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重症者可导致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组的4、5、6、7、9、10、16型,柯萨奇病毒B组的1、2、3、5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较常见。又以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A16型(CoxAl6)和肠道病毒7l型(Enterovirus71.EV71)知名度最高且在历史上数次引发较大范围的流行,重症病例多由于EV71型所引起。而近年来根据我国的监测数据,柯萨奇病毒A组的6型和10型引发的病例数量有增多趋势。
有关资料表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经历了较大的变迁。对酒精、来苏(酚类)消毒剂不敏感,而高锰酸钾(强氧化剂)、漂白粉和84消毒液等(中高效含氯消毒剂)可以灭活病原体,且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另外,病原体相对耐冷不耐热,在低温环境下可较长时间保持活性,而在50摄氏度环境中可被迅速灭活。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最早于1957年的新西兰被首次报道,随后在1959年被命名。在20世界70年代之后,此病在世界范围内曾多次造成许多国家较大范围的流行和暴发,且时常导致死亡病例的出现,是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后,国内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及台湾省在内的十几个发达和不发达省市均有报道。且此病几乎每年都保有一定程度的散发病例,不定期的引发部分省市、地区内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和暴发。而在本病的流行年份和暴发时间段内,往往可以监测到更多的重症病例甚至死亡病例。
患儿和隐形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的隐形感染率高,且病毒适合在湿热环境下生存,对部分消毒剂有一定抵抗力,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及疱疹液等传播。密切接触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毛巾、餐具、玩具、床上用品及贴身内衣都可能被感染。病毒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和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同样可被感染。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尤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尤以夏秋季多见。根据以往的病例觀察情况,此病在托幼机构和家庭内均有爆发的可能,也作为托幼机构的重点防控传染病病种之一。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病例,尤其是有症状病例的聚集之后,或者病毒毒力变化,或儿童人群免疫状态发生改变之后,都有形成局部病例暴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