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超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涉及的很多知识点对学生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仅依靠现有认知水平无法进行准确理解和把握。而教师将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一些实物、工具和模型中,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和验证数学原理,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极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6-0020-02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
(Nanhu Primary School, Qingquan Town, Shandan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O Guangchao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basic subject at the elementary leve, many of the knowledge points involve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students cannot accurately understand and grasp it only by relying on the current cognitive level. Teachers apply the mathematics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l to classroom teaching, allowing students to independently explor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verify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in the hands-on manipulation of some objects, tools and models,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tudents can learn independently. Will also be greatly improved.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ies
在新课改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开展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时愈来愈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联系教学实际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教师不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思考探究不足、自主实践缺乏等问题,导致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究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也能因此得到显著提高。鉴于此,本文对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现阶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急需解决: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够明显。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开展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并联系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为其创造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汲取知識和锻炼能力。尽管很多教师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将教学过程演变为教师课堂教授,学生被动性学习的过程,导致相应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不足。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学科学习对学生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对一些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时,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厘清知识脉络,在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和能力。然而,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影响,给予学生课堂进行自主思考和深入探究的机会和时间比较少,无形中也影响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实践体验。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发展学生学科能力,并且很多数学知识掌握需要学生从实践体验中认识和获得,在这过程中学生也能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并朝着更好方向迈进。然而从实际来看,学生实践体验较为欠缺,还需要教师结合实际进行优化和改善,使小学数学变得更加高效和高质。
二、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精心设计数学实验
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就要求教师践行新课改理念,充分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究机会,让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为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其次,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进行科学设计,实施中除了要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外,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切实可行的数学实验,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以“认识物体与图形”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对数学实验进行优化设计,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水平还不够成熟,在设计中就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玻璃窗、正方形饭桌、圆形足球等图形融入数学实验中,以此加深学生理解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法、多媒体等教学方法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实验教学中,并助力课堂教学目标更快实现。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质疑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意识也会得到充分激发。为此,在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实际教学内容对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有效利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实验教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引导他们在情境中发现和分析实验中的数学问题,在自主探究中进行解决。这整个过程不仅可以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培养。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形象展示不同多边形,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比较这些多边形的面积大小,并让学生按照给出的多边形将其剪裁拼接到田字格当中,引导他们试着总结不同图形面积之间存在关系,以培养学生图形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实验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及探究。
(三)组织动手操作,提高學生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也都能够找到原型。为此在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时,教师要从现实生活和客观事实出发,让学生获得更多实践体验机会,在自主动手操作中了解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存在的密切联系,然后在实践探究中形成数学能力,充分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真实魅力。以“长度单位”为例,教师课堂上仅对长度单位进行讲解,很难让学生客观认识不同长度单位及之间存在的联系。为了深化学生理解,教师就可以组织测量实验活动,让学生获得自主操作和实践体验机会,并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对比中掌握米、分米、厘米等单位,针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规律也能准确把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直尺、卷尺对书本、教室、操场等长度进行实地测量,不仅可以得出具体的长度数值,还能够利用学生熟悉环境,让他们对不同长度单位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高,懂得正确使用所学习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遇到的问题。
三、结语
本文是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分析。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师开展数学教学也更加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使这一教学目的更好达成。尤其是在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时,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并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创设问题、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数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有效解决数学学习问题的同时,使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操作实践等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参考文献:
[1]王晓峰.小实验,大效果——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教育科研论坛,2012(11).
[2]李菲菲.小学高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的策略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08).
[3]孙建竹.浅谈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7).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