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物达情 托物言志

2021-10-07 05:41徐礼诚刘艳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7期
关键词:红烛

徐礼诚 刘艳

摘要: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收录了《红烛》《致云雀》两首以物为写作对象的现代诗,教学时可依照传统咏物诗的欣赏路径,注意诗歌即物达情、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分析诗歌从物象的哪些特征进行联想和抒情,又是如何将物的特质与人的品质进行关联的,引导学生掌握由物及人的阅读方法,理解诗歌主旨,读懂这一类诗歌。

关键词:红烛 致云雀 即物达情 托物言志

咏物诗一般都会从物象的某个或某几个形象特征着眼进行具体描绘,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诗人具体是从哪些角度去状物的,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同时,咏物诗表面上写物,实际上在构思过程中总暗指人的性情、品格、理想等,渗透着诗人对自我或他人的期许,即由物及人,托外物以言己志。故而阅读这类诗歌,需在诗人对物象的咏叹、评价中体察、探寻其真实心志,理解诗歌主旨。

一、透析物象,细察咏物的角度

《红烛》以红烛为核心意象,共9节,另有一题记。诗歌的十个部分中,首尾均为引语,题记出自李商隐诗,表现了追求理想的坚忍,这是闻一多关于红烛思考的起点。第9节引语出自曾国藩的座右铭,表现了一心奉献的精神,这是诗人思考和联想的终点。

主体部分的8节是围绕红烛展开的观察、联想与抒情,可分为三个角度。第1节为第一个角度“红”,诗人从红烛的外在颜色开始咏叹,将其红色比喻成诗人心的赤诚。第2至4节为第二个角度“烧”,鼓励红烛要为警醒世人、解放社会而不断燃烧。第5至8节为第三个角度“泪”,由其不停地留下蜡油而猜测红烛会因此获得慰藉和快乐,表现了红烛的乐于牺牲、甘于奉献。这种人生境界较之前一部分有了更高的升华。

《致云雀》以云雀为核心意象,共21节,除首尾两节表达对云雀的赞叹和仰慕外,主体部分从飞—鸣—心三个观察、思考的角度描写云雀。

第2至6节为第一个角度“飞”,表现云雀飞鸣时的姿态。云雀的生物特性是飞到一定高度才会鸣叫,雪莱便由此入手,先分三节分别描写它起飞、飞翔、飞远的一系列连贯自由的动作。在云雀的身影逐渐消逝后,可仍旧能听到其歌声。

第7至12节为第二个角度“鸣”,诗人将其鸣声称作乐曲,表现了其啼鸣声的优美。第7节总评其声音美似乐曲。第8至11节分别用诗人的诗韵、少女的情歌、萤火虫的流光、玫瑰的芳菲来类比云雀的歌声。第12节用草地等清新的意象与云雀的啼鸣作对比,突出强调其歌声的优美。

第13至20节为第三个角度“心”,诗人对云雀乐曲般的啼鸣做出评价,探究其声音美妙的根源。第13节提出疑问,流露出渴望了解云雀的真实心绪。第14节将云雀的歌声与人类的合唱、欢歌对比,突出其思想深刻。第15节再度发问,诗人觉察到云雀心有所恋,却不知它眷恋着何方何物。第16至17节赞叹云雀单纯真切,对爱要求得纯粹,对死理解得深刻。第18至19节再次将云雀与人类对比,诗人意识到人类因思虑复杂而始终悲苦。第20节与之前的咏叹照应,赞叹云雀歌声的美妙、精神的丰盈,并由此得出结论:云雀飞鸣的欢快源自其“鄙弃尘土”。

二、体会韵律,感受流动的情绪

回环的章节与错落的结构使两首长诗都具备了音乐的节奏美,吸引读者在流动的韵律中感受诗人情绪的变化。读者伴随着诗人的情绪一起起伏流动,才能获得最真切的阅读体验。

《红烛》的每一节都以“红烛啊!”开始咏叹,呼告手法的运用使得诗人可以直接抒发对红烛的感情,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前2节中的两次设问表现了诗人的犹豫迷惑,他吞吞吐吐地询问红烛,试图理解红烛的生命价值。第3节中的“不误,不误!”斩钉截铁地作出强调,作者似乎突然明白了红烛的天然使命。接着第4节中感情由此沸腾,情绪呈现出由抑而扬的发展。第5节因为红烛流泪而情绪重新回落。第6节诗人再次尝试去理解红烛的困境,当他想到红烛是因为残风侵袭而着急流泪后,心情持续低落。第7节起诗人从更高的生命境界去推测红烛的心态,进而获得了人生的启示,至此诗歌情绪第二次由抑而扬。整首诗在困惑—理解并鼓励—困惑—理解并赞赏的情绪起伏中,逐渐达至健康饱满的状态。

