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特点是风险大、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系统管控难。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担负着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一线防控任务。因此,探索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问题,顺应了治理重心下沉、预防关口前移的客观趋势。现阶段,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面临着职能不明晰、意识淡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以及动员能力弱化等现实困境,应从党建引领、协同治理、健康社区、数字技术、减负增效等方面入手,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关 键 词: 社区; 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应急管理; 基层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21)09-0060-08
收稿日期:2021-03-23
作者简介:逯惠艳,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危机管理、政府效率与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重大疫情视角下吉林省基层社区的角色定位及应急能力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B07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大目标之一,是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在应急管理、防疫宣传、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基础服务、群众关系巩固等方面發挥了巨大作用,近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我国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抵御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作出了重要贡献。[1]虽然在2003年“非典”过后我国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社区的应急能力得以显著提升,但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仍然存在应急准备不足、应急能力不够、政策执行缺乏统一性、针对大规模传染病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对经验欠缺、信息不对称、应急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从而限制了社区作用的有效发挥。
当前,学界有关社区应急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关于社区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包括社区综合性或系统性评估指标设定,地震、医疗、救援等某一方面应急能力的评估以及运用AHP、DELPHI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构建应急能力评估模型等;[2]二是探讨国外社区应急管理在法规政策、应急文化、救助补偿机制、区域合作、灾害评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三是对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分析,如社区多元协同治理、社区灾害风险网格化治理、社区应急文化构建等;四是讨论社区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可以有效推进社区应急管理在监测预警、排查统计、信息报送、协调联动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五是探讨社区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包括法制完善、制度创新、保障体系建设、社会协同、参与模式、安全文化教育等。总体而言,学界对作为应急管理前沿和管理末梢的社区研究存在不足,[3]这也凸显了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视域下社区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推进社区应急管理建设,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响应能力方面夯实社区基础,成为新时代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 加强社区应急管理是国家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重心下移的现实需求
社区对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应急管理能力事关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康,作为城乡基础的构成单元与生活场所,以人群聚居地域划分而形成的社区既是社会体系正常运转的细胞,也是应急管理的前沿和承载体,承载着社会的安全、稳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只有保持社区这个基石的稳固,才能构建起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金字塔”。党的十八大以来,权力与责任、资源与服务的下移、下沉趋势明显,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推动社区民众积极参与,调动其主动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需要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加以应对。单纯依靠政府管理部门的处置而缺少公众积极参与和有效配合会极大地影响应急处置的效率及效果。集聚社会资源,组织有效的动员、实施和恢复是有力、高效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基本要求。社区在广泛动员民众参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对民众进行有效疏导、正确激励、有序组织、有效实现民众自治与自救,提高全社会避险救助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社区可以有效推动实施全民性卫生应急文化知识普及宣传教育。许多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充分表明,社区应急文化教育以及居民自救互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工作直接面对广大民众,可以通过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向民众普及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范的技术与知识,使民众了解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种类、特点以及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可以指导或制作包括紧急集合点、紧急联络人、紧急安置所等信息的家庭防灾卡,掌握社区民众的具体信息并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意识与能力;可以通过应急演练等形式引导民众观摩及参与,使之初步了解隔离观察、医疗救护、信息通报、卫生防护等自救互救的实际操作以及政府对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治举措的必要性,防止其因对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破坏性、危险性的认知度不深而对政府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相关举措持模糊态度,提高民众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综合素质。二是社区充分调动民众积极而广泛参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对。可以对民众进行适当培训,引导民众将疾病预防及应对作为自身的责任,积极参与公共卫生风险排查等活动。作为最了解社区情况的群体,社区民众可以协助管理部门查漏补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中既可以通过自助及互助等方式有效降低损失,还可以与政府应急救援、专业医疗队伍和社区工作者相互配合,帮助相关部门准确把握情况,提升处置效率。
