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原型理论下《婚姻故事》中夫妻关系的诠释

2021-09-28 09:47赵金玲孙宝珩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太原030000
名作欣赏 2021年30期

⊙赵金玲 孙宝珩 [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太原 030000]

由亚当·德赖弗、斯嘉丽·约翰逊主演、荣获六项金球奖提名的影片《婚姻故事》讲述了一对夫妻查理与妮可结婚十年,由于心理隔阂等因素办理离婚手续,而后因争夺唯一的孩子亨利的抚养权,两人双双诉诸法律措施,最后妮可获得55%抚养权,这个故事向观众呈现了逝去的婚姻与爱情、凶恶的争吵与误解以及抚养权事件尘埃落定之后两人之间仍在的温存。两人关系的破碎与缓和令人唏嘘,也引人深思。作为知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人格的总体被称之为心灵。心灵又恰恰是意识层,个体无意识层和集体无意识层相互作用构成的。作为在这三者中起着基础作用的集体无意识,它的内容包含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自性等对人们的人格和行为起着重要作用的原型,所谓原型,本质上是一种经由成为意识以及被感知而被改变的无意识内容,从显形于其间的个人意识中获取其特质。该影片中的夫妻关系从和睦到分裂再到缓和的过程也正是原型在起着作用,本文以此为根据对这段失衡的夫妻关系进行诠释,从而引发人们对于夫妻以及两性关系处理问题的思考。

一、十年同舟共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互补作用

影片以妮可和查理两人的独白作为开头,呈现了一些两人婚姻和睦时期的温馨片段,这些独白是在离婚调解员的建议之下两人写下的对方的优点。在查理看来,妮可不仅仅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好市民,更是一名合格的妻子与母亲,她能够成为他决策的助推器,挑选出衬他心仪的礼物,能够不厌其烦地陪伴亨利。在妮可眼中,查理不轻言放弃,井井有条,是一个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的人。根据荣格的观点,阿尼玛原型是男人心理中女性的一面;阿尼姆斯原型则是女人心理中男性的一面。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的情感和心态总是同时兼有两性倾向。查理的阿尼玛原型体现在他身上所具备的一些倾向于通常意义上女性所拥有的特点,如很会穿搭,看电影易落泪的感性,在妮可不擅长的家务领域如补袜子整理柜子等方面,查理都能处理得当。相较之下,阿尼姆斯原型的投射不仅仅体现在妮可果断的性格上面,还映射在她的行动上面,她可以轻易打开丈夫费很大劲都打不开的罐头。可以说,两人身上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成为彼此生活中很好的弥补与支持。

在电影进行到妮可、其代理女律师诺拉、查理与其代理男律师伯特商量有关离婚的分配问题,在休息间隙准备点三明治时,诺拉和伯特很快决定好,查理翻看了菜单全部内容后对自己要点什么类型的三明治犹豫不决,而妮可接过菜单后很快就确定了自己与查理要吃的口味。这个细节片段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相濡以沫相处之下的熟知,更是二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的直接体现与对比——妮可所具备的当机立断与查理习惯性的犹豫踌躇。心理学家凯利、西保、罗伯特·温、克切霍夫和戴维斯等人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交往双方人格的互补性对于人际吸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互补因素增进人际吸引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特别是异性朋友或夫妻之间。可见,妮可和查理身上的阿尼姆斯和阿尼玛原型的互补是他们十年婚姻生活得以维系的重要支撑。

二、自我角色的过度沉浸——查理人格面具的过度膨胀

在电影片头的陈述中,查理以“她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作为结束,在妮可的叙述中,也提到了“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看似是在列举对方优点的自白中却一语中的地揭示了他们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他们二人的婚姻世界里,更多的不是扮演丈夫与妻子的关系,而是将工作中的导演与演员的身份延续到了生活之中。荣格提出,人格面具是人在公众场合所展现的面具或者外观,其意图在于呈现对自己有利的形象,这样,社会就会悦纳他,从而使个体可以获益,取得成就。可以说,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团体生活的基础。换言之,他认为人格面具呈现的不是真实自我,而是他人甚至自己所定位或期许的人格,通常具有较大的诱惑性,往往伴随功利性目的。作为剧团的导演,查理对待工作非常兢兢业业,对剧团投入了极大的心血。电影中呈现了部分查理在剧院中的工作状态。当他在剧团的楼梯间与妮可的律师诺拉电话通话时,剧院中的成员手持道具图片让其决定,年龄较大的剧团演员弗兰克连衬衫的问题都要和他讨论。

