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线平
[摘 要] 贫困地区学生厌学症与知识陌生感有关。对贫困地区学生来说,知识是在隔离条件下形成的,与生活距离太远,知识前景和知识应用也都是陌生的。地方性知识传授对于贫困地区学生厌学症的治愈至关重要。它能成为学生接受普遍知识的中介和条件,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传授地方性知识,一是挖掘地方性知识的正面功能。二是将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知识融合。三是繁荣发展地方性知识,使地方性知识传授课堂化。
[关键词] 厌学症;地方知识;普遍知识
最近,一位挂职贫困地区副县长的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记录贫困地区辍学现象,引起媒体关注。春节过后刚开学的这一个月,是贫困县分管教育的公务员们最繁忙疲惫的时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控辍保学”和新学期未报到学生的“劝返”工作。初二是辍学的高峰期,初一还比较新鲜,初三再忍几个月就能拿到毕业证,只有初二,难度加大,外面诱惑也加大。特别是春节期间,这是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过年比较集中的一个时间节点,孩子们与年龄相仿青年的频密接触,看到他们新更换的手机、新添置的游戏装备,抑或“衣锦还乡”的一袭新衣,难免心猿意马。战略定力稍有闪失,一个寒假不见,人就可能被“拐”出去打工了。
一、贫困地区学生厌学症的成因
据媒体报道,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生厌学主要是普通话学习滞后,影响后续学习兴趣。父母外出务工,学生的成长只能采取以祖辈隔代监护的方式。少数民族老年人本身就几乎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文化程度不高、普通话沟通存在障碍,对小孩子普通话的习得无能为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儿童在一二年级普遍都在补普通话这一课,真正的小学教育,往往要随之滞后一到两年。学习滞后会逐年磨损学习探索的兴趣和动力,产生厌学情绪。师资队伍中来自外地的教师人数就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有的地方能达到70%左右。把普通话的学习推迟到了小学,而外来教师又不通本地语言,必然进一步加剧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学習滞后状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后,外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扎根当地的热情也会受挫。师资的不稳定再反作用于学生的不稳定,“厌学症”乃至辍学风险就有增无减了。
普通话学习滞后与知识陌生感有关。平时说的都是方言,从普通话角度,很多方言发音存在先天缺陷。如果没有到位的知识传授,学会普通话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因为将来好与外界沟通。不能与外界沟通,既学不到知识,也利用不了外界一些好的技术。对贫困地区来说,普通话作为一种知识,意味着要摒弃原先的发音,如果不能恰到好处分开,方言与普通话学习会相互干扰。即使一种学有所成的大人在外面工作依然会受到两种语言相互干扰影响。在方言环境下学好普通话,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恰到好处的中介将两种语言联系起来,是很难做到的。不只普通话学习如此,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都是如此。现在普遍存在的状况是,知识传授以适合城市孩子的方式进行。贫困地区缺乏地方性的知识总结和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充满陌生感。一旦某个环节没学好,后面很难跟上,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对学习产生厌倦,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传授的知识距离生活太远。传授过程中,又没有很好的中介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不能从生活中找到所学知识对应的东西,单纯去死记硬背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自然没有。
不只是普通话离他们很远,知识前景也离他们很远。知识前景往往是一些与贫困地区学生认知有较大差距的人物和事例。这些人物和事例都高高在上,他们只可远观,不能近视。知识为国家社会服务,很多时候,知识前景越高大上越好,特别是国家正全力追赶外在目标时。但不可否认,知识是普遍服务于社会的,它不仅服务于国家的外在目标,也服务于国家内在目标。不仅服务于经济发展,也服务于文化发展。不仅服务于社会整体利益,也服务于地方及个体利益。如果有一些离他们很近的人和事,与知识学习相关,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自然提高。但不幸的是,知识在谋求现代化过程中,贫困落后地区往往是知识改造的对象,他们所处的一切要被改造,追求的目标是现代化城市生活。这种生活是贫困地区孩子所向往的,也是他们陌生的。有时因为陌生而向往。向往是一回事,切实达致这种向往的知识学习是另一回事。当向往的事物与知识学习很难产生实际的联系时,并且,知识总对现实有一种排斥感时,陌生的向往变得非常艰难且不切实际,他们就会对达致这种生活的知识产生厌倦感。
