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在15种对人类最致命的动物中名列榜首,其每年伤害人类的数量超过排行榜中其他所有动物数量的总和。蚊子在吸人血的同时,不仅传播疟疾,还能传播乙型脑炎、丝虫病、登革热、寨卡、黄热病、东部马脑炎、委内瑞拉脑炎、辛得毕斯病、基孔肯雅、乙型脑炎、圣路易斯、西尼罗等病毒,可引起乙型脑炎、登革热等多种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流行于夏秋季,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周期中,人类是偶然性的终末宿主,因为人体感染后不会产生很高的病毒血症,无法感染叮咬人体的蚊子。因此,蚊子不会将病毒直接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
杂鳞库蚊亚群,特别是三带喙库蚊,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载体。但目前已从超过30个蚊种中分离出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带喙库蚊通常在稻田、沼泽和其他浅水池繁殖。这种蚊子在傍晚和夜间叮咬猎物,地点主要在户外,优先叮咬大型动物和鸟类,仅在少数情况下叮咬人类。
猪和涉水鸟(如苍鹭和白鹭)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维持和扩增的最重要宿主。由于猪感染后可产生高水平的病毒血症,并且在亚洲大量猪常被饲养在人类住所附近,所以猪是一种关键的宿主。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感染通常是亚临床的,但妊娠期感染可导致流产和死产。由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周期中与猪问的强烈流行病学关联,有时会让人们误认为那些没有猪的地区可能就没有日本脑炎的发生。然而,在这些地区也记录到病毒传播,可能是继发于涉水鸟感染。
亚洲农村农业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感染风险最高,偶尔有来自城市或城郊日本脑炎病例的报道。也有通过受污染血液制品传播的报道。
流行性乙型脑炎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脑炎。也可出现程度较轻的疾病,如无菌性脑膜炎或非特异性发热性疾病伴头痛。经过5~15日的潜伏期后,初始症状通常为非特异性的,可能包括发热、腹泻和寒战,随后出现头痛、呕吐和全身无力。在接下来的数日会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轻瘫、偏瘫、四肢瘫或脑神经麻痹)和(或)运动障碍。许多患者会陷入昏迷,一些需要辅助通气。
一些患者的初始表现可能包括行为异常或急性精神病性症状,可能导致误诊。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期间,一些出现日本脑炎的美国士兵最初被认为是“战争神经症”。
癫痫发作(通常是全面强直阵挛性)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儿童中。一些儿童患者可出现不显性运动性发作,表现为指(趾)颤搐、眼偏斜或不规则呼吸。如果不进行脑电图监测可能会遗漏这些表现。日本脑炎一个非常独特的临床表现是锥体外系受累导致的帕金森综合征,表现包括呆滞、面部肌肉平坦的面具脸,不眨眼,伴震颤和齿轮样强直。
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前角细胞损伤导致的脊髓灰质炎样急性弛缓性麻痹,意识无任何改变。在短暂的发热后,会出现一个或多个肢体瘫痪,通常为不对称性,下肢比上肢更常见。这些患者中约有30%随后出现脑炎。
与预后不良相关的临床征象包括多次长时间癫痫发作和颅内压增高。呼吸模式改变、屈肌姿势(即去皮质姿势)和伸肌姿势(即去大脑姿势)以及瞳孔和眼头反射异常。也是预后不良的征象,可能反映了脑干脑炎伴或不伴小脑幕切迹疝。
丝虫病
丝虫病由寄生在淋巴系统和皮下组织中的线虫引起。有3种丝虫会引起淋巴丝虫病。班氏吴策线虫(即班氏丝虫)、马来布鲁线虫(即马来丝虫)和帝汶布鲁线虫(即帝汶丝虫)。感染由蚊媒传播,人类是终宿主。斑氏丝虫病主要传播媒介是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马来丝虫以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丝虫病的蚊媒因地域不同而异。吴策线虫的蚊媒包括库蚊、按蚊、伊蚊、曼蚊和柯蚊;布鲁线虫的蚊媒通常为曼蚊和伊蚊。在城市和农村都会发生疾病传播。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城市化进展和蚊媒繁殖场所的增加,感染患病率也在增加。
淋巴丝虫病可无症状(亚临床)或伴有急性和(或)慢性的临床表现,包括淋巴管淋巴结炎(ADL)、丝虫热、鞘膜积液、慢性淋巴疾病和热带肺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地方性流行区域的大部分被感染居民并无症状。然而,发现许多感染者有亚临床表现,包括淋巴管扩张、淋巴引流异常(由淋巴显像证实)、阴囊淋巴管扩张(通过超声观察)以及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尽管如此,估算表明地方性流行区域只有约l/3的感染者会有临床表现。到地方性流行地区旅行者极少发展为慢性临床表现,但可能会出现急性症状。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常见,并且可能超过3 000/微升。其他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清IgE水平升高以及镜下血尿和蛋白尿。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发热性疾病,可由4种登革病毒(DENV)引起,经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吸血传播。登革热在我国海南、广东南部和台湾常有流行。典型的登革热潜伏期为2—7天,起病急,畏寒高热,可伴有剧烈头痛及眶后痛、背痛、肌肉与关节疼痛,颜面潮红、眼睑浮肿及结膜充血,全身可见斑丘疹。同时可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不典型的登革热只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重型登革热是登革热一种严重临床类型,临床表现与典型登革热相似外,还会发生多器官出血和休克,病死率较高。决定其预后的关键在于是否早期积极治疗。
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患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而感染。2013年前仅在非洲、东南亚、太平洋岛国有散发病例报告,2015年在西太平洋、美洲和非洲发生了相关病例和疫情。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埃及伊蚊可携带寨卡病毒;但生活在温带地区的白纹伊蚊也可携带该病毒。伊蚊还可传播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寨卡病毒感染的症状和体征通常包括急性发作的低热(37.8~38.5摄氏度)、瘙痒性皮疹(可见于面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的红斑状斑疹和丘疹)、关节痛(尤其是手足小关节)和结膜炎(非化脓性);如果存在其中2种或2种以上症状,则临床符合寨卡病毒病。其他临床表现包括肌痛、头痛、感觉倒错、眶后疼痛、无力。寨卡病毒感染可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先天性小头畸形及妊娠期间感染女性所生婴儿的其他发育问题、吉兰一巴雷综合征(GBS)、脊髓炎和脑膜脑炎。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基孔肯雅病毒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虫媒甲病毒属,病毒感染可导致急性发热性多关节痛和关节炎。基孔肯雅病毒经蚊媒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受感染的旅行者可将基孔肯雅病毒带到新的地区;在有埃及伊蚊和(或)白纹伊蚊出现的地区,引起当地传播。这种情况在很多亚洲和欧洲国家以及美洲和澳大利亚都有过报道。该病潜伏期为2~12天,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关节疼痛、皮下轻度出血,病死率约为0.09。关节疼痛与发热同时,患者全身多个关节和脊椎出现十分剧烈疼痛,且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分钟或数小时内关节功能丧失。恢复期长达几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