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磊
一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表现中国人过年之复杂的电影却并不多,涉及过年的内容大多流于表面。聚焦过年题材本身,将大年初一这天中国人人情世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电影仅此一部:1991年的《过年》。
本片是我国贺岁片的开山之作,由著名导演黄健中执导,众演员群星荟萃:饰演一家之主的李保田,“家母”赵丽蓉,以及六小龄童、葛优、丁嘉丽、梁天等一众儿女儿媳女婿。
电影讲述了程家在农历春节前后经历的一场场喜剧和闹剧,深刻展现出中国人人情伦理的表象和内核的冲突。片中每一个人物都性格鲜活生动,他们的言行汇聚在一起,代表了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整体精神风貌。
故事发生在东北农村。春节将近,在外打工一年的老程兴高采烈地乘雪橇回家。他的老伴儿在市集采办年货,手帕包钱,鼠来宝,扭秧歌,踩高跷等细节描绘让人身临其境。
除夕夜,子女都没回家,只有老两口坐炕上吃年夜饭。对着满桌酒菜,屋外烟花爆竹此起彼伏,二老孤零零地对饮。老程说:“不回来就不回来,去年回来怎么了,差点儿没弄出人命来,就咱们俩也能过个热闹年。”说完一饮而尽,“痛快,都不回来才痛快!”然后,老程从腰里掏出一年所得(8000元),对老伴儿说,“都归你。”
炕头墙上挂着全家福照片,照片里一家三代人满脸堆笑,其乐融融,和炕上孤凉的年夜饭形成鲜明对比。加上老程的一番话,程家埋藏的尖锐矛盾和复杂关系呼之欲出。
过年最重要的节目是“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坐满一桌,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在农业社会,家长子女不分家,吃团圆饭不难。在商品经济时代,子女分家,各奔东西,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就不容易了。
1990年,改革开放已进行了12年。国家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一年前,柏林墙被推倒。一年后,苏联将解体。当时的世界政治形势波谲云诡,旧的社会价值观受到冲击,新的价值观正在形成。这年元旦,《人民日报》在庆祝新年的社论中写道:“只要保持稳定,即使是平平稳稳地发展几十年,中国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家国同构”,不仅国家以稳定为首要任务,治家也一样。然而,治家的难度也许并不亚于治国。
二
大年初一这天,第一个回家拜年的是二儿子程远。他是在校研究生,带着女朋友一起到来。女友是高干子弟,家境优越,进屋后,与程家的土房子格格不入。程远进屋不久就向母亲说明来意,希望父亲出资赞助他寒假之后的社会调查。程远女朋友代为说明后,老程很生气,丢下一句话摔门而去,“研究生,你研究研究,我这把老骨头还有哪个零件能卖钱,卸吧!”
老两口上街看节目,偶遇大儿子一家三口。老程宠爱长孙,他的大儿媳却不让儿子和公婆亲近——典型的中国式婆媳矛盾。大儿子是一名教师,性情温和,平日里什么都听媳妇的。六小龄童演技了得,“齐天大圣”变受气包,毫不违和。
接着出场的是大女儿和大女婿。大女儿性格软弱,和大哥相似。她的丈夫贪财好色,阴险狡诈,不仅沾花惹草,还家暴妻子,甚至强迫妻子流产。夫妻两人在探亲半路遇到程远和他的女朋友,大女婿對程远的女朋友垂涎三尺,紧握着女孩的手不松,猥琐不堪。
程家小儿子程勇是一个玩世不恭的无业青年,平时吃喝玩乐,花钱大手大脚。大年初一这天,他和女朋友看了一夜电影,被影院职员叫醒赶走。从电影院出来,他们打车回家,一到家就补觉。两个年轻人还没结婚,在父母家同房睡。老程气愤地去敲门,又和小儿子起了争执。
听说二女儿和二女婿要来拜年,老程也不高兴。二女儿当年不顾他的反对,与后来的丈夫“私奔”,败坏程家门风,老程耿耿于怀。他向大女婿打探二女婿,大女婿出于妒忌,借机造谣,中伤连襟。
