹陷与凸出的部位相连接,如同中国古建中的榫卯结构,这样的结构往往比钉子连接更牢固美观。
图2 房屋建造示例图
当地藏族传统民居的承重结构多为梁、柱框架结构,很少有承重墙的出现,梁柱的选材多用木材,部分地区选用石材。木质框架具有以下特性:很高的耐久性,抗震、抗干、抗老化;施工周期短,易于加工;抗震性强,由于其自身质量轻,在地震时吸收的震力极少,以至于在强烈的地震中能使建筑整个脱离基础而保持完整。对于甘南地区的藏民,木材的取材是极其方便的,具有经济性、便宜性。
2.2.1 柱的建造
当地藏民在立柱之前要先建造柱础,在做完室内地坪后选择适宜的石块作为柱基,由于柱子是纵向承重结构,所以柱基的建造需要格外坚固。在基础完工之后便开始立柱,在柱头用穿插枋将柱子横向地连接起来,加强柱子的稳固性。
柱子基本在每层楼中上下对应,当地民居中几乎没有上下层柱子不等量的情况。柱子横向或纵向间距分别相等,形成规则的方格网。承重的柱子均匀分布,可以使围合结构从建筑中脱离出来,每层房屋都可用墙体随意划分空间,这样的做法极大程度地增加了空间划分的灵活性(见图3)。
图3 柱子建造示意图
2.2.2 梁柱的连接工艺
在当地,梁柱的选材多为当地山上的松木,松木木质并不十分坚实,但胜在易于加工,纹理漂亮,有良好的装饰性效果。梁柱的加工程序简易,连接方式多用燕尾榫。这种榫卯结构便于两块构件直角相接,连接强度非常大。榫卯结构除了用于梁柱的衔接还可用于木质家具构建的衔接。当地传统民居在柱头采用替木,替木垫在梁的下方,有拔榫的作用,便于檩与枋的对接(见图4)。
图4 梁柱建造示意图
白龙江流域藏族民居的墙体多数以夯土为材料,开门开窗的正立面为木质墙体,其余三面多为夯土墙。夯土墙的建造消耗资源少、取材方便、易加工且经济实用,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是最佳的选择。
墙体建造前先建墙基,墙基一般加厚,基脚较大,夯土墙一般会将柱子包进里面,因此墙体厚度较大,墙身与墙基基本融合。夯土墙体建造时以木板做模板,向模板内注入夯土,用杵夯打坚实,分层杵实。也可用土坯砖直接砌墙,土坯砖的尺寸是固定的。墙体两侧向内收分,尽量使重心降低,加大屋身的稳固性。
为了加强墙体的防潮性和耐久性,通常会在夯土墙表面加抹一层稻草泥,稻草泥是由稻草、泥土和水由一定比例组合而成,在墙体表面防止被雨水侵蚀。
夯土墙的保温隔热作用非常好。甘南州多处于高原地带,夏季日照强烈,厚实的夯土墙能隔绝大部分热源,使室内处于温凉的环境。而在冬季,夯土墙又会隔绝大部分冷空气,使室内温度不至于太低(见图5)。
图5 墙体建造示意图
当地传统民居的屋面有两种形式,平屋顶与坡屋顶。平屋顶通常具有3%-4%的排水坡度,用于晾晒粮食、谷物。屋顶外围一周砌砖,起维护作用,同时建外挑排水系统,解决屋面排水问题。双坡屋顶通常坡度较大,但这种屋顶在当地极少。
平屋顶的种类也分为多种形式,一种是搭板房的屋顶,也称“人字形”屋顶。这种屋顶在最上层铺盖代替瓦片的板块,上层板块压住下层板块,为了增强牢固性,板块交界处通常用石板压住。另一种是平面楼顶,在梁上置椽,椽上铺木板,再铺一层刨花或麦草,加强楼顶的防潮效果,然后铺厚度约达0.5m的三合土,将刨花或麦草层压实固定,最上层的屋面板稍薄。这样的屋顶不仅防潮、隔音且保温效果极好,是极适宜甘南地区的民居建造工艺(见图6)。
图6 屋面建造示意图
白龙江流藏族地处高原山地,冬季严寒的气温致使当地民居的门窗建造有一定的限制。建筑一般只在南面与东面开窗,北面与西面基本不开窗,建筑上层开窗,底层不开窗或开天窗以供采光。要保证房间保暖的同时还要考虑采光和通风问题,就要使用各种围合与遮挡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对门窗的建造工艺也有一定的要求。
