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IL是“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的缩写,我们可以简单将其称为英语国际语。本次研究即从英语国际语的视角入手,首先探讨了英语国际语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随后分析了当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英语国际语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EIL视角;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本福(1983.07-),男,汉族,云南普洱人,普洱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和大学英语教学。
前言
从英语国际语视角下看,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以及合作竞争的创新型人才。当下大学英语教学显然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因此需要注重做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从而促使大学英语教学与国际化接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表达能力,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年轻人的风采。
一、 英语国际语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再加上强大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推波助澜,“地球村”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不同国家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中国的主力军,理应承担责任,向国际展示中国文化与中国风采。尤其是当下我国出国留学政策在不断放宽,高校中外合作交流也日益频繁,大学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逐渐增多,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需要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充分展现文化自信,并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如此,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高等教育方面,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方向发展,不仅在推动国内人才走出去,同时也以开放的态度,注重国际人才引进来,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来华留学便是最好的证明。如今接收国外留学生的大学均创设了一整套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如今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快速发展的当下,上述国际化课程不仅用于外国留学生学习,同时中国学生也将会与外国留学生同堂听课。换句话说,即使国内大学生不打算出国留学,同样需要与外国留学生进行交流。基于此,更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加强改革,从英语国际语视角入手,彰显英语教学的“国际性特征”,从而促使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得学生在与国外留学生互动交流时,既能相互理解与尊重,又能表达各自的思想与看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与文化自信,并让国外留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转变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与固有偏见。
二、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问题。从当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发展现状来看,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在教学方法方面,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整体较为单调枯燥。大多是由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讲台下面听,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整个大学英语课堂师生缺乏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的彰显。在教学内容方面,多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讲解,缺乏对英语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整体课程教学资源较少,教学方法不够先进,教学内容也难以与国际英语接轨,在实际教学时,依然采用母语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并没有真正地将双语教学落实到实际,最终严重限制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2.教师综合能力素养问题。从英语国际语视角来看待大学英语教学,自然对教学本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应将英语语言教学与英语文化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不仅会英语,还应保证英语语言使用更加地道,更加贴合英语文化实际。与此同时,还要求教师不能让学生学成“哑巴英语”,既要掌握英语书面表达,同时又能够具备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能力,能够与外国友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在这一要求下,必然会对大学英语教学综合能力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少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当下显然尚未具备这种“国际化英語”的教学能力,在实际教学时,同时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忽视或者没有能力进行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从师资力量建设入手,加强当下英语教学改革,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综合能力素养。
3.考核评价机制问题。当下针对大学英语的考核,多是以四六级英语考试为主,这种考核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若将其作为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重要指标,这种考核机制的重要性明显存在被片面夸大的嫌疑。这同时也导致很多大学生将大多数精力放在了英语等级考试方面,而忽略了关于英语语言文化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学习,这显然不符合国际英语视角下针对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的要求。基于此,需要我们立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从多方面入手,提出一些有效的改革策略,有效实现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英语国际语”能力的掌握水平。
三、英语国际语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在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教育资源,开展双语教学授课。比如慕课(MOOCs)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式在线教育课程平台,当下世界很多知名大学均在该平台进行开放授课,并且这些课程均以英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从本质上来看,这些教学资源是一种高质量的双语课程,学生只需要通过网络,便能够体验真正的双语教学。通过慕课平台,需要能查找大量的英文资料,同时也有机会与他人进行英语互动交流,用于提升自身英语实践能力。基于此,在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方面,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实现与双语教学的顺利对接。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与双语教师相互合作,双方可以联合形成教师共同体,共同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比如,在英语备课方面,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与双语教师共同合作进行备课,将双语课上会出现的新单词、重点语法等关键内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或通过QQ群、微信群发送给学生,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如此一来,在课堂之上,双语教师便能够节省大量时间,顺利完成专业课教学,并且督促学生课下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另一方面,在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构建专业英语与通识英语课程体系。前者注重提升学生在某项专业领域内的英语交流能力,比如国际商务英语等,后者则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让学生以更加客观的视角看待西方文明,了解西方思维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对自己文化足够的自信。在此基础上,双语教师与大学英语教师在合作时,彼此可以互相学习,进一步开拓知识面。除此之外,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教师还可以将慕课平台上的一些课程进行校本化转化,结合教学实际,在慕课平台上选择一些针对性课程,指定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学生在完成指定慕课课程学习后,也可以在本校获得学分,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大学英语师资力量建设。在英语国际语视角下,针对当下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很多大学英语教师虽然英语阅读与翻译能力较强,但在发音和口语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导致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难以运用英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以及英语实践能力提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还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一方面,高校可以加大资金投入,高薪聘请专业的外籍教师负责大学英语的口语部分授课。外籍教师拥有绝对的语言优势,能够为学生带来纯正的英语口语教学,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对外国文化思维方式等有一个更加深入地了解。另一方面,考虑到很多外籍英语教师难以久居中国,教师人员流动性较大,再加上聘请费用相对较高,因此还需要高校加强对现有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为一些优秀的英语教师创造到国外交流和进修的机会,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英语语言水平,使其为学生带来更加国际化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国际化英语实践能力。
3.完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大学英语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的一门课程,在促使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检验大学英语的教学成果,需要进行英语教学考核评价,除了四六级英语考核評价以外,还包括期末考核评价方面。一般情况下,均是平时成绩占30%,最终的应试卷面成绩占考核成绩的70%。无论是四六级考核,还是期末考核,上述这些考核方式本身均较为死板,难以全面客观地体现出学生对英语的把握能力。很多学生都是平时不认真学习,在临近期末时,则临时抱佛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突击学习,只需要达到60分及格线即可。上述考核评价明显忽视了英语口头表达语用能力的考查。基于此,需要加强对考核机制的改革。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可以将考核内容分为“口语表达能力考核”与“英语书面表达考核”,同时增加学生平时成绩考查的比重,在平时成绩中纳入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情况的考核,促使学生提高对英语平时学习的重视,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考核评价改革方面,还可以借鉴采用国际知名大学的学科教育的评估体系,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英语学科的特色,从而确保大学英语考核更加科学全面,有效彰显考核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从英语国际语视角入手,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非常系统和复杂的工作,面对日益提升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需要教师深刻认识到当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应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改革策略,有效地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水平,力求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玉琰.新课程改革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反思[J].才智,2020(1): 136.
[2]康洁平.多元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元视角探索》[J].新闻爱好者,2019(1):21-22.
[3]王小简.基于微课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评《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4):117.
[4]傅珏,张颖.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评《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J].中国教育学刊,2020(2):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