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佶
(成都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我们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起点[1]。近年来,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越来越多,有学生因网贷、网恋、网络游戏等导致学业、情感、就业和生活压力大而出现极端行为,常伴随着巨大的舆论冲击,给高校以及当事学生造成很大负面压力。在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的宏观形势下,高校的安全管理紧迫性日益突出。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高校学生是网络与新媒体的原住民[2],网络为他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如何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结合智能大数据,从大安全的角度构建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流程,提前预警、及时应对,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网络新媒体,是指一种涵盖了所有数字化媒体形式的技术环境[3]。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纸杂志等,其外延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4]。简言之,新媒体连接当代人们的移动设备,是当代人的眼睛与耳朵,是舆论的载体。在高校应用的新媒体中,易班平台、教务系统、人事系统、智慧团建等几乎覆盖高校师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易班网络教育平台、易班学工管理系统为例,截至2020年12月,成都医学院使用覆盖率超过98%。毕业生离校、新生报到、寒暑假离校返校等均需在易班平台“一键办理”,而学校易班后台,也能及时拿出直观数据,监督和管理上述学生事务办理情况[5]。由此可见,网络新媒体在高校的使用率极高。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冲击危害性[6]。根据学生管理和教育者、学生主体的年级、专业、性别等特征、事态性质、严重程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信息,在事件发生之前,精准把握诸如学生情绪变化、事件起因、学生群体观点等信息,便可及时调整教育和管理策略,以求防患于未然;在事件发生时,准确把握事件发生程度和状况,引导和匡正事件的舆论方向,以使事件得到正确的处理;在事件发生后期,加强舆论监管,并全面分析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及时总结和提升,以降低该类事件再次发生的概率。总之,新媒体覆盖面之广,利用网络构建对学生突发事件的管理流程,发挥强大功能,及时预防和处理十分必要。
突发事件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属于客观因素。就学校管理而言,往往是通过各二级学院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直接管理。二级学院在实际工作中对学校政策、规范、文件理解不透彻,执行不到位,学风建设流于形式,未能与学生建立起沟通渠道,使得其在学生管理上深入不够,相关学生不能及时向二级学院、学校反映问题,造成学生个体矛盾的集中和不满的积累,学生个体将这种不满情绪通过寝室、兴趣小组或班级等交流途径传播扩散,导致相关小众群体内的不良舆论氛围,此类事件会严重影响二级学院的管理与学校总体部署和规划,风险度较高,有可能演化为学生突发事件。
就教师而言,对学生的直接管理主要落实到以辅导员为主的学工队伍。其综合素质不够高,对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掌握不牢,未能准确定位自身教育者、服务者、管理者的角色,单纯认为自己是老师,将学生当成服从命令的对象,对学生反映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一刀切”或逃避的方式主观地解决,或者工作方法简单,造成学生权益受到损害,引起师生之间的矛盾,此类事件发生范围较小,但事态较急,若不能及时解决,有可能转化为突发事件或人身伤害事件。
在自我认知方面,由中学生心理转换为大学生心理,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角色的转变。既需要一定时间,也需要榜样的引导。新生入学后,学校方面往往是以各种活动的方式即以任务驱动来实现,这是必要的,但忽略了以学生为骨干的持续引导,甚至有的学生干部的价值观本身就存在较大问题,导致其不能客观、公平、公正的处理事务,造成部分学生的不满。即使有时候必须这样处理,也没有及时地向低年级学生做说明,尤其是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务处理得不公正所产生的负面能量,会导致学生采取较为冲动的行为反映出来,构成突发性事件诱因,若此时不问事由,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或处分又会导致新一轮矛盾。
低年级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本身是一个困难过程。由于刚入校,会面临着走出舒适圈、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学习等问题,还面临管理自己的难题,因为在中学阶段,明确的目标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生活上有父母的照顾,学业上有老师的管理。考上大学后,一旦脱离了这样的条件,究竟应该怎样管理自己,如何调整不适应的情绪还真是个问题,并由此产生焦虑。本身的政治信念呈现出不坚定、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7]。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或是被不良信息所干扰和影响,会使得他们沉浸在负面心态中而难以走出,兼之会面对大学课程难度越来越大的压力,长此以往,负能量积累产生恶性循环,会导致学生越来越极端,稍一遇到偶发的困难,便会引发心理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个人突发性事件。
