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首次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纳入刑诉法的领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助于保障被告人的人权、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同时存在运行环境的基础性诉讼制度不健全,制度的设计缺乏系统思维和整体考虑,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余金平交通肇事案”中,余金平在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后不服一审法院判决而上诉,检察院为了争取量刑建议中的缓刑而抗诉,二审法院并没有采纳缓刑的建议,判处了比一审更重的刑期。基于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再次被推进大众的视线,在社会上引起公众广泛讨论,同时也激起了学术界与实务界关于认罪认罚相关争议问题的争鸣热潮。本刊选取朱孝清、孙长永、陈瑞华、闫召华、李勇等五位专家学者的著述,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争议焦点进行讨论。
朱孝清
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先后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人民检察》等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编著有《检察机关侦查教程》《职务犯罪侦查学》《职务犯罪侦查教程》《我国职务犯罪侦查体制改革研究》《中国检察若干问题研究》《检察学》等。
孙长永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诉讼法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曾任《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出版《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沉默权制度研究》《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等个人专著,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和德国《刑法教义学》等中外文专业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
陈瑞华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比较法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0 余篇,出版《刑事诉讼法》《比较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企业合规基本理论》《刑事审判原理论》《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程序性制裁理论》《程序正义理论》《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司法体制改革导论》《刑事辩护的理念》《刑事辩护的艺术》《论法学研究方法》等学术著作20 余部。
闫召华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现代法学》学术编辑,西南政法大学刑事检察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研究基地)副主任。在《中外法学》《法学家》《环球法律评论》《当代法学》等中国法学会CLSCI 刊物发文13 篇,其他专业期刊发文40 余篇。
李勇
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在《法律科学》《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刑法论丛》《证据科学》《检察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著有《结果无价值论的实践性展开》《刑事证据审查三步法则》《审查起诉的原理与方法》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