《致云雀》同样具有相似的情绪波动。第1节起诗人即被云雀的欢乐所感染,忍不住怀着欣赏的心情对其赞美。至第7节,诗人沮丧地承认“我们不知,你是什么”,他努力从天地间的人声到物色中寻找能与云雀欢歌相通的物象。可是愈是喜爱,就愈被疏远;愈想亲近,就愈感陌生。

即便诗人调动了过去生活中积累的所有感官经验,也没能重现云雀鸣声的优美,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云雀的进一步了解,这便可见雪莱对云雀的迷恋之深,从而保持了感情的延续。第13节他开始追问,在外在的优美歌声之中,云雀的内心会有“什么甜美的思绪”。这么一想,诗歌便从人格化的角度去理解云雀,也就不自觉地反复将云雀和人类做比较,终而在最后3节诗人认清,人类还达不到云雀那样远离尘土、摆脱混亂现实的纯粹快乐;同时也意识到,即使做不到,也仍苦苦追求,哪怕只能拥有一半云雀“熟知的欢欣”,也将唱出“和谐、炽热的激情”,因此文章结尾处诗人抑郁的心情又为之一振。

三、探究心志,理解诗歌的主旨

《红烛》的同题诗集在国内出版时,闻一多尚寄居美国。大概也正是因为身处异域,这时再去阅读传统的诗歌,回想过往的生活,并感受到西方人对自己的轻蔑,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便更加炽热了。闻一多1910年前往武昌就读高等小学,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年幼的他亲身感受到武昌起义的影响,思想上受到了极大触动。1912年他考取清华,并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承担宣传等工作。1922年,闻一多前往美国留学,见识了异域的发达,更深感祖国的衰败混乱。可以说青少年时期在武昌起义、五四运动等伟大事件中接受的熏陶教育,帮助闻一多牢牢坚守了一心为国的赤子之心。

闻一多在诗中对着燃烧的红烛呐喊:“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这是在剖白自己的心迹,要用燃烧自己的方式使世人警醒。当时他在辗转美国各州学习的同时,加入了爱国学生团体“大江会”,并通过排演戏剧等进步活动团结爱国人士、宣传爱国精神,后又成立“中华戏剧改进社”,试图通过“国剧运动”来振兴中华。

闻一多不仅从外在状态上觉察到红烛燃烧的奉献使命,更深入红烛内心,从它的流泪认识到红烛的这种牺牲是心甘情愿的。因为要创造光明,所以蜡烛要不断燃烧,滴滴红泪持续化为灰烬。作为身先士卒的民主斗士,闻一多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红烛自比,为旧中国的有志青年做出了榜样,也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致云雀》定稿于1820年,雪莱当时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他早年本是沿着其他贵族子弟的成长路线,在伊顿中学、牛津大学接受教育,但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社会现状给了他更深刻的教育。随着他对政府、君主制和基督教的批判日趋激烈,受到的迫害也越发严重,不得不在1818年全家移居意大利。恩格斯称雪莱为“天才的预言家”,因为他在用诗文与罪恶的阶级压迫做斗争,他预见、期盼着工人阶级的奋起反抗。《致云雀》中诗人热情歌颂云雀,与其说他是在歆慕云雀能自由飞翔和欢快鸣唱,倒不如认为他是被飞翔的自由和鸣唱的欢快所打动,在追求着这种自由和欢快。

在《致云雀》的后几节中,诗人从云雀自由、快乐的生活想到人间社会的复杂、悲哀,最后一节更是明确表示,希望云雀将这种自由和欢快教给自己,再由自己传播给全社会的人民。如果在雪莱这一时期的诗歌中去定位《致云雀》的欣赏坐标,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诗人想要学来云雀的乐观精神,为人类社会的自由而不屈斗争。

猜你喜欢
红烛
燃烧生命 悲而不戚
浅谈《红烛》中物与人的融合
一截红烛
缅怀闻一多
千古文章未尽才
蓝姐:红烛不只是用来照明
点燃思政课“红烛”,照亮育新人之路
红烛
风雨红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