(二)将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纳入社区应急管理,以实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传统的应急管理方式侧重于应急救助与恢复,对于风险的预防力度不足,而以社区为基础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可以将全过程管理覆盖在风险防控、防灾减灾中,以“全链条式”安全风险治理为目标更新社区治理理念,科学规划社区发展,将安全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社区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防治兼顾”,推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治理常态化,降低损失与救援成本。首先,可以发挥社区优势,做好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监测,对于潜在风险、危险源、危险区域做到防患于未然。2007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和预警制度。风险监测需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深入细致地掌握本区域实际情况。社区是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监测与防控的组织者,社区工作人员既可以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社区信息收集,也可以采取传统的监测方法,发动广大民众直接参与潜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监测,识别可能的风险,及时进行防范并上报相关部门,以准确及时的信息收集、报送及预警为后续的安全风险分析和启动应急预案打好前期基础。[4]同时,通过将卫生应急准备作为社区工作重点,以提升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御能力。可通过将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管理、灾害防治等作为社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增加对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项目的财政支持,通过完善社区卫生应急基础设施等方式提升社区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及社区可通过认真研究本地区的风险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规律,分析其阶段性特征、破坏性程度及影响范围,并结合本区域人口、基础设施、财产布局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对于可防可控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要帮助社区民众树立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正确认识和警惕心理,通过社区民众的积极参与及配合,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风险源头,有效遏制风险发生频率;另一方面,管理部门与社区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如衛生应急物资储备等,保障政府功能和生命线工程不间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发生时积极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调配资源、精准服务,关注弱势群体
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社区可以根据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开展辖区内工作。当前,社区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多数社区辖区内区域划分成单元网格,加强了对单元网格的部署和巡查,对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中,社区网格化服务体系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社区可以明确具体信息、精确配置资源,及时、快速、有效发挥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的作用。社区还可以将民众的自救互救、根据层级职能划分与政府统一部署下的应急处置工作结合起来,既能够激发民众的自救意识和潜力,摆脱依赖救援的心理,又能够调集其他社会资源解决社区资源人力不足问题,对高效处置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具有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是以人为本的应急管理理念与核心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执行机构。社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开展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能够在突发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成年人、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中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因此,在灾前防护、事中救援以及事后的救护、抚慰、安置、心理疏导等方面都需要予以格外关注,即社区既要做到对弱势群体的妥善救援安置、关心呵护,又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独特的动员作用,致力于提升自救互救能力,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谐共进,以实现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有效治理。[5]
(四)监控评估、心理抚慰,助力恢复经济社会秩序
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处于基层和第一线的群体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在应急管理和风险处置中存在的问题,社区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民众参与到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调查中,根据民众对于安全风险处置的感受、理解、评价等获取处置过程的相关信息,从而对应急处置的效果作出评估。同时,社区也能够及时掌握辖区内民众的心里状况,对于遭受身心创伤较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中的当事人,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在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帮助下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对其心理造成的伤害,消弭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带来的人心浮动等不良影响。建立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机制,保证社会和谐稳定,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基层党组织通过全面排查、精准管控等措施,充分利用走访、普查等方式对辖区内人员的工作、生活和家庭情况建档立卡,对老幼遗孤等人员进行登记造册,真正做到居安思危、超前防范,采取各项帮扶措施及工作预案,避免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来临时因不掌握具体情况而导致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损害。
二、 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面临的困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2003年“非典”、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4年埃博拉病毒等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接连发生,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世界性传播和蔓延,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再次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当前,人类活动的高强度和高流动性、空间的高密度以及全球化的高开放性,导致了传染性疾病的跨地域传播及快速扩散。而现代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大规模传染病疫情对医疗资源的级数倍增需求、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管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等也增加了治理难度。因此,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单元和管理末梢,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面临着现实困境。
(一)社区职能边界不明晰,管理能力有限
社区既是行政治理的末梢也是疫情防控的重心,面临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困境,既要承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具体工作又要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转,承担着政策宣传、健康状况信息采集与上报、社区封控、消杀防疫、定期巡视、防疫及生活物资派送、患者排查、就医安排、情绪疏导、心理安抚等大量常规及非常规工作。同时,基于我国“条块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特征,社区的应急管理工作主要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相关部署展开,容易出现填表格、做宣传的工作挤占具体事务性工作或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不相匹配的是当前我国社区的应急响应能力有限,资源和服务下沉不足导致社区在应急管理方面占有的资源较少、社区建设滞后、社区服务人员不足、社区设施和保障有限等问题长期存在,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在初期难以有效承担重要且繁杂的基层防控工作。另外,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是对社区工作者自身的政治素养、科学素养、卫生素养、能力与经验的考验,社区工作者在初期容易出现缺乏科学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对流程和指导的现象,在非常态情况下也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权力逾界、违反政策法规等行为。[6]
