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推行医学科普教育的实践意义

2021-09-30 01:30蔡欣怡戴祺莎李艳伟
科技视界 2021年25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医学院校科普

蔡欣怡 戴祺莎 李艳伟

(邵阳学院医学院,湖南 邵阳422000)

0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指出“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国卫宣传发〔2016〕62号)更是强调将健康融入教育事业,促进健康与教育同步发展。由此可见,医学类高等院校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医学科普的重任,将拥有的科普资源以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众普及[1]。

1 我国医学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学科普教育工作模式尚未健全,开展科普活动的人员不足,科普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缺少保障制度和长效机制;开展医学科普教育可利用资源有限,科普基地、科技馆、高校等组织的科普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传统科普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讲解,科普效果难以保证;在结合信息化技术后虽传播速度加快,但又面临海量、良莠不齐的局面[2];农村医学科普宣传不足,明显滞后于我国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3]。

另外,对医学科普教育的研究也比较滞后[1],许多研究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据孙水林等人对非医学类大学生医学科普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开展医学科普教育有足够的兴趣和需求[4]。但大多数学校并未将医学科普教育纳入教学要求,医学科普工作出现需大于供的现象。

2 以医学科普协会为载体的医学科普实践探索

2.1 制订科普协会规章制度及运行方案

邵阳学院医学科普协会于2018年成立,年均招收会员200余人,每年有新会员更替。协会聘请专业教师做指导,制订有明确的管理方案和人才选拔培养方案。协会依托我校省级科普基地,制定规范的科普基地管理制度、活动流程和保障措施,确保科普活动的有序进行。

2.2 多措施培养一支成熟的科普团队

协会会员除接受课堂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可进入科普基地学习,熟悉基地内标本,制作科普素材;定期参加协会举办的学习分享会、科普周等活动提高科普技能;协会邀请专业教师指导科普知识竞赛、科普技能大赛等活动;协会开设针对敬老院、中小学、农村人群的多个科普课题,引导会员们自主选题深入研究,多途径、多措施为医学科普工作提供可靠的人员保障。

2.3 不断完善科普基地建设

依据湖南省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围绕“科普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不断加强科普基地硬件建设,每年均增加大量精美的人体标本,将协会会员创作的绘图、科普文章、活动照片等科普素材制作成展板、墙报,充分利用空间,增加了大量布展面积。

2.4 构建多样化的科普形式,丰富医学科普活动内容

在学校内开展各类特色医学教育活动,如祭奠无语体师、科普知识竞赛、解剖绘图大赛、防艾主题教育活动等,使医学科普在学生中深入人心。自2018年成立起,我校医学科普协会每年均参加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访调研,开展健康科普讲座,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健康科普。医学科普协会还与中小学校达成科普合作关系,建立科普长效机制,紧扣学生生理成长特点,开展了多期健康科普教育活动,活动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另外,我校医学科普协会还经常参加市科技活动周,开展现场服务咨询活动,有效地展示了我校的医学科技实力。

2.5 以科研项目推进医学科普的深入

医学科普协会已成功申报湖南省科普专项、健康扶贫专项等课题,课题开展带动了健康科普研究的深入。例如,在活动前进行科普需求调研,增强活动的针对性,科普效果更加显著。在赴敬老院关爱活动中,首先开展科普需求问卷调查,对科普主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疾病谱开展科普讲座,真正做到对老年人健康科普。

2.6 积极探索医学科普信息化建设

传统科普活动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科普效果难以长期为继。我校医学科普协会将科普工作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医学科普信息化建设路径。2019年协会建立微信公众号——“邵院解剖”,通过定期发布科普文章,传播健康知识;定期推送数字化科普标本,建立线上数字化科普基地,进一步优化整合医学科普资源,显著提高了科普效果。目前,“邵院解剖”公众号构建的板块已逐渐成熟,平台有规范的推文审核及发布流程,并邀请专业教师审核把关,保证了平台输出科普作品的科学性。“邵院解剖”公众号运营一年半,关注人数已达3 786人,原创文章120余篇,已成为我校对外健康科普的重要平台。

3 医学院校开展健康科普的优势

医学院校拥有先进的医疗资源、教育设施、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决定了医学院校在健康科普中必然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3.1 有利于形成完善的医学科普模式

无论是科普人才培养还是医学科普教育模式的推行,都需要健康的运行模式。医学科普协会在科普实践中可形成一套规范的科普人才培养方案和可实施的医学科普教育工作模式,对健康科普系列活动方案进行总结,可为各地科普人才培养及运行模式提供参考,有利于加快医学科普教育在全国推广。

3.2 有利于培养一支稳固的医学科普队伍

医学院校教学经验丰富,师生有开展医学科普教育的理论基础,加上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科普设施可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医学院校容易建立和培养一支开展医学科普活动的科普团队。

3.3 有利于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特有的科普设施优势

医学院校拥有先进的标本陈列室、科普基地,除了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外,也是进行健康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供重要保障[5]。

3.4 有利于医学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科普

医学院校学生可开展结合专业特色的科普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检验医学理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医学院校还可以联合其附属医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义诊活动、医学科普讲座、健康扶贫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局部地区教育资源的紧缺,鼓励更多师生关注农村、建设农村,也是响应国家政策回报社会的良好实践。

3.5 有利于医学院校与科普对象间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

如以医学科普教育为内容,开设相关课题研究,建立长效的科普工作模式,开展科普公益项目。通过项目成果扩大社会影响,吸纳社会资源,使科普工作不再“孤立无援”。

4 总结和展望

规范的医学科普人才培养方案和健全的医学科普教育模式是实践活动的基础;培养一支稳固的医学科普队伍是关键;医学院校的自身科普硬件资源及场所是实践活动的保障。医学院校应对有科普需求的学校、农村等地开展针对性科普,构建多种科普活动形式,丰富科普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更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医学科普平台,完善医学科普教育模式,为各地医学科普教育实施提供参考。医学院校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专业优势,在推进健康科普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医学院校科普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