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红
《别了,“不列颠尼亚”》与传统的新闻有所不同,传统的新闻是纯客观的报道,但是由于该新闻的作者饱含爱国之情,所以融入了不少爱国之情、自豪之情。
这篇新闻也不同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因为作者的身份代表了中国,不方便直接称赞中国,贬低英国的议论性言辞。因此,该新闻的文体特点表现为是一篇融入了文学手法的新闻,也是一篇运用了春秋笔法的新闻。因此,笔者尝试运用标题展开法和变换文体法,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细致品味文章的语言,从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一、标题展开法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往往与文章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存在紧密的关联。所谓“标题展开法”,是指围绕标题设计一系列的有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例,笔者运用标题展开法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目的是落实语言、思维、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
(一)问题一
笔者的第一个问题是:“标题有什么含义?”新课标指出:“增强思维的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思维的肤浅性表现在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不但看到了事物的表象,更加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容易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但是不容易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因此该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学生搭建了相关的支架,让学生知道标题的含义往往包括表层意思、深层意思,深层意思往往与比喻义、象征义有关。
學生经过思考后进行了回答。
生1:我觉得就是告别英国的轮船。
师:标题的含义仅仅是告别英国的轮船吗?有没有其它的含义?这艘轮船象征着什么?
生1:这艘轮船还象征着英国在香港多年来的殖民统治。因此标题深层的含义是告别英国在香港多年来的殖民统治。
师:生1能够考虑到这艘轮船的象征义,很好。
(二)问题二
笔者的第二个问题是:“英国人是否甘心结束统治?请根据文本谈谈你的理解。”新课标指出:“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结合这篇文章的文体特点,品味文本的语言,从文本中寻找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因此该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学生搭建了相关的支架,让学生知道该新闻的文体特点表现为是一篇融入了文学手法的新闻。因此要注意品味细节,品味语言。
学生经过思考后进行了回答。
生2:我觉得他们是不甘心结束统治。
师:你有什么理由支撑你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因为作者的身份代表了中国,不方便直接抒发称赞中国,贬低英国的议论性言辞。因此,该新闻的文体特点表现为是一篇融入了文学手法的新闻,也是一篇运用了春秋笔法的新闻。你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寻找依据。
生2:在降旗仪式中,港督彭定康的神态是“面色凝重”。
师:一个人的神态往往能烘托出一个人的内在真实心理。那么,彭定康的神态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
生2:我觉得他真实的心情是不开心。因为不开心,才会“面色凝重”。
师:你觉得他为何不开心?
生2:因为他是香港的最后一位港督,他马上就要离开香港。但是他不甘心英国结束对香港的统治。
(三)问题三
笔者的第三个问题是:“既然英国人不甘心结束统治,又为何还是离开了香港?”新课标指出:“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该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促进学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具体说来,是爱国文化的传承。
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学生搭建了相关的支架,让学生知人论世,回顾相关的历史背景。
学生经过思考后进行了回答。
生3: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们中国强大起来了。以前英国欺负我们,没付出什么代价;1997年的时候,欺负我们,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代价是英国承受不了的。
师:1997年中国的实力与1841年中国的实力,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举个例子,一个20岁的青年抢一个5岁孩子的钱,可以说是毫无成本,得到的利益是100分。但是在15年后,这个35岁的中年人还想抢20岁的青年人的钱,就未必能抢到,如果抢不到,可能还会受到伤害。
生3:是的。如果英国人不离开香港,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利用武力收回香港,这个代价是英国承受不了的。
(四)问题四
笔者的第四个问题是:“标题为何先告别,然后再引出告别的对象?”新课标指出:“将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情境中理解。”该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学生搭建了相关的支架,让学生回顾了倒装句的特点和作用。
师:提示一下大家,正常的句式是“谁干什么”,先说主语,再说谓语。文章中先说谓语动词,再说主语,这是什么句式?
学生经过思考后进行了回答。
生4:这是倒装句。
师:每种句式都有其作用。倒装句有什么作用?
生4:我觉得倒装句起到强调的作用。
师:强调了什么?你把《别了,不列颠尼亚》和《不列颠尼亚,别了》比较一下,看看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生4:如果变回正常的语序《不列颠尼亚,别了》,就没有强调告别,就没有了那种迫切告别的语气。
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一种迫切告别的语气?
生4:因为作者满含爱国之情,恨不得快点让香港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五)问题五
笔者的第五个问题是:“轮船走后,我们的心情是自豪的。作者又是运用了哪些手法含蓄地表达出我们的自豪之情?请举例分析。”新课标指出:“在探究中理解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该问题的设计意图是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学生搭建了相关的支架,让学生再次明确该新闻是一篇融入了文学手法的新闻。
师:提示一下大家,考虑一下细节描写的手法、对比的手法、春秋笔法。
学生经过思考后进行了回答。
生5:我觉得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具体说来,作者运用得最多的是环境方面的细节描写。如告别仪式是发生在蒙蒙细雨的环境中,英国王子在宣读女王赠言时是“雨越下越大”。第二次降旗仪式发生时是“广场上灯光渐暗”。轮船离开时是“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师: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5:渲染氣氛。
师:“雨”“灯光渐暗”“消失在晚上的茫茫大海”,共同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请找一到两个形容词去描述。
生5:这些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渲染了英国离开时的黯淡、狼狈。
师:英国人离开时心情是黯淡的,衬托了我们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5:反衬了我们的自豪之情。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6:我觉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师:有些词语,因为作者的身份,并不方便直接诉说。请你运用你的想象补充一下,大英帝国(……地)从海上来,又(……地)从海上去。
生6:大英帝国(耀武扬威地)从海上来,又(狼狈地)从海上去。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来的时候是耀武扬威地来,走的时候又是多么狼狈和黯淡,在对比中含蓄地表达了我们收回香港的自豪之情。
师:还有其它看法吗?
生7:我觉得还运用了春秋笔法。英国女王说的话应该很多,为何作者只是选择了“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因为这句话最能长我们志气。
二、变换文体法
所谓“变换文体法”,是指尝试用其他的文体表达相同的内容、感情和主题。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例,笔者布置了一个作业:“同学们,我们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学习了现代诗歌,请用现代诗歌的形式去改写这篇新闻。”
三、教学总结与思考
有学者认为,教学要注重备文体,要根据文体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本文的文体是一篇特殊的新闻,该新闻是一篇融入了文学手法的新闻。因此,笔者尝试运用标题展开法和变换文体法,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细致品味文章的语言,从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