2.5.1 院门的建造
院门建造的复杂程度与精致程度通常与主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情况有关,门的形制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院门与围墙,院门也几乎完整地体现出藏式风格。院门的尺寸也有一定的标准,一般宽度为1.2m~1.4m,高度为2m,在夯筑墙体时提前留出门洞。门框与墙体之间通常会出现衔接不完整的缝隙,缝隙一般用碎瓦片、碎石块填充。院门为双开门,向内打开,一般为木质结构,各部件之间由榫卯结构连接(见图7)。
图7 院门建造示意图
2.5.2 室内门窗的建造
当地民居室内门的建造比较简单,通常会有装饰性的雕花、彩绘。当地民居通常向室外开窗,大小也由房间的需要而定,窗户上也会有装饰性的彩绘、镂空雕花。传统民居中,窗户是由纸或布做遮挡物,在纸或布上做彩绘,后来由玻璃代替传统的纸或布,但是窗棂和窗框依旧是传统的木质结构。相较纸与布,玻璃窗的采光效果更好(见图8)。
图8 窗户建造示意图
白龙江流域藏族传统民居按照层数和外形可以分为平房、楼房,由于不同房屋的建造工艺与使用功能不同,所以又可将平房、楼房细分许多成种类。
平房按照功能分为住人平房和不住人平房。住人平房通常为起居室、卧室,白龙江流域的住宅通常都是院落式,正房位于中轴线上,耳房布置在正方两侧,形制上比正房低1米左右。平房的屋顶设有排水檐口,分为可上人屋顶与不可上人屋顶,屋顶一般采用搭板房的建造方式。正房房间一般为四间,三间联通作为起居室,单独隔出一间作为里套。耳房为卧室,与正房紧紧相接。除了正房与耳房外还单独建立一间不住人平房,它位于正房与耳房相接的位置做储物间,通常为石砌墙体,起防火作用。
当地藏族的传统楼房一般只有两层,由于地形限制,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分为上高下低式、上低下高式两种。
3.2.1 上高下低式
这类楼房受地形限制,建在坡地上,下层墙体为石墙或土墙,部分地区建砖墙,高度约为2m,做牲畜圈。上层为木质框架结构,也分为正房和耳房,是人的主要活动空间。屋顶与平房屋顶一致,为搭板式建筑。
3.2.2 上低下高式
这类楼房为木结构建筑,上层高度较低,用作储藏室粮食、饲料等,下层为人的主要活动空间,也分为正房和耳房,这类建筑在白龙流域极为盛行。一层房间正房为三间,做起居室,净高在3m以上,中间留出火塘的位置。耳房为卧室,高度略低于正房。耳房上层不做建筑,一般留出屋顶平台,用于晾晒粮食或做娱乐场所(见图9)。
图9 两层民居建造示意图
民居是沉淀了无数前辈智慧的传统技艺展现,传统民居建造技艺是前人留下的不可估价的宝贵财富。在白龙江流域,无论是因地制宜建造的不同民居形式,还是对建筑各个部件的构造技术,无一不体现出匠人的智慧。建筑从选址到选材,再到各部件的加工、连接,最终展现出的民居成果便是最高的价值体现。基于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和民居类型展开分析,在学习传统建造技艺的同时总结出白龙江流域特色的民居形态,以期在传统工艺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引领现代民居建造以及其他建筑活动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