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专业三维模型制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2021-10-04 02:33方慧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方慧

摘要:三维模型制作课程是运用三维动画软件进行三维模型创建,属于软件技术类课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此课程中,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武汉传媒学院动画专业三维模型制作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入手,以课程思政元素与三维模型创建技术的融合为阐述对象,介绍三维模型制作课程的改革背景、改革难点及改革实施过程。

关键词:三维模型制作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92-002

一、课程改革背景及课程概述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纲要中提出,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的认识历程在几十年前就被提出,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其目的是对思政课程的补充,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真正做到育德树人。

课程思政指的是将专业知识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拓展专业知识点内容。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达到和提升立德树人效果。最终的目标是在授课环节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结合,能够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政治素养的优秀人才。

动画专业隶属于戏剧与影视学,动画具有社会宣传功能。所以在动画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中需要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宣传,是动画专业课程必须完成的任务和义务。同时动画行业中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的人才。所以在动画专业课中,结合课程思政,将学生在思政课程中缺失的部分弥补过来,在课程的学习中完成自我思想、道德、专业等方面的提升。同时,动画专业整体课程的设置,满足动画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三维模型制作作为动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开设在本科动画专业大三下学期。该课程是动画专业学生学习三维动画的第一门课程,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造型能力,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灵活使用三维软件,通过角色、场景和道具设计草图,完成模型的创建及创作。

二、课程思政改革的难点

将课程思政融入三维模型制作课程时出现的难点如下:

首先,学生的人文素养低。由于受到日本动漫的影响,我校动画专业学生的审美比较单一,大部分设计出的场景和角色设计稿,以日式漫画风格为主,缺少本土特色和本土文化。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三维模型是依据于场景和角色设计稿完成制作的,所以在此情况下,学生的三维模型效果缺少中国特色,整体模型效果同质化严重。

其次,本课程实践性强,基本是以案例教学、项目植入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在课程设置上是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精选案例,录制微课视频。所选择的是从技术上能将知识点融合的案例,缺少思政元素。之后在此基础上,以项目的制作为主线,完成项目中的模型部分。所以,现在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本课程中,教师的授课内容的选取,授课方式的调整成为了一个难点。

然后,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平常教学工作中,要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很难。在思政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觉得整体的思政课程枯燥,有的学生甚至不愿意上思政课。所以,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三维模型制作课程中后,学生在专业课程授课环节中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觉得压制了自己的创作空间,对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所束缚。

最后,三维模型制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动画专业课程,机房授课,总共64学时。但是本课程授课时,学生没有任何的三维动画制作基础。在本门课程中除了三维模型制作,还需要在课程中讲解三维动画软件的运用及整体的三维动画制作流程。所以在课程的实施环节,真正能够教授学生进行三维模型制作的学时少于64学时。在课时少的情况下,同时还需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本课程中,也有一定的难度。

三、改革措施

基于以上改革难点,在本课程授课环节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合理地将三维模型制作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一)增强教师育人意识,强化育人能力

在专业课程中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关键是教师。教师需要增强自身育人意识,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人素质,这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需要教师时刻关心时事政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并且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三维模型制作课程改革中,挖掘本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在授课环节中将三维模型制作技能与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加强育人效果。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在课程中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例如在本次课程的第三章节创意角色和场景模型制作案例中,讲解项目需求时,学生对于具有中国元素的要求不理解,或者理解很片面。现在正值北京2022年冬奥会宣传中,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推荐学生选择冬奥会火炬、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作为拟人化角色,据此构建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宣传IP角色模型制作。故事情节可以是各个拟人化角色对于比赛赛事的讲解,也可以是本届冬奥会宣传片。

(二)调整教学内容,精选课程案例,使之与课程思政元素相融合

在三维模型制作课程开课前,首先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之后构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并对授课对象进行分析。在原有的教学框架中,调整课程案例,将课程思政元素和教学知识点融合,在学生学习三维模型创作技能的同时,潜意识地将课程思政内容吸收。