(二)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针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社区应急管理还存在“等、靠、要”等特征。首先,我国当前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在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亟待进一步提高,相关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滞后,对于跨区域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缺少准确、全面、深入的危险辨识能力,对于现阶段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口的高密度流动、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脆弱性等因素缺乏必要的考量,已难以满足对新形势下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控及处置需求。这使得应急预案难以发挥实际效能,社区根据应急预案的指导难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有时效性的应对流程。其次,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重大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台风等,公共卫生安全风险虽涉及公众安全与健康的重大问题,但相关演练却较少,这使得社区难以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公共卫生應急知识、锻炼队伍、发现应急准备存在的缺陷,难以进一步开展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处置流程、治安维持预案、应急资源管理等工作。再次,在缺乏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的情况下,社区工作者往往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以简单执行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和要求为主,缺少自主性和因地制宜的创新思维。
(三)社区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当前我国在基层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滞后性。一方面,社区疫情防控培训不足,医疗卫生人员稀缺。社区医疗机构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在初期暴露出疫情防控培训不足、社区医疗卫生人员稀缺等问题,导致在疫情初期基层医疗机构在预检分诊、筛查、患者集中隔离观察等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大批患者只能涌入大型医院就诊,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既加快了疫情的扩散也出现了抢占医疗资源的现象。同时在疫情期间,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受限于数量、技术手段及能力不足,虽然在上门访视、跟踪随访、居民健康情况排查、家庭医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并不能充分满足疫情期间社区民众就诊需求,导致社区民众出现了疫情恐慌及焦虑情绪。另一方面,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人才配置不足。缺乏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分级分类培训,普遍存在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知识不足、公共卫生应急预警意识不够、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低等问题,在面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时,难以开展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
(四)社区公共卫生应急动员能力不足
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突发性和危险性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动员,社区作为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必须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使全体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妥善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只有实现联防联控,才能解决社区的能力和资源不足问题,保障社会安定有序正常运转。但当前,社区民众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当中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并未充分激活,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带来的社区凝聚力及归属感弱化,社区民众构成复杂,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增加,使社区呈现出陌生人社会的发展趋势。社区民众对公共安全事务的参与性和责任感不够,而社区工作者在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下缺乏对社区民众的深入了解,导致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不能充分激发社区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出现“社区人员干、群众揣手看”的现象,同时也很难对社区民众进行分层化、差异性的卫生应急知识普及,难以快速形成全社区主动防控意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制度支撑,使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中既难以快速开展精准动员工作。如没有政策或规范、可操作的程序为志愿服务者提供激励与保障,其在带动社区民众克服麻痹厌战、消极侥幸心理方面存在困难,难以形成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和牢固而广泛的社区共识。
三、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强化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通过顶层设计及制度创新有效推进。因此,要通过党建引领社区,强化党组织在社区的核心地位,时刻把党组织的统筹、协调、监督作用融入到社区服务各项工作中,并通过在辖区范围内选拔优秀党员等活动强化党组织的向心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要及时为社区民众提供党群、政务、生活、健康等相关服务,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中及时满足社区民众最基本、最突出的共性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广泛动员社区民众积极参与,使其直观认识到突发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紧迫性以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的系列举措产生心理认同感,实现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使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管理及应急处置政策获得民众的支持和有效落实,充分发挥社区民众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管理及应急处置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治理,提高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自组织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当前,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在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呈现出“综合性”“共同治理”的趋势,面对突发事件密集性、叠加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应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一是政府加强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即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组织应对、信息报送、社会动员、物资调配、预防督查、执勤值守、医疗救护、监督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责任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构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在社区形成立体式、网格化、全方位的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格局;二是要充分调动社区民众的主动性,提高参与度。可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知识宣传进社区等活动,增强社区民众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自我保护、自救互救能力,以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三是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机制以及社会自助和互助等多重手段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在资金筹集、灾情救助、心理疏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空间、资源上形成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体系。
(三)建设健康社区,增强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冗余性和抗逆力