在剧团总揽一切事物的查理,将这一习惯延续到了生活中。他忽略妻子的想法与需求,小至房间内的物品全部都是按照他的喜好进行摆放;妮可希望他关注一下礼物的包装,他却直接蛮横地撕扯包装取出了礼物;对于妮可回洛杉矶拓展事业的想法同样置若罔闻,彻底成为一个在事业与家庭中的控制狂。在荣格看来,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以人格面具自居时,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膨胀”,一方面,这个人会由于自己成功地充当了某种角色而骄傲自大。他常常企图把这种角色强加给他人。导演与演员之间的关系常常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演员的言行举止最终都要依从导演的安排。在导演查理心目中,妮可始终是一个优秀的女演员。当这样的关系附着于夫妻之间时,势必会造成情感与地位的失衡。婚姻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没有地位上的高低贵贱之分。家庭生活中不应有一方凌驾于另一方的状况,如果某个成员的权威远远高于他人,将是这个家庭的不幸。在电影结尾处妮可的信中坦白道:“我对他一见钟情,我永远不会停止爱他,即使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此外,电影伊始妮可列举丈夫的优点时,提到了“他喜欢我”,这里的用词是“liked”而不是“loved”。从爱与喜欢的用词上,妮可处于情感劣势地位的事实可见一斑。

三、遵从内心的断然抉择——妮可自我自性的清晰认知

自性即整体人格,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荣格忠告人们,不应该过分强调自性的完满实现,而应该更多地强调对于自性的认识。对于自性的认识才是获得自性完善的途径。作为一个出生于演员家庭、曾小有名气的演员,妮可在与查理结婚之后,为了帮助丈夫的事业,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在查理的剧团出演。在电影开篇,妮可评价查理时,认为他是一个有目标的人,相较之下,她并不清楚自己想做些什么。可见在查理过度膨胀的人格面具之下,控制一切的查理已经对妮可的内心与思想产生了禁锢。当查理导演的人格面具随着名气的扩大与时间的推移随之膨胀时,妮可并没有沉湎于佩戴着演员面具的自我,她不愿成为在事业与生活中受到指点和安排的演员。荣格指出,自性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自我的合作。因为如果自我对来自自性原型的各种信息置之不理,一个人就不可能达到自性的认识和理解。一切都必须成为自觉意识,这样才能使人格获得充分的个性化。妮可回到老家洛杉矶顺利地进行了试播剧集的试镜,并针对情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与剧组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妮可透露出自己能够做编剧和导演之类的工作,但查理的无视使她丧失了这些机会。电影中妮可被剧组人员跟随簇拥的场景与她在剧院舞台上接受查理动作指点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妮可已经卸下之前被动服从的演员面具,开始立足于自身发展需求。

在整个离婚协商的过程中,妮可始终占据着主动和先机,在查理寻找律师之前就已经咨询过11 个律师,按照法律要求,这些律师是不能为查理代理的,从而置查理于阵脚大乱、猝不及防的境地,当查理从儿子亨利口中得知妮可已经下定决心留在洛杉矶时,当即向妮可打电话。两人在电话中大吵一架之后,妮可偶然碰到了曾共事、有过一面之缘的器械师,随之二人在车内发生了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两人发生关系的方式全是由妮可主导的,由此可以看出,妮可已经渐渐挣脱了以往被动的束缚,在自己的轨迹上掌握了主动权。电影结尾证明了妮可转变的成功,她以导演的身份获得了艾美奖的提名。查理在妮可居所走廊处停留看着照片,那里有妮可从小到大的照片、与朋友以及与儿子的合照,与片头特写的柜子上孤单竖立着的妮可与妹妹、妈妈的合照形成对比呼应,妮可在对诺拉的倾诉中曾说自己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主动权与所有权,亨利的出生进一步加剧了她的这一感觉。而影片最后的照片也表明妮可的世界已经重新拼接完整。可以说,妮可达到了自性认知,实现了自身的个性化,充分从被动的过去中挣脱出来,活出了真我。

