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杨亦 莫小圆
周末伴着春日午后的温暖阳光,带上家人和好友到西郊团结街道的大墨雨村组住上一两天,尽情享受山间的宁静与祥和,目前已成为一些昆明市民“放飞自我”的首选。
在大墨雨村组,当地村民并不把这些前来休闲度假的城里人称作“游客”,而是把他们当作自家人,亲切地称他们为“新村民”。新老村民之间的故事,要从2015年开始说起。
和村里其他勤劳善良的彝族妇女一样,种菜育果、腌制卤腐、服帽刺绣等手艺对能顺美大姐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今年,五十多岁的她,还在女儿的“鼓动”下玩起了网络带货。由她亲手腌制、种植的咸菜、苹果等农副产品一经女儿“直播代言”,便成为网友们争相抢购的香饽饽。
山清水秀出“良品”。
大墨雨最大的自信,来自于手中握有的“青山绿水生态牌”。这个坐落于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雨花社区中部的村组,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旖旎的山区自然风光与良好的气候生态环境,是当地村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靠。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彝族村民,一直践行着“靠山吃山”的生活智慧,但从未掉入“坐吃山空”的陷阱,他们在用勤劳双手不断改写生活境遇的同时,发展理念也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而迭代升级。
“起早贪黑走山路,来回一趟十小时,一天只挣几块钱。”村民能顺美介绍,早年间,大墨雨靠种植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为生。但由于交通不便,销量不大收入低。
“苦与累”并没能成为村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拦路虎。团结街道各族群众紧紧抓住进山公路修通这一历史机遇,在20世纪90年代做起了砂石生意。
“青壮男性外出做砂石货运,妇女在家种好一亩三分地。只要不是特别懒惰,生活不成问题。”大墨雨村组一度因砂石生意而红红火火。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村民陆续搬离居住了上百年的土墼(jī)房,乔迁小洋楼。此后,村民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关停砂石场并壮大绿色农业,相继打出苹果、蔬菜、花椒鸡等农副产品名片,受到市区群众欢迎。
从翻山越岭去卖粮,到关停砂石场搞生态农业,再到足不出户做电商,能顺美与同龄人一起见证了大墨雨生活的华丽蝶变。
但村民们也有着一些忧虑:大多数人通过努力奋斗,在两公里之外的新村建起了洋楼,那么,一幢幢上百年的土墼房由谁来守护?浸透着老一辈彝族村民奋斗汗水的老村该如何处置?如何留住记忆中最美的乡愁?
在大墨雨村,“麗日”与它所倡导的“永续生活”理念,已成为在村民中流传的一段佳话。这个始于2015年的项目,给“归于沉寂”的老村注入了活力。
“麗日”的“主理人”李婷婷是老村民公认的第一个“新村民”。此前,为将“通过自然循环来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理念付诸实践,曾经身为大学老师的她游历过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寻觅心目中理想的“实验田”。
背靠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离城区只有12公里,周边有农田、山林与水库,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滇中特色的“一颗印”建筑群保存完好……2015年,第一次走进大墨雨的李婷婷,便被老村鳞次栉比的数十幢土墼房四合院所吸引。在她看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墨雨老村,自然环境与人文条件超越了许多少数民族村寨。
在征得老村民同意后,李婷婷租下闲置已久的三座院子。“我们在保存原有建筑风貌和优点的同时,对老屋设计了诸如干湿分离堆肥厕所、太阳能节能系统、房前屋后的食材花园等本土化的‘永续设施’,提倡垃圾分类、灰水处理、天然及可回收材料循环利用等环保理念。”李婷婷说。
●彩绘墙
辞职创业的李婷婷把“人去楼空”的土墼房捯饬得有模有样。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还通过网络广发“英雄帖”,吸引全国各地同好前来探索、体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咖啡馆、木工坊、幼儿园、酒吧、餐馆、民宿,一些与李婷婷“所见略同”的各路“英雄”,接连在旧村租下老房子、开创新生活。