知识应用也离他们很远。在现代化过程中,知识应用往往也是高大上的,与贫困也搭不上边。贫困地区缺少条件去推动现代知识的应用。例如,城市学生有很多参观学习的机会,贫困地区学生缺少这样的机会。城市学生有很多实验操作的机会,贫困地区学生缺少这些机会。按理说,知识是普遍的,其应用也是普遍的,即使贫困地区,知识照样可以应用,只是缺少好的教学去推动相关知识应用。对贫困地区学校来说,要建造现代化的实验设备,配备像城市一样的知识观察条件,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并不意味着,贫困地区不可以将知识应用于当地现有的条件上。常说,贫困地区改造需要有知识,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应用,让知识更贴近现实,学生才会更好地接近知识、掌握知识,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否则,学的都是一些书本上的知识,现实中找不到相关的应用。对学生来说,久而久之,对知识也缺乏兴趣,产生厌学症是必然的。
二、地方性知识的特点
根据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知识产生与实验所构造的环境密切相关,所谓知识,实际是实验条件隔离的结果。现实中学习某种知识,离不开中介所起作用。知识独立于人的生活方式,但要与人的生活方式发生联系,则必须要有一些中介起作用。对一个地区的人来说,他们有相同的文化,他们的联系基于同样的行为方式。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理解彼此。但对于依靠知识联结的不同地方的人来说,知识需要通过转译才能被不同地方的人理解。因此,从宏观角度看,社会是由人作用于不同对象所构造的网络。作用于不同对象,人与人之间有相同经验,也有不同经验。相同经验可以沟通,不同经验则无法沟通。强制性地将一种知识应用于完全没有共同经验的工我或他人,会形成知识压制、技术异化现象。对贫困地区孩子来说,要让他们接受相对陌生的知识,将知识强加于他是不行的,需要有地方性知识作为中介。地方性知识构成他们生活环境,他们熟悉这些地方性知识,也是他们的行为方式,从中他们容易找到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将地方知识与义务教育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对于治理贫困地区学生厌学症至关重要。
地方知识并不是区别于普遍知识的另一套体系,它与普遍知识具有形式化联结。普遍性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形式化推导,例如,数学知识、逻辑知识等,另一种是经验联结,也即将地方性知识衍化成普遍知识,或者是普遍知识的地方应用。例如,人们观察天象,从中找到一些普遍规律。这与现代天文学有相同之外。两种知识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历史知识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它的方法和研究模式具有普遍形式。地方性历史知识也是构成更大区域历史的一部分。这两种普遍知识学习,对贫困地区孩子学习都具有陌生感。从形式化知识来看,知识载体以城市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见多,或者他们可以随手接触到的。农村学生往往对这些事例较陌生。数学中很多具体形状举例,对农村孩子来说,往往较陌生。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地方性知识充满了谬误和迷信,如果缺少恰当的中介的话,很难将它们与真正的普遍知识联系起来。学生们往往在普遍知识学习与地方生活习俗之间矛盾纠结。有时,将人误导的地方知识在生活中更管用,这是厌学症的另一个原因。
地方性(local)知识是文化人类学者吉尔兹提出的概念,他专门有一本专著《地方性知识》,吉尔兹指出,他在《地方性知识》一书中所要做的恰与“对理解的理解”(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s),即现在通常被称之为阐释学的这种尝试相吻合。这也就是说,吉尔兹所从事的阐释人类学是一种包含双重理解的阐释,第一重理解是当地人对于他们自己的经历的理解,第二重理解则是观察者通过“深度描写”(thick description)研究当地人的语言和行为,进而理解当地人那一借助其理解而显现出来的意义世界。对知识学习来说,教授者有一种视角,学习者有另一种视角。没有对“理解的理解”,很难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在外界看来再好的老师,没有结合贫困地区孩子理解,很难在当地教好学生。当地孩子对事物的理解方式,蕴含在地方性知识之中。
在《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一文中,吉尔兹在描述中所达到的对于多种法律过程的体认,正是“对理解的理解”的一个成果。法律一旦被建构成一个需要加以阐释的意义体,那么对法律的体认必然一方面与当地人对它的理解有关,另一方面则与观察者所进行的理解活动有关;简言之,这两种理解都影响着最终所达到的阐释结果。
在传统的理解中,地方知识是摒弃的对象,它要归并到普遍知识上来。而实际上,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具有相通的地方。地方性知识首先是知识,它具有普遍形式,也具有推导过程,尽管这些形式和推导过程有时是模糊的。如果将知识细化,则它与普遍知识可以相互沟通。现在很多地方性知识没有挖掘出它的普遍形式的一面,纯粹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习惯存在。它与普遍知识的相关性就弱了很多。其次地方知识的经验性与普遍知识也有相通的地方。地方知识具有地方性特色,这些特色蕴含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凡是关涉到人的基本需求的地方,总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地方特色,意味着地方上的人们普遍以知识所赋予的方式行为,它普遍地存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除此之外,对于孩子来说,地方知识学习更能展现知识前景,使他们保持对知识学习的热情。孩子熟悉的是身边掌握知识的人,这些人因为掌握更多的地方知识而受人尊敬。对孩子来说,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有一种持续的吸引力。