二女婿是建筑队的包工头,他强壮,勤恳,为人厚道,重情义。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勤奋成为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之一。
至此,一家人到齐了,众人在屋外和二女婿寒暄——除了固执的老程。他独自在屋里,不肯接待二女婿。最后,在一家人的劝说下,老程不情愿地接受了二女婿。一家人在客厅拍了一张全家福,欢喜的气氛到达顶峰。故事从这里开始走下坡路,象征着中国传统家庭在商品经济社会开始分崩离析。
三
老程质问二女婿积累财富的途径,问:“国营职工这么干不犯毛病?”二女婿说:“我凭力气挣钱,犯什么毛病?”老程说:“别看现在不犯病,政策一变就要命,你琢磨琢磨。”
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们对未来个人发展方向还有担忧,犹豫不决。政策会不会变,这样干能不能行,还不大摸得准。二女婿和老程的对话在当年是对时代的叩问,极具现实意义。
一家人准备酒菜期间,矛盾也在酝酿。
饭桌上,大儿子,二女婿先后说祝酒词,到了二儿子,气氛急转直下。二儿子此次带着女朋友回家过年,是希望父亲为自己的婚事出钱。他拿出“募捐箱”后,在座的同辈人纷纷夹菜倒酒,不理不睬。接着小儿子站起说祝酒词,向父亲借钱。接着两兄弟彼此冷嘲热讽,起了口角,矛盾爆发。老程寒心之余端出那捆成8扎的8000元——最后一道菜。众人默然。
这时,大女婿外遇的母亲找上门,求他放过自己的女儿。大女儿见状悲愤地跑进卧房,埋头痛哭。二儿子为大姐出头,和姐夫在雪地上扭打……
大儿子醉酒后压抑多年的情绪爆发,第一次动手打了妻子。妻子歇斯底里发作,砸碗,摔盘,掀桌子。几个小时前还一派喜庆的家一时间鸡飞狗跳……
第二天,大雪覆盖了昨晚打斗的痕迹,也再次掩埋了程家的矛盾。老程没有把钱留给子女,由他们自己去面对自己的困境。他带着老伴儿,乘着雪橇,离开“破败”的新房子去旅行,享受生活。
《过年》中刻画了8个主要人物,覆盖了大部分中国人的众生相。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美好和丑陋,真诚和虚伪,融合在一起,就是中国人人情伦理文化的真实写照。
影片讲述的看似是情,实则是钱。中国有句古话:“君子耻于言利。”又有古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于是造就了许多伪君子。
大儿子虽然老实,但大儿媳钻营,势利。大女儿性格软弱,但大女婿狡猾,好色,道德败坏。二儿子游手好闲,一味地啃老。小儿子自私,不懂心疼父亲的血汗钱。电影中只有起初看似最不肖的二女儿和二女婿堂堂正正,敬重父母,照顾一家老小。团圆饭的饭桌成了利益交换和算人情账的场所。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20世纪90年代初,部分人初尝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先富了起来,阶层分化之势渐起,其他人开始浮躁,焦虑。他们为了争利,不惜撕破脸皮,斯文扫地。一家人都可以大打出手,何况是社会中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影片不仅批判了中国人情伦理虚伪的一面,也在叩问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是否也在摧毁中国人情伦理中闪光的那一部分。人们在追求富裕、幸福的道路上,付出的代价是否过于高昂?
过年是一个放大镜。快乐的事更快乐,痛苦的人更痛苦。人总是希望在这一天更快乐,现实却是“不如意十之八九”。2020年是载入史册的一年。全人类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国虽然在新冠疫情中表现优异,但也受到了巨大的创痛。今年这个年坎儿对许多人来说不好迈过去。不过,在2020年,我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情伦理社会的凝聚力。让每一个同胞都过上一个好年,是全国人民一致的心愿。
加油中国!牛年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