“80多幢老屋,目前50多幢已‘名花有主’。”雨花社区党委书记李平生介绍,大墨雨老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吸引了一批城里人前来“安家落户”。短短几年间,新村民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他们有的携家带口,在老村长年居住;有的把老宅作为“后花园”,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必来闲居。原先几近“空巢”的老村,由于新村民和各地游人的纷至沓来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7年,在当地党委和政府关心帮助下,雨花社区紧紧抓住省级重点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机遇,对大墨雨村组展开了以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等为重点的建设工作,硬化进村道路,修建文化长廊、休闲广场,美化绿化亮化村庄。“当外出读书、工作的老村民返乡过节时,都为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和火爆人气而惊叹。”李平生说,“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为大墨雨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一批新村民的加入则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在老村走访时记者看到,一些村民正在对部分老屋的屋顶、门窗、墙裙和山墙进行重新装修,干得热火朝天;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漫步,粉刷一新的墙体上以爱国爱家、尊老爱幼、廉洁奉公等为主题的彩绘令人印象深刻;慕名前来的游客走村串巷,在各具特色的民宿、酒吧、餐馆中寻找自己中意的“落脚点”;离老村不远的水库旁和菜地里,还有一对对来自城区的新人在拍摄婚纱照。
热闹一扫萧条,人气推升热度。“阶墀(chí)尽种忘忧草,庭院还开长乐花”,一户新村民大门上的崭新春联,道出了当下老村的生活景象。
对于新村民的到来,老村民持热情和欢迎态度。
“他们不仅带来了人气,还在一定程度上为振兴老村作出了贡献,而且把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带给了老村民。”有件事让雨花社区党委副书记土礼分印象深刻。此前,每年秋收结束时,老村民都有把散落在田间地头的杂草汇在一起“烧地埂”的习惯。“青烟袅袅”急坏了城里来的新村民,他们一边忙着灭火,一边给老村民讲解野外用火和森林防火知识。新村民所释放出的真诚善意,有效拉近了新老村民间的距离。
与单纯的房屋租赁关系不同,大墨雨新老村民之间的主客关系有时并非泾渭分明。“一方面,新村民租我的房子开民宿,毫无疑问我是房东;但另一方面,我又受雇于新村民,帮着做清洁和接待游客的工作,每月有数千元收入,就这一点来说,他是老板,我是打工的。”能顺美说,像她这样“亦主亦客”的老村民在大墨雨并非个例。老宅的翻修与营业,新村民优先考虑雇佣老村民,按时发给工资。而对于大墨雨的发展,新村民也不把自己当外人,积极帮着出谋划策。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每个周六,村里都会在休闲广场上举办村贸集会,有时人多得摩肩接踵。”老村民祖金义介绍,为了提升村子人气,新村民积极发挥策划营销专长,帮助老村民规划“墨雨村集”,并通过个人影响力在微信微博朋友圈“引流”。“通过收取房租、参与房屋建设、接待游客和村集贸易,直接带动了部分老村民实现‘在家就业’。”
新老村民的直接接触,带来的不只是物质上的相互帮助,也对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起到了助推作用。“刺绣是村里妇女们的拿手绝活,我们擅长于缝制莲花帽、绣花鞋等彝族传统服帽,不少新村民都对此兴趣浓厚。”祖金义说,老村民在向新村民教授传统刺绣工艺的同时,还教他们唱山歌和介绍彝族的历史文化,而新村民则帮着老村民在网上兜售刺绣产品和土特产,为大墨雨“代言带货”,并把网购网售技巧向老村民做推广。
●装饰一新的老宅
“新老村民认真遵守党和国家法律法规和社区村规民约,和谐共处,从未发生过一起重大矛盾纠纷。同时,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引导下,新老村民还努力融入彼此日常生活,一同参与社区的经济发展、环保治理和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雨花社区党委书记李平生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未能返村的新村民主动为社区捐赠口罩等抗疫物资,住村的新村民则暂停民宿、餐馆、酒吧的营业,与老村民一起配合社区做好抗疫防疫宣传和巡查工作。
大墨雨村组的经验,也被周边一些村组所学习和借鉴。
“与大墨雨毗邻、同属于雨花社区的小墨雨村组,目前也有外地人前来租老屋、搞民宿、促发展。”李平生说,雨花社区目前已经在前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美丽宜居乡村规划方案。下一步,社区将进一步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结合有机农业、彝族古村旅游和户外活动,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书写新老村民各尽所长、携手奋斗的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