地方性知识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文化知识,二是实用性知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文化知识表现为一些传说、故事、道德教诲等。实用性知识表现为一些具体应用的技术性知识,包括吃穿住行方面的一些实用性技巧。实用性知识有两个层面的具体应用,一是社会层面的,如修路筑坝,二是身体层面的,如建房、裁缝、烹饪等。
三、设置地方性知识课堂,提升學生学习兴趣
目前,地方知识正不断萎缩。一是外部城市化冲击。地方性知识是与大的环境一起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知识形态。随着技术变革带来的城市化发展,传统社会形态不断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地方性知识也在不断萎缩。贫困地区的农村虽然离城市较远,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已深入农村。二是普遍知识冲击。与城市化过程同步的是,现代知识体系不断占据原有的社会空间。很多地方知识本来可以从中挖掘出普遍知识形式,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工作,使得地方性知识被排除在现代知识体系之外。很多地方性知识被当作一种陋习,在传播体系中被打击、剔除。三是人口减少。知识传播需要一定的人口条件,随着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地方知识缺少必要条件。很多地方性知识随着老人离世而丢失。
对贫困地区来说,地方性知识传授不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而且有赋予生存意义,缓解社会冲突(贫富差距、知识差距冲突),建设美丽乡村的功能。地方性是一种稳定的知识形态,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当地人不但依靠这些知识生产、生活,而且从中形成了一套生存价值体系。当个体受到外部冲击时,这存在生存价值体系维系着人的生存意义。人的很多外部努力也源于这一最初的生存价值体系。就当地而言,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带来差距。这套生存价值体系可以缓和由于差距而带来的冲突。一方面,缓和人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引导着社会差距朝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地方知识所蕴含的价值不仅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生存方式形成人与自然的长久和平共处,对于治理现代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借鉴意义。建设美丽乡村,地方性知识不可缺席。
通过传授地方知识,缓解贫困地区学生厌学症,当前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一是挖掘地方知识的正面功能。不可否认,地方知识作为一种传统知识,与现代生活方式、现代知识体系存在很多冲突的地方,甚至一些地方知识有明显的错误。但同时,地方知识也有许多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能发挥作用的因素。作为一种人的生存知识,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都有某种延续性。挖掘好的地方知识,或者地方知识好的方面,需要将现有的地方知识分类、分解、排序。有完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有部分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有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通过分类、分解、排序,可以确定地方知识的保存价值及传授方式。
二是将地方知识与现代知识融合。地方知识与现代知识融合,主要在于知识形式方面和知识内容方面。知识形式上,要将地方知识形式化,换句话说,要将地方知识以现代知识形式解释清楚。传统上,地方知识注重具体的操作层面。从知识内容上,很多传统知识可以运用到现代技术体系中,尽管它所占的比重和起的作用越来越小。要避免以现代技术完全取代传统知识的情况,传统知识更注重仪式化,现代技术体系要有传统仪式,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的农村贫困地区。
三是繁荣发展地方知识,将地方知识传授课堂化。通过各种方式,将地方知识保存并延续下去。地方知识进课堂,可以缓解当地学生的厌学症,同时,也是一种繁荣发展地方知识的方式。地方知识进课堂,除需要对地方知识进行分类、分解、排序之外,还需要特别的支持,例如,将编写地方知识教材。编写地方教材,可以知识形式化的方式进行,融入现代知识体系之中,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一并传授。还可以非形式化的方式进行,单独编写某种地方知识教材。地方知识传授需要特别的教师队伍,可以是一些专门的教师,也可以邀请社会上地方知识比较丰富的老人。教师上岗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要让地方知识进课堂正规化,还需要考试要求。既需要安排地方知识考试,还需要协调地方知识考试与其他课目考试的协调。对于贫困地区农村来说,升学要提升地方考试要求,相对降低其他课目的考试要求。
参考文献:
[1]曹东勃.上学不如“混社会”?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N].新京报,2019-03-31.
[2]诺·拉图尔,史蒂夫·伍尔加.实验室生活: 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M].张伯霖,刁小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3]安梅琴.高校教育中如何加强地方性知识的传授[J].课程教育研究,2017(8).
(责任编辑: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