例如三维模型制作课程第二章节中,需要学生掌握多边形建模技能。该建模技能主要是要学生掌握多边形建模的挤压命令、内部挤压命令、循环/路径切割命令、线性切割命令、桥接命令、封闭多边形孔洞命令、焊接命令、优化命令等。所以依据教学内容知识点,在课程案例的选择上选取了防-1式手榴弹模型创建。在授课前收集我国国产手榴弹历史,在课上建模前讲解国产手榴弹历史及不同时期国产手榴弹的结构构造特点等内容,以此补充学生对我国军工业发展历史,加強学生对我国是军事大国的认知及自豪感。然后再使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依据参考图,完成防-1式手榴弹模型创建。在学生模型制作过程中,讲解多边形建模的核心知识点。

(三)项目植入教学法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元素

在三维模型制作课程中,除采用案例教学法外,还采用了项目植入教学法。项目主题由教师确定,此项目可以是商业项目也可以是虚拟项目。

在本课程中,第三章节内容是进行创意角色和场景模型制作。该角色和场景模型创建以一个项目的形式对学生发布,然后学生自行组队。所创建的角色和场景必须包含或体现中国元素。学生先自行组队,然后在超星学习通中完成分组,之后每个小组提交主题。学生提交的方案涉及范围广泛,有宫廷糕点、节气食材、武侠角色、远古神兽等,在中国元素基础上拟人化角色,完成创意角色和与之匹配的场景构思,并运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完成角色和场景模型创建。此项目不光是三维模型技术的实现,同时也包括角色和场景设定。创意角色和场景必须依附于剧本,所以整个团队需要合力完成剧本的构思。学生结合前期调研内容,抽离出核心的中国元素,拟人化角色设定和场景造型设定,之后通过三维模型制作技术完成整个项目的制作。而且同组成员需要保持整体风格的统一,这就需要同组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学生能够掌握三维模型制作技能,而且能深刻了解和熟悉对应主题的历史、文化等内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学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拓展学生思路,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当下大学生的人文意识欠缺,三维模型制作课程实践性质强,所以在课程的授课环节中,不能只停留在三维模型创建的技术层面,而应该与艺术性、人文性相融合。

所以在本课程的第三章节,创作具有中国元素的创意角色和场景。在项目开始之初,学生对于中国元素了解很狭隘,认为古代的元素才属于中国元素。但是这种思路是很片面的。现代也是具有中国元素的。比如制作北京2022年冬奥会IP创意角色,此赛事是中国参与实施的大型体育赛事,所以在角色设计上,只要能体现本届特色,就可以是具有中国元素的创意角色设计。拓展思路后,学生根据项目主题完成前期调查,在前期调查中推荐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比如做端午民俗项目的学生,推荐学生查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端午民俗资料,对比各个地域不同的端午民俗,在此基础上完成创意角色和场景的设定与制作。在学生进行项目前期资料调研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创作空间被扩大。

(五)实施“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果

三維模型制作课程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学生在线下完成课程知识点学习,课上进行项目策划说明及制作。这样的课程安排,一方面解决了课时不够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依据项目进行前期调查的时间增多,参与度、活跃度提高,整体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升。而且在课上可以和学生进行前期方面的沟通,项目所涉及的课程思政元素能“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课程中。

四、结语

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入三维模型制作课程,在教学中挖掘与动画造型相关特色元素,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创作,在创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元素,提高三维模型制作技能和思想道德素养。从课程最终效果看,整体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较好。

本文系2019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微课+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下的三维影视后期特效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项目编号:19G115

参考文献:

[1]童艳.“泛动画”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文艺,2020,(22):187-188

[2]苟劲松,谭书晴.动画角色设计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探索与实践——设计浙江历史文化名人动画角色形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8):58-60

[3]杨冬梅.二维动画技术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教学的创新思考[J]现代交际,2020,(09):41-42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