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运城市第一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诸多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阶段,由于出现了神经内分泌失调、心室重构,治疗难度较大,病情相对较为危重[1]。就目前统计数据来看,即使在现有标准药物的治疗下,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而这明显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选取合适的治疗干预方法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十分关键,是促进疾病转归的基础,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为主的药物联合应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能够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3]。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作为一种具备血管紧张素受体与脑啡肽酶双重抑制作用的药物,具备较为明确的临床应用优势,效果相对较好,有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障碍问题[4]。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更加具备临床应用优势,取得的干预效果也相对更好,有助于促进疾病转归[5]。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相关药物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对照,评价应用成效。
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都是本院所收治相关群体选取,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年龄47~76岁,平均(64.5±5.6)岁,均为心功能Ⅱ级及以上,原发病包括高血压、缺血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等,病史都大于3个月,无ACEI、ARB过敏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的患者,也不存在严重低血压、急危重症需要抢救的情况,肝、肾功能良好,所使用药物在住院治疗期间都没有使用过,彼此之间高度接近(P>0.05),满足了对照试验的原则和标准方面要求,可以开展对照。
所有患者均常规开展临床抗心力衰竭治疗,控制原发病,采取强心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方法进行治疗,控制诱发因素,采取低盐低脂饮食。对照组同时使用盐酸贝那普利片,每次10 mg,每日1次,每2周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剂量调整,最后达到每日1次,每次20 mg的剂量[6]。观察组在治疗之前,首先停用ACEI类药物至少36 h,再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每日2次,每次25 mg,按照耐受情况2周调整1次用量,最后到达每日200 mg[7]。
对干预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径(LVEDD)、生活质量评分(MLHFQ)及6 min步行距离进行对比。其中MLHFQ评分分布在0~105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可见,观察组NT-proBNP、LVEDD和MLHFQ评分更低(P<0.05),相较而言LVEF、6 min步行距离要更理想(P<0.05),取得的干预效果更加满意。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情况对比详见表1。
慢性心力衰竭的产生有着较多的影响因素、诱发因素,由于疾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也提高了该类疾病的入院率、致残率和致死率,为了取得更好的远期治疗效果,还需要对其药物治疗及干预方法应用进行调整,注重从病因特征开展治疗[8]。疾病进展的过程中,其现有的交感神经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都会影响其疾病进程,因此阻断这些神经内分泌改变,对其异常情况进行修正是十分关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衰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剂等,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终末阶段来说,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仍会出现胸闷、水肿、运动耐量降低等临床表现。因此,延缓心肌重构、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已成为心力衰竭的防治重心。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作为一种新型的ARNI类药物,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并抑制内啡肽酶(NEP),增加钠和水的排出,促进血管扩张,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室重构,其在药物干预应用的过程中起到的效果相对较好,发挥了较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9]。通过这一方法应用之后,心力衰竭患者与心功能相关的各项客观指标发生了明显的转归,这也意味着此类药物比常规ACEI、ARB药物取得的干预效果更佳。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情况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情况对比( ±s)
?
如上所述,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群体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之后,疾病情况得到了明显转归,提升了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将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