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红
【教材分析】
《溜索》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小说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小说与以往小说不同,是一篇笔记小说,继承的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的传统,寥寥几笔,形神毕现。小说的情节比较平淡,讲述了我国西南地区一群马帮汉子在奇险的怒江上溜索的经历,进而赞扬了马帮汉子们勇于挑战、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情节中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但语言艺术的运用上却颇为丰富,最大特点是简洁明快,干净洗练,有中国古典小说的凝练含蓄之美。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的教学提示中,有如下要求:“学习欣赏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化的风格”。基于九上课本中已集中安排了第四和第六两个单元的小说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自读小说的基本能力,能够围绕小说三要素,快速梳理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粗略体会环境特点,但对文本语言的赏析还不够充分,因此,教学中需淡化对情节概括的指导,而对语言艺术的分析可做到尽可能细致精妙,从而引领学生深刻感知阿城笔记小说的特点,品读出这篇小说的独特魅力之处。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叙事过程,把握情节,感受笔记小说的特点。
2.感知“首领”等人物形象特点,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感悟“物象”之美。
3.品味文章简洁明快、干净洗练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首领”等人物形象特点,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感悟“物象”之美。
难点:品味文章简洁明快、干净洗练的语言特点。
【设计思路与理念】
自读教学的重要使命是:基于“自”,落实“自”,强化“自”,达成“自”。叶圣陶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这句话揭示了自读课文的核心教学理念,即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学以致用。自读课文的授课,一个很好的抓手就是“旁批”,它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方向,巧妙引导学生利用旁批阅读文章,能培养学生从课内到课外阅读迁移延伸的能力。基于此,這篇小说的授课将带领学生一同关注旁批中的共性与个性之处,分析旁批的指向与主人公首领的关联,了解它们分别对突出首领形象的作用,进而带领学生深刻认识首领这一人物形象。
孙绍振说:“对于作品分析来说,最为精致的分析就是在经典文本中,把潜在的、隐秘的、个性的创作性风格分析出来。”基于此,这篇小说教学的授课重点在于引领学生自品、合作、分享、优化的过程中感悟阿城笔记小说语言的艺术奥妙,即以雅为主,以俗为辅。
【教学方法】
诵读法、批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溜索”吗?溜索是原始渡河工具,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木或其它固定物上,一头高,一头低,形成高低倾斜。你们瞧,这就是溜索。(展示溜索图片)。在云南怒江之上,就有这样的交通工具,两岸的居民主要依靠“溜索”这种古老的手段,请看,这是怒江(展示怒江图片),两岸高山险峻,谷底惊涛骇浪,倘若你们用这种方式渡河,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胆战心惊)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阿城的《溜索》,见识一下驼队飞渡峡谷的惊险场面。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围绕小说三要素,用一些数量短语来表达你从文中获取的信息。
预设:
人物:一个首领、一群马帮汉子;情节:一次溜索的经历;环境:一条怒江、两根绳索
2.请结合以上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预设:一马帮首领带领汉子们溜索过江。
追问:马帮除了带领汉子溜索过江,还有谁?(引导学生关注“我”的存在)
如“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猛地耳边有人笑”“慎慎地下来”“眼睛涩涩的”。
这些无主语的句中,你细读会发现其实暗含着主语“我”,这就是课后阅读提示中所提及的“小说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但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我字,好像每位读者都是这个‘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概述完整些:一马帮首领带领“我”和汉子们溜索过江。
三、“溜”出精彩风貌
1.小说往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又离不开核心人物,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呢?
预设:马帮的首领。
追问:为什么马帮首领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引导学生从详略安排、主要情节、小说主旨三个角度感悟小说的主人公)
2.比较刚学过的《孔乙己》《变色龙》这两篇小说,这篇小说在标题的选取上有何不同?
预设:《孔乙己》《变色龙》两篇小说都是以主人公为题,而《溜索》并没有以主人公“马帮的首领”为题,其实想透过首领来描绘一群马帮汉子,进而反映西南地区的传统民俗。
3.聚焦首领,关注旁批,合作探究。
提问:哪些旁批是在点拨你感悟首领这一人物形象?
预设:旁批3—7。
自主探讨一:这些旁批是否是直接引导你关注“首领”?分别指向哪些具体的物或人?这几个物象或人物分别和首领存在怎样的关联?
索——暗示环境的奇险。
牛——退缩畏惧,反衬出以首领为首的马帮汉子们的勇敢坚定和身手敏捷。
鹰——勇敢敏捷,衬托了以首领为首的马帮汉子们像鹰一样勇敢矫健。
瘦小汉子——“小”字体现了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从而正面衬托首领的勇敢无畏。
自主探讨二:这几处批注在语言表达的形式上有何不同?
预设:旁批3和5都是疑问的形式,重在质疑。
旁批4、6、7都是陈述的形式,重在体会。
因此,阅读过程中,我们的旁批可留下疑惑,可抒发体会。请仿照旁批,分别再写一例。
四、“溜”出雅俗风情
这篇文章选自《遍地风情》,多写俗世俗景,但语言却以雅为主,以俗为辅。
自主探讨三:你认为“语言的干净、洗练”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见?请具体分析。
(1)“文言凝练”之雅。如:“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上句中的“山不高”,“口极狭”等颇有文言强调,用语凝练,具有典雅性。因此,可归为“文言凝练”之雅。
(2)“比喻新颖”之雅。如:“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将马帮行走速度的迟缓喻为“极稠的粥”,写出了马帮的阵势和密度,富有表现力。
(3)“叠字传神”之雅。如:“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叠字在节奏上有明显的韵律之美,在手法上是一种夸张或加重语意的表现。如“稳稳”有强调首领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之意。
(4)“用字精准”之雅。如:“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躍,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迈、扯、跃、小”这几个动词精细准确地描绘了瘦小汉子溜索过江的整个过程,表现出其溜索过程之快,动作之敏捷,将“小”动词化,把这一短促的动作捕捉进读者的视野中。
(5)方言俚语之俗。如:“可还歇?”“不消”。这是马帮首领与其手下的对话,干净利落,句式和用词上均保留了西南地区语言的原生状态,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6)口语表达之俗。如:“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开篇这句即是口语句式,从语法角度看,并不规范,而是保留了西南方言的风味,凸显了独特的“口语美感”。
五、“溜”出民族风尚
过渡:作家阿城仅仅是带领我们读者一起去领略这一地方的独特风情吗?从这篇作品中,你还能悟出什么?
背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韩少功和阿城为代表的作家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彼时的中国,正深受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质正渐渐流失,民族之根如何体现在文学创作中,是“寻根文学”作家着力探索的一条路径。
请结合上述资料,谈谈你对阿城这部作品的深刻认识。
预设:溜索这一传统的交通工具正日渐消逝,但马帮汉子们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勇于战胜自然的勇气值得称颂。这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精神风尚。
六、课堂总结
《溜索》一文,通过写一马帮首领带领“我”和汉子们溜索过江,体现出他们“溜”出了一份精彩风貌,“溜”出了一处雅俗风情,“溜”出了一种民族风尚。
【作业布置】
阅读阿城的《棋王》,继续听阿城讲故事,结合本节课所讲的阿城小说的语言风格,进一步了解并体会其小说特色。
【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