中年级大学生可能对学习和人际交往感到压力山大。虽然他们基本适应大学生活,也初步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生活方式,但仍面临着诸如人际关系、学业压力、考研就业准备、竞争发展等方面的矛盾。如果他们不能正确认识矛盾,建立目标,找准努力方向,就会陷入劳而无功、丧失信心、挫折不起的负面状态,极易引发突发性事件。
高年级大学生面临考研、就业、情感的矛盾而可能导致精神紧张。他们即将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虽然拥有大学生活的经验,知道需要有效调节自己的心态,但也难免会在考研失败、招聘失利、毕业受阻等问题上引发心理危机,从而诱发突发性事件。此类突发事件由于学生不一定都在校内,处理起来较有难度,一旦处理不当,对学校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进入考试选拔的竞争性学习,接触社会少,对社会适应能力较弱[8]。尤其是社会阅历不丰富,不能充分甄别有害信息,容易上当受骗。近年来诸如不良网络贷款、“助人为乐”骗局、不良网恋等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不足的甄别能力极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诸如财产损失、人身伤害、心理创伤等严重后果,从而导致突发性事件,此类事件即使是学生个人行为,高校也难脱干系,更易造成不良影响。
当代大学生多是95后、00后,且多是独生子女,在上大学前的生活中,父母工作忙碌,缺乏与子女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加之应试教育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封闭性和脆弱性,对新媒体的依赖越来越强[9],而社会适应性越来越弱。在自我认知上,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坚信我的空间我做主、我的时间我做主、我的生命我做主。当遇到一些意外事情,诸如自然灾害、突发疾病、亲人逝世、舆论煽动等事件容易使其心理失衡,外在表现为异常举动或极端行为,稍不注意就会因自身的极端行为导致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国外新冠疫情依然处于高峰期,国内还必须随时防范,在焦虑紧张不安全感的综合作用下,独生子女脆弱的心理和能力也可能导致突发性事件。
构建网络体系,探索管理流程,建立应对突发性事件反应机制,合理应用网络新媒体预警处理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并使其长效化、常态化、标准化,能极大地提升高校处置学生突发事件的灵敏度和效率,建设平安校园,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因此,应调动各层主体的积极性,构建网络体系和相应流程(如图1)。
图1 处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网络流程
高校是建立整个网络新媒体预警系统的第一主体。高校通过整合现有人才和物质资源,根据学校发展大数据和智能化要求,落实人员构成及职责,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网络宽度和速率,及时传递信息,将各方面信息保存并延时使用。为信息的对称性提供最大可能,让整个应用网络新媒体预警和处理突发性事件的体系运转流畅。在内容建设方面,一是加大宣传,强化学校安全人人有责的群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尊重学生发展需求,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传播规律[10]。从信息源头上把好关,以系统化的正面信息为主导,以“三全育人”为要求,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意义,主动参与到育人工作中来,加强与学生联系的同时,实现全员育人,尽量减少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若有产生,将其不良影响限定在较小的范围。
各个二级学院是直接面对学生的责任主体。在学校形成校级主体管总、职能部门管建、各二级学院管“战”的协同发展格局。要从整个学校安全的全局高度,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各二级学院整合本院全体学生各个方面信息,建立自己的预警网络平台和机制,这是处理突发事件整个流程的基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状况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尤其对特殊学生要特别注意,通过老师和学生干部,经常疏导与帮助。结合校内外相关情况不断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融进制度的完善过程,形成“构建—反馈—重构—再反馈”机制,焕发机制创新活力,把“三全育人”落到实处,让网络流程不断适应变化的新情况。
两级主体都需要针对突发性事件的特点,活用网络平台宣传与教育功能,及时将事件处理的最新进展情况向全校、甚至是向社会予以公布,避免以讹传讹,减轻学生突发事件导致的舆论压力,尤其要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舆情偏颇,同时通过各网络新媒体,做好全校学生的网络舆情、网络思政、网络纪律的教育,提前预设。针对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特点,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活动、网络学习、网络培训、网络问卷调查等线上方式,对全校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研,进行网络心理疏导,及时找出由突发性事件带来的其他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避免发生连锁反应,在突发性事件处理结束后,可通过网络新媒体各平台以问卷、学习评测、调研等方式收集全校学生对该事件处理结果的认同度,利用有效数据及时分析,经过总结提升,形成网络处置流程,强化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学生工作者建设和管理创新是保障。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是网络流程的执行者,他们以学工队伍为主包括学科教师和后勤保障等人员。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者,站在网络思政的高度,必须有意识地学习网络新媒体相关知识,并将其活用在学生工作中,这是预防学生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火墙。
