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晶
2013年的夏天,我有幸遇见了年少时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也是我的高中班主任——周锐武老師,乳名“八乃”(后来,我们或喊他“八乃”,或称他“老班”)。他个子不高,中等身材,一年四季都剪着“古板”的寸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爽朗”的哈哈大笑。
高一,可以说是“斗智斗勇”的一年。在一个月的熟识后,我们渐渐露出本性,也不断地试探挑战着“八乃”的底线。上课睡觉,逃课旷课,甚至公然顶撞老师。我们自以为是的小聪明,都逃不过老班的“法眼”。他的管理“手段”相当高明,那时班上出现了“间谍”帮助他监督班级的情况。而今我也站上了三尺讲台,才明白“间谍”的真正名字是“安全信息员”及它的重要作用。经历两个月左右的整顿,我们班走上了正轨,班风学风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趋势。
高三这一年,班上学习氛围也愈发强烈,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备战高考,这一年也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我们是文科班,文化基础较好;但又特殊,一半文化生,一半艺术生。高三这一年,我们从一个班分成了两个小班。
为了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缓解冲刺高考的压力,老班经常与我们打成一片,找我们谈心,鼓励大家并帮我们解决困惑。我印象最深的是老班做的“信心包”,既好吃又让人特别感动。那是2016年2月的一个晚上,我们正在教室认真地刷题学习,老班端着一个大铁盘,走进来。“来,吃包子。”他笑呵呵地说。顿时我们放下手头的笔,纷纷跑过去“抢”包子。其实我们都知道,老班不会炒菜,更不会做包子,后来翻看老班的QQ空间,才得知,为了我们他失败了多次才学会做包子。这不是包子,是他对我们的爱。
高考前一天晚上,走在校园的路灯下,我怯生生问老班,“会不会考不上啊?”老班轻轻地说道:“你是八乃的学生哦,汗水不会白流的!”最终,我们也在高考中打了一场漂亮仗,有考上中南大学的,有考上安徽大学的,有考上上海理工大学的,我也考上了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