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君
李阿姨今年66岁。去年年底,她的老伴因病去世。直到现在,她每天晚上闭上眼,都是平日里和老伴一起谈笑斗嘴的画面。半夜醒来,常常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很长一段时间,李阿姨每晚的睡眠时间只有2~3小时,一日三餐也没什么胃口,做事更是提不起任何兴趣。因为长期失眠,李阿姨日渐消瘦。在女儿的劝说下,她来到医院寻求帮助。
通过交谈,医生发现李阿姨的失眠症状是由丧偶后适应性障碍引起的。丧偶后适应性障碍又叫丧偶综合征,常表现为沉默寡言、神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等。这些症状在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好转、消失,但也有少数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饮食无味、夜不能寐、面黄肌瘦、呆木迟钝,迅速变得苍老,甚至产生厌世心理。
丧偶的人有一个心理危机期。在这段日子里,至亲好友的劝慰、子女的体贴照顾,都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应该让丧偶者明白,生离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人死不能复生,必须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心理学上有一种“暴露疗法”。办法是将逝者生前心爱之物放在随时都能看到之处。通常,丧偶者在刚开始看到这些物品时可能难以自控,会大哭一场。经过一段时间后,丧偶者会逐渐接受现实,达到心理平衡和适应,重振生活信心,考虑安排今后的生活。
“暴露疗法”是一种快而有效的心理脱敏疗法,但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丧偶者不宜采用此法,以防发生意外,还是要不断地进行心理疏导。
度过心理危机期后,丧偶者不宜把自己关在家里,应该走出去见见老同事、老朋友,特别是应该与有共同爱好的老人寻找共同的乐趣,以转移注意力,充实生活。
此外,子女们应创造条件,为丧偶者转换一个生活空间。如把老人接到自己家同住,多陪老人说说话,让老人多与孙輩接触。如老人健康情况尚可,不妨陪老人外出旅游,让老人在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中产生好心情,摆脱内心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