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 周国华 肖大松
9月8日上午11点刚过,隆回县罗洪镇中心小学的厨房里就飘出了香味。肥肉煸出油后,一大盆蔬菜紧跟着下了锅。两个阿姨拿着锅铲,在直径1米多的大锅里翻炒。2个小时之后,该校学生将享用两荤一素一汤的营养午餐。
隆回县教育局勤工俭学服务中心主任谭宗厚说起这顿午饭颇为自豪:2012年,“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之初,隆回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孩子们发放面包、牛奶加餐;但学生上学路途远,中午在校就餐问题长期以来未能有效解决,结合这一实际情况,隆回提出“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将国家补助的4元做成午餐,顿顿有肉、荤素搭配。
一顿满含温度和爱意的午餐,既让孩子们“舌尖”更安全、身体更健康,也为不少经济困难家庭减轻了负担。10年来,隆回县“营养改善计划”年受益学生12万余名。
材料新鲜看得见
营养餐是不能办砸的教育大事。“吃好,才能学好。”隆回县委、县政府不遗余力摸索创新,把落实营养餐这件实事办实、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谭宗厚介绍,随着学生家长“改变营养餐供餐模式、实现由冷餐向热餐转变”等呼声越来越高,2018年以来,隆回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多次赴外省学习考察,参照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启动了全县学生营养餐供餐模式和食堂改革工作——具备开餐条件的学校,实行食堂用餐模式。并通过政府公開招投标,确定了两家配餐企业,为学校统一配送食材。
从2020年4月7日开始,凌晨三四点,38台配送车辆从县城出发,在各乡镇穿梭而行配送食材。营养餐从“加餐”变为“正餐”,首批175所试点学校开餐率不断增加。
“每天早上5点多,新鲜食材就配送过来了。农残快检报告、质量检验报告等证明一应俱全。”隆回县三阁司镇中学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江永红表示,食材由有资质的企业统一配送,他不必一 一筛选供货商,也少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
记者了解到,两家配餐企业与当地合作社建立了1500亩的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示范基地,从田间地头搬运到学生餐桌,食材新鲜看得见。
营养可口食欲浓
9月9日上午11点半,正值南岳庙小学大课间时间。食堂内,土豆烧肉丸、花菜炒肉、炝炒白菜已经端上餐桌,按班级分好,3名工友师傅正在准备冬瓜汤。飘散的香味吸引了不少孩子来到食堂门口围观。
“我妈妈做的土豆烧肉很好吃,我今天要多吃一碗饭。”其中一名一年级孩子,是工友乔百英的女儿。今年春季学期,通过县里统一培训、体检合格后,乔百英来到学校掌勺。现在,既能照顾女儿,又能用精湛的厨艺打开孩子们的味蕾,她很开心。
该校校长卿光好介绍,这个学期,学校共有527名学生,根据学生意愿,469名学生选择食堂供餐,58名学生选择继续享用“牛奶+X”的供餐模式。
“国家补助4元,自己只需要出3元,就能吃到菜品齐全的中餐,划算又安心。”这是家长们的心声。“色泽鲜艳、口味好。学校伙食不比城区学校差。”当日陪餐教师宁丽萍如此评价道。
记者走访隆回县多所学校发现,“吃好”“好吃”已经成为了学生评价食堂生活的热词。不少家长反馈:“孩子们在学校吃得开心,不仅个头长高了,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也有了明显改变。”
采访期间,有几所学校校长不约而同提到,为了让国家补助的这4元全部都吃到学生嘴里,其他如人工、食堂建设等费用,全部由县财政补贴。2020年,县财政解决学生营养餐工友工资补助552万元、陪餐教师生活费685万元。对于隆回这样经济欠发达县城,做到这样颇为不易。
多方监管放宽心
“配餐企业专门请了专业营养师,合理搭配饮食。”9月10日上午9点,隆回县教育局勤工俭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彭少国正在审核企业报送的学生菜谱,细化到早中晚餐的菜品、材料、数量、单价、金额。“每周菜谱带量带价都需提前上报,审核通过之后在学校公开张贴,接受社会监督。”彭少国告诉记者。
营养餐试点学校点多、线长、面广。流程规范,容不得半点马虎。隆回县逐步构筑起了多方监管屏障,全方位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彭少国拿出手机,点开“智慧隆回”视频监控中心,配餐企业操作间、学校食堂操作间,工人们的操作实况一目了然。在科技的加持下,营养午餐从种植养殖、采购、配送到加工制作的整个链条都处于监管之下。
除此之外,各学校还成立了膳食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食材质量、环境卫生以及学生文明就餐情况。同时,隆回还严守资金安全底线,实行专户管理,做到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有效支撑。农村孩子的身体素质越好,农村教育的后盾越牢。”隆回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向华说,接下来,该县将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让更多孩子吃上热乎的营养餐,让农村义务教育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