四、社会默认的完美母亲——圣母玛利亚的原型认同

在法庭裁决无果后,法官决定派观察员去双方的家中,通过分别观察与评估妮可和查理二人与亨利之间的相处再决定抚养权的问题。为了应对观察员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诺拉让妮可进行了模拟回答,当妮可如实说出了自己身上的一些如偶尔酗酒、性情暴躁等缺点之后,诺拉律师打断并说出了一番话,一针见血地指明了整个社会措置失宜的观点:一位母亲必须是完美的,相反对父亲则没有那么多约束。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因为犹太基督教的基础,耶稣的母亲玛利亚是完美无缺的,并且以纯洁的处女身份诞子,一生支持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死后还抱着他的尸体。有关母亲的原型,荣格认为,与任何其他原型一样,它显现在几乎无限多样的面向之下;其中属于象征意义上被称为母亲的范畴中有女神,尤其是耶稣基督之母、圣母玛丽亚及索菲娅。相反,父亲即上帝始终是缺席的,这样也就导致人们对于母亲的要求远远早于且高于对父亲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刻画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性,影片还塑造了另一位“不负责任”的父亲形象。在观察员介入之前,妮可私下来到查理所租的住处,寻找查理进行协商,看能否扭转事态,不将亨利扯入这场纷争中,避免他受到伤害,但商量渐渐变成了争吵,妮可说出查理和他的混蛋父亲一模一样,查理愤怒反驳道妮可什么都可以骂,但唯独不可以骂他和他的父亲一样。可见,这样不负责任的父亲形象对于查理来说是极力想摆脱的,这同样也是影片通过查理之口对于社会这种畸形看法的抨击。除此之外,从这出离婚闹剧开始直至结束,可以看出妮可始终先于查理一步,查理则一直是一个手忙脚乱的状态;妮可始终在洛杉矶,而查理由于工作原因需要在纽约与洛杉矶来回奔波,甚至因为官司还暂停了自己的事业;小亨利明显对于妮可的依赖远远大于查理。影片通过这样的设置,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对夫妇之间的纠葛,更是以小见大,让观众看到了更为宏大的社会中需要被扭转的观点,通过妮可在离婚官司中的优势体现,无形中提升了母亲的地位;同时运用一些零星的妮可喝酒片段的展现,进一步对完美母亲的普世认同发出了质疑与挑战。

二人的争吵最后在对彼此狠毒的诅咒中戛然而止,妮可抱住了崩溃大哭的查理。尽管两人曾被对方的代理律师在法庭上批驳得遍体鳞伤,在怒气之下言不由衷地相互谩骂,但最后的拥抱向观众呈现了一对夫妻在种种误解之后的互相扶持。台湾知名漫画家朱德庸曾说过:夫妻通过每一次争吵,更加了解对方;当他们足够了解彼此时就不再争吵了,他们选择分手。电影最后呈现了妮可和查理离婚后一幅温馨的画面,查理接走儿子过节准备离开之时,妮可叫住了他并为他系好了散开的鞋带。在一系列事件之后,两个人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看似井井有条把控一切的查理在整个离婚过程中却显得手忙脚乱,为迎接评估员的到来,查理在摆放花盆的位置时,都需要打开电脑视频去征求别人的建议。而曾经进门后大大咧咧脱鞋光脚的妮可却帮忙查理系好了散落的鞋带。

《婚姻故事》所呈现的并非破镜重圆的完满结局,却依然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夫妻之间的温情。通过二人关系在婚姻中的失衡展现,搭构了和谐的夫妻关系应有的图景。婚姻如同建筑,爱为根基,夫妻二人需良好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使婚姻的骨架更为契合与牢固;不仅如此,还应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做到工作与生活时的状态切割,唯有此,双方才可同步进行,而不致一方倾覆。在相处中,彼此要留给对方合适的空间,留有独处与发展的机会。此外,该电影所映射出的社会现实引发了人们的共鸣,这也是其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荣格的原型理论直指人们的心灵深处,结合电影个案的阐释,足够引起人们对于婚姻乃至两性相处的深思。

①宋宝萍、魏萍:《荣格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35—138页。

②④⑦⑨ 〔美〕C.S.霍尔,V.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5页,第53页,第50页,第63页。

③⑪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许德林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7页,第 156页。

⑤ 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⑥ 王丽萍:《荣格原型批评视域下〈幸运的吉姆〉解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二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19年,第324—336页。

⑧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若初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23页。

⑩ 〔美〕卡尔文·霍尔,弗农·诺德比:《荣格心理学七讲》,冯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8页。

⑫ 朱德庸:《老公VS老婆》,《档案管理》2006年第5期,第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