在社区治理环境上,要从管理与服务的便利性角度出发合理设置服务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保障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中的物资储备、物流供应、应急交通、信息收集与溯源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一是对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基础设施进行系统化建设与改进。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年10月)的要求推进“无物业、无安保、无封闭”的“三无”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和新社区建设工程,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金倾斜力度,对相关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翻新和升级,提升其医疗检测、隔离防护等能力,以达到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中可以实现第一道防护功能的目标。满足就近安置需要,同时盘活社区内可用资源,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空间提供以运动、营养、心理等非医学干预为主、医学干预为辅的健康服务,增强社区民众的健康意识,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社区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通过编制倾斜、加强培训等方式强化社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解决社区公共卫生人才短缺问题,同时强化對社区医疗工作者的疾控专业化培训,推进“医防结合”,建立具备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的社区医疗服务队伍,确保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工作中能够全流程、全方位高效应对。
(四)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动态化、精细化应急管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一是推动数字技术与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的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将居民基本信息、应急物资、人员流动等情况以数据形式加以分析,为实施传染性疾病防控的监测与追踪、应急资源分配、分级分类差异化管控等措施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支持。二是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信息数据中心,在涉及流行病学、人口学、医疗救助等方面实现信息统一采集和数据资源共享,打通疾控部门、医疗机构、社区的信息壁垒,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保障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精准有序进行。三是通过“互联网+社区应急”的模式加快智能化、网络化的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的精准性和精细化水平。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提供无接触、线上诊疗等服务方式提升应急保障服务能力,满足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期间居民生活及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在社区推广智能人体测温仪等基础设备,提升其在重大传染性病疫情中的无接触化、线上化水平,精准对接社区民众需求,实现智能化响应,从而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动态化、精细化应急管理能力。
(五)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实现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良性运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中,社区是第一道防线,是新时期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的基础单元。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调动非常态时期社区治理的能动性,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一是加快应急法制建设,明确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中的社区权责、确立社区主体地位、制定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流程。在具体工作中,要减少上级部门对社区的任务摊派,坚决杜绝形式化、官僚化和报表式工作考核、工作评比现象,实现统一化信息报送及联合检查,将社区工作重心放在具体事务性工作中。二是深刻认识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紧急性、破坏性、非程序决策性,打破科层制限制,防止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功能失效。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真正落实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的属地责任,在非常态情况下给予社区负责人先期处置权力,允许社区先动、先行,为社区负责人提供容错空间,以提高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的组织动员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三是加强社区能力建设,根据辖区特点制定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执行预案及工作流程,通过智能化来提高网格化管理、社区人员信息收集溯源、居民生活服务、应急物资分配、居民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瑞利,丁学娜.“互联网+”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应急管理研究[J].兰州学刊,2020,(7).
[2]孔晓娟,高婷.社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设计及应用研究[J].管理观察,2014,(9).
[3]陈垚.社区应急能力国内研究述评与展望[J].社会科学动态,2020,(7).
[4]吴莹,葛道顺.特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与基层治理应对[J].学习与实践,2020,(9).
[5]隋永强,杜泽,张晓杰.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一个多元协同应急治理框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11).
[6]曹海军,梁赛.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精控”之道——现实困境、逻辑理路和治理策略[J].理论探讨,2020,(3).
(责任编辑:马海龙)
Research o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Grass-Roots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Health Security Risk
Lu Huiyan
Abstract:Public health safety risk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risk,strong destructiveness,wide influence range and difficult system control.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public health safety risks,especially in the fight against new crown pneumonia,grass-roots communities are responsible for external input and internal prevention.Therefore,exploring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grass-roots commun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health security risk conforms to the objective trend of sinking the focus of governance and moving forward the prevention gateway.At this stage,grass-roots communities are facing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risk emergency management,such as unclear functions,weak awareness, lagging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and weakening mobilization ability.We sh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risk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grass-roots commun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Party construction guidance,collaborative governance,healthy communities,digital technology,burden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grass roots community;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risks;emergency management;grass roots 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