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强强(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主治医师)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的胳膊、背部或者其他躯干部位长着一个或多个“肉疙瘩”。那么,这些“肉疙瘩”到底是什么?是否需要处理呢?
其实,这些皮肤上的“肉疙瘩”,在医学上称之为“皮下脂肪瘤”,又称“软组织良性肿瘤”;中医称其为“痰核”。
脂肪瘤是脂肪代谢性疾病,凡体内有脂肪存在的部位均可发生。临床上,脂肪瘤常发生于颈、肩、背和腹部的皮肤下面,也可以发生在内脏等深部组织。瘤体往往大小不等,小的似黄豆,大的可重20千克以上。病灶通常生长缓慢,触诊是卵圆形,柔软,可移动,而且不会痛。该病多见于40~60岁人群。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脂肪瘤,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体细胞内存在一种致瘤因子——脂肪瘤致瘤因子。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致瘤因子处于一种失活状态(无活性状态),不会致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下,致瘤因子处于活跃状态,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因子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体内的内环境改变,慢性炎症刺激、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等诱因作用下,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进一步增强,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段结合,形成基因异常突变,使正常脂肪细胞与周围组织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导致脂肪组织沉积,即形成脂肪瘤。而激活致瘤因子的常见诱因有以下几种:
饮食:过度饮酒,经常进食肥肉、动物内脏、无鳞鱼或蛋黄等人群因为进食过多肥腻之品、高胆固醇食物,导致新生脂肪组织过多,使体内过多的脂肪细胞异聚,变硬。
压力:工作压力过大,心情烦躁者,会使正常的脂肪组织和瘀血交织,长时间可形成结缔组织包裹脂肪细胞,导致脂肪瘤。
不良生活习惯: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使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原有的脂肪组织和新生的脂肪不能正常排列,形成异常的脂肪组织,即脂肪瘤。
不同类型的脂肪瘤其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常见的主要有:
单发性脂肪瘤:脂肪瘤形态不一,常呈扁球形、结节分叶状,或蒂状的、质软的皮下肿块,有时为弥漫性肿块,可推动。质软而有弹性,不与表面皮肤粘连。一般界限清楚,生长缓慢,除非肿物过大,压迫局部神经分支方产生痛感,一般无症状,大者达几千克。一般肿物的体积达到一定大小后,常停止生长,呈静止状态。被覆表面皮肤正常,多数皮损直径<5厘米,其底较广。挤压瘤体基部时,表面皮肤可呈“橘皮”样,为皮下脂肪内垂直走向皮肤的纤维束牵拉所致。有时可出现自发萎缩或钙化、液化的现象。
多发性脂肪瘤:可散在全身或局限于体表某部,数目在两个以上,甚至上百个。呈大小不一的、无痛性皮下结节,部分呈对称性生长。生长活跃时则有疼痛感。经常伴发于神经纤维瘤病。
血管脂肪瘤:具有典型脂肪瘤的一切特征,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有家族史者有时也可见。病程缓慢,好发于前臂、腰、股部,蚕豆或黄豆大小,有时能自行胀缩,伴疼痛感。其疼痛原因推测是与血管球瘤有关,或为周围组织反应如水肿、炎症的刺激,或为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所致。
此外,脂肪瘤还可见于加德娜综合征的部分表现。此综合征表现为面部多发性骨瘤、结肠多发性息肉、脂肪瘤、纤维瘤、纤维肉瘤和平滑肌瘤等。
脂肪瘤极少癌变,一般无须治疗,但若瘤体较大,或影响活动,或近期内突然增大或发生破溃,或有日益增大的趋势,则应立刻行手术切除。比如日前,前国家女足主力队员高宏霞来到医院整形外科就诊,她说,自己退役后,额头上留下一个足球生涯的“纪念品”——一个直径两厘米大小的“瘤”,像是一块“老茧”,平时只能用头发遮一遮。经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医生认为这是一个脂肪瘤。尽管这个瘤属于良性,但有继续长大的趋势,影响美观。所以,高宏霞最后还是选择了切除。
另外,如果是深部脂肪瘤,则有恶变的可能(即变成“脂肪肉瘤”),故需密切观察,定期做B超复查;若增生迅速或出现压迫症状,则应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切片检查;若已变成脂肪肉瘤,则术后还应考虑化疗或放射治疗,以提高治愈率。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注意遵医嘱按时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并预防刀口感染,同时适当补充营养,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保证休息,以便于刀口愈合。
目前,在常见的三种脂肪瘤中,血管脂肪瘤因伴疼痛感,患者较多选择治疗。治疗方法很多,一般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脂肪瘤的类型、部位和深浅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预防脂肪瘤,首先应从平衡膳食营养开始。多食含纤维的食物,因为纤维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如:通便、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降血糖、改善肠道细菌丛和预防癌症。还需控制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的比例,减少蛋、肉、乳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例。控制盐腌、烟熏和碳烤食物的食用,不吃霉变和变质的食物,以减少食物中致突变/致癌物的摄入。
此外,还应规律作息,多活动、多锻炼。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和卫生习惯,戒烟禁酒,衣服勤洗换,避免焦躁、忧郁等情绪,这样有益于预防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