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 李青 李发明
今年56岁的刘石生,对当年在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中学教书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时候学校条件艰苦,没有大门,校舍是低矮的土砖房,窗户靠糊上厚纸壳遮风挡雨。一边教学还要一边支农,日子虽然清苦但却充实,从那时候起,我就已经离不开回龙圩的山山水水了!”
9月14日,当刘石生回忆这些往事时,眼角泛红,眼神中却流露着坚定的幸福。回龙圩管理区中学地处永州最南部山区,交通不便,作为外地人的刘石生却在这里一干就是32年。
1989年,刘石生从零陵师专毕业分配到回龙圩管理区中学。
当时的回龙圩是一个国营农场,学生都是农场职工的子弟。每到农忙季节,学校老师必须在教学之余利用休息日支农。“我支农时割过禾、插过田、采过茶,也挑着粪桶种过菜,还到工厂帮过工。”刘石生说。
曾經有一段时间国有农场效益严重下滑,每个教师只能发200斤谷子和100元生活费作工资,面对这个现状,老师们纷纷离职下海。“我也动摇过,但是一想,山里的孩子要是没老师教,他们就要苦一辈子。”为此,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留在这偏远的大山脚下。
1993年的春季,开学已经3天了,班上学生蒋光学一直没来报到,那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刘石生心急如焚。放学后,他匆忙骑上自行车赶往10多公里外的蒋光学家中。
原来,蒋光学家有兄弟姐妹五个,他是老大,母亲体弱多病,全家靠父亲一人务农支撑生活,父亲决定让他辍学打工。了解到这个情况,刘石生心里五味杂陈,既为贫穷叹息,更为少年的不幸揪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绝不能让他辍学!
刘石生当即劝说:“光学,你明天就去上学,学费的事我来想办法!”当年工资不高,刘石生省吃俭用替他交了学费。在回校的路上,因道路难行,刘石生连人带车翻下十多米的深沟,手脚被乱石划破,鲜血直流,还断了两根肋骨,至今腰背上都留有印记。
在刘石生的资助下,蒋光学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去了广东创业,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虽然我的生活也很艰难,但凭我的微薄之力,能帮助哪怕一个学生,我都要做。”刘石生说。
上世纪90年代的回龙圩,农场党委针对当年农场职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号召中小学老师自愿下乡扫盲。刘石生主动响应党委号召,到各村各户进行扫盲,教农民识字,教男主人记账,教小孩学讲普通话。32年来,回龙圩这片土地上,每一个村落,都留了刘石生的足印。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将更加坚定我的步伐,不忘初心、践行使命,为乡村的教育事业贡献毕生心血!”刘石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