运用网络流程,随时关注学生,这是责任承担者工作的起点。积极运用网络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动态,对有特殊状况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形成相应的个案应对档案,随时记载和对比、研究教育效果的有效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来适时应对,使网络流程的预警机制发挥作用,使得既有面上情况的掌握,又有重点人员的关注,做到全面育人。
作为网络管理和使用的主体,随时完善网络系统,提升网络话语权,加强网络思政。在技术层面,通过网络对校内外的学生突发事件建立台账,什么时间节点、什么原因、怎样的学生出现了什么样的突发状况等,成为网络的基础数据,使得责任者做到心中有数。发挥网络功能,根据大数据,做出应急预案,在不同阶段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和学习现状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能有效地主动寻找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避免突发事件发生。
针对突发事件的突然性特点,可利用易班、学习通、微课等网络教育平台,及时组织线上问卷调查、举办线上活动、线上沟通交流与心理咨询,各二级学院侧重了解本学院的学生情况,再汇总为全校学生总体面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根据收集到的大数据分析查找问题原因,从而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并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及时调整和完善学校制度,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及时反馈信息给学校高层,提出合理的对策与措施,通过网络对全校进行预警。加强信息反馈,本身就是流程的重要环节。学生工作者作为与学生直接接触的一线人员,参与到构建应用网络流程预警和处理突发性事件的工作网络中来,将日常中极易遇到的突发事件或者其隐患,按照网络预警和工作流程,正确应用网络新媒体对事件进行处理,对隐患进行预警,形成信息反馈的自觉性,不断完善处理模式。
大学生是高校网络的原住民,也是突发事件的主体。关键在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不能用“我的生命我做主”的认知来放纵自己的行为。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的使用是客观和必然的,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正确对待网络的虚拟性,尤其要认识到,通过网络似乎拓宽了认识世界的时空,但也压缩了与现实世界接触的时空,主动防止网上不实、偏见、激进、不良的信息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免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产生消极转变,随时自我调节,避免产生个人突发性事件。学生人数众多,心理面貌和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古语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积极发展自我,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上,逐步由狭隘的自我认知向社会性的自我认知转变,加快自我社会化进程,从而避免不计社会后果的个人行为。
线上线下协同行动,两网并联本就是网络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解决信息流畅、健康、全面的问题,线下网络解决关注的重点对象和特殊情况。构建多层级的线下网络,尤其是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工作者融合一定的学生干部,形成密切协作的线下实体网络,可充分发挥第一防波堤作用,真正做到防微杜渐。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校层面的学工网络,这是更高层的线下网络,是传统的学工工作人际网络。线下网络是执行主体,线上网络是加速器,始终抓紧学工队伍的培养与教育,既关注网络信息,又能做线下的思想工作,形成自身应有的程序和方法。应用网络新媒体预警和处理高校突发性事件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因此发动基层学生组织、基层团组织的力量将学生群体融入建设中,共建共享是目标和要求。
安全重于泰山。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理机制需要从多角度、多方向、多维度入手构建,需要将网络新媒体当作“大脑”“眼睛与耳朵”,构建有效的流程机制,纳入安全管理流程,让大学生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正面引导与熏染,学生工作者做到“三及时”,即及时收集信息、及时分析和及时指导,利用高效的“手脚”即线下的优秀学工团队加以执行,将学生突发事件的预警落到实处,做到将问题扼制在萌芽阶段,对突发性事件的不逃避、妥善处理,尽可能减轻其负面影响,为高校的安全发展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