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开掘与弱道哲学
——是枝裕和家庭伦理电影文化试析

2021-09-28 09:47李秀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102
名作欣赏 2021年30期

⊙李秀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102]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人类家庭历经漫长历史演变,在20世纪中叶以来发生重大变化。学者爱德华·肖特在《现代家庭的构成》一书中明确指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家庭时代以及以婚姻关系为本位的现代家庭时代均已趋于式微,传统家庭制度、家庭观念面临严峻挑战。”“家庭危机”不断涌现,逐渐演变成为全球性社会与文化热点。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直接影响着文化内容与形式的更迭。作为文化产品与文化形态的电影,直接参与着社会与文化问题的整体建构,与社会文化现象的普遍发生同步进行。以家庭观念变化为表征的生活方式变革,直接反映在电影文化中。“家庭伦理电影”以极为鲜明的“跨地性”特征,成为广泛存在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最为普遍的电影类型之一,在欧美与华语电影史上,都曾蔚为大观。在日本电影界,家庭伦理题材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几乎贯穿整个日本电影史,文化底蕴深厚,已形成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成熟的电影美学,具有文化继承性与时代关联性。

良好的创作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日本新生代导演得以脱颖而出,他们独具特色的创作探索,也为家庭伦理类型电影持续注入活力,使其内涵更趋深远,风格丰富多样,保持长盛不衰,是枝裕和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身为日本新生代电影翘楚,是枝裕和的电影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影展重要奖项,被公认为平成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长期以来,他一直着眼于对家庭伦理题材的开掘与探寻,致力于文学与电影双维度的深度探索,以内敛、节制的文字与镜头语言,努力呈现着人性的丰富、坚韧和幽微。在数十年的电影创作生涯中,是枝裕和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影像风格,并且一直秉持着借由家庭伦理题材,关注普通人生存状况与心理状态的人文视角。

家庭伦理题材在日本电影界一直有着重要地位与影响,许多知名导演将此作为关照点,纪录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衍变,传递自身观察与思考。21世纪以来,在创作氛围和社会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家庭伦理电影创作呈现出日趋强大的生命活力,积极反映新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特征,成为重要文化现象,是枝裕和堪称最有代表性的导演。

2018 年,《小偷家族》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距离今村昌平凭借《鳗鱼》获此奖项,已经过去了二十一年。是枝裕和借此晋身为当今日本最有国际影响力的导演,他的作品在国际影坛享有较高知名度,部分电影在国外观影人次甚至超过本土。在数十年的导演生涯中,是枝裕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隽永、安静、舒缓、恬淡的影像与有意淡化情节的叙事,特别是对家庭伦理题材的执着探究,使他的名字常常被评论界与小津安二郎等前辈导演相提并论,并被视为后者的接班人,成为日本家庭伦理影视文化的接续者。

在日本传统价值观念中,非常重视家庭。德川幕府时期,家庭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单位,氏族的稳定有赖于家庭之间的相互扶持,家庭为生存提供着社会保障。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家”代表着集权制度,起源于武士文化,强调父权直系家族制度,将家庭的维系与对国家的忠诚紧密相连。日本传统价值观念强调集体主义,父权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概念从孩提时代开始植根于家庭教育,并与日本的神道教和儒教精神有着关联。

随着电影创作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日本形成了独特的家庭伦理电影,别具一格的叙事模式、娴熟的拍摄技巧,构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电影美学,小津安二郎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导演。凭借个人风格极为突出的创作理念和固定机位、仰拍、稳定景别等电影技巧,其作品形成了极富民族性的特征,将“庶民电影”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度。小津作品多以家庭生活为题材,描写父母、子女及夫妻之间的情感,聚焦现代化社会进程对传统家庭的冲击以及后者的崩溃瓦解,富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奠定了后期家庭伦理电影的叙事风格和美学方向。小津之后,此类电影的代表导演是山田洋次,这位跨越了两个世纪,至今仍活跃在影坛的导演,对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基调,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

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新生代导演中,是枝裕和成为继承家庭伦理电影传统的代表。他的作品中既可以看到小津安二郎的影子,也汲取了欧洲艺术电影的精髓。他巧妙地融合了小津的叙事韵味与欧洲艺术电影的传统内涵,吸纳了山田洋次等日本主流的叙事特质,将着眼点置于家庭生活的日常琐事,表现日常中的残缺与创伤。节制内敛,缓慢而不沉闷,充满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汇集了数种电影力量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著名影评人小阿瑟·诺莱迪评价是枝裕和:“在他那一辈导演中,他是唯一一名承继了昔日第一流日本导演的人文主义传统的重量级人物。”

不同于作家沃克·柏西主张的“日常是戏剧的敌人”,是枝裕和的家庭伦理题材电影有意摈弃好莱坞式的高度戏剧化,努力淡化情节,在平淡无奇的市井中寻找灵感,致力于捕捉日常生活中被忽略、被视而不见的内容,让它们被发现,被感知,从而引领观众自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体认某种诗意。

是枝裕和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做饭、吃饭、闲谈、散步、洗澡等家庭日常生活场景,结合贴近生活的表演、自然光的外景,努力还原普通生活原貌,探索人们身边那种无处不在又难以觉察,莫可名状又富于生机的力量。被评论界视为其代表作的《步履不停》,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聚会,没有复杂的情节起伏,只是日常家庭生活片段的连缀。母亲清洗蔬菜准备午饭,标志性的玉米天妇罗,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紫薇花在阳光下轻轻摇曳,飞进房间落在大哥遗像上的黄蝴蝶……平凡琐碎的生活,仿佛永远在周而复始,却在数年之后,因为父母相继离世戛然而止。2015年推出的《海街日记》,被观众誉为最适合夏季观看的电影,同样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镰仓小城,木质结构的老房子,相依相伴的四姐妹。春天的樱花大道,自己酿造梅子酒,夏天的花火大会,海边漫步,相约爬山,朋友来访时一起坐在庭院里吃凉面……平淡细碎的生活细节,在不动声色的铺陈中,传递出人物各自的人生感悟:十几岁就被迫撑起一个家的大姐幸,善良坚韧背后有着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眷恋,二姐佳乃在莽撞的恋爱中跌跌撞撞成长,千佳对所有人的宽厚包容,小妹铃乖巧懂事背后深埋内心的愧疚与悲伤。这样的影片,绝不仅仅是美女美景加美食的鸡汤治愈,而是借由对日常细节的细致观照,努力发掘着那些无处不在、熟稔到视而不见的生活能量。

电影与琐碎人生的关系,被视为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楚河汉界之一,历来争论不休。希区柯克主张彻底砍掉,而戈达尔则力主二者同一。在这种论争中,是枝裕和显然更赞同后者。他充分体味到“日常”细节的重要,努力在平凡的故事中彰显生活的深沉内蕴,传递对家庭伦理文化的严肃思索,凸显日常生活的丰厚与价值。

是枝裕和的电影,与他的小说叙事一样舒缓恬淡、内敛节制,内在情感却极为丰沛,更传递着人与人之间难以言传的微妙而幽深的关联,这与日本文学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不同于很多西方文学注重情节冲突、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日本传统文学自《源氏物语》开始就更注重细腻入微的人生体验和调动全部感官的极为细致的审美感受。其后,这一传统在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夏目漱石、太宰治等作家笔下得以延续发展,是枝裕和显然受此传统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电影,最动人之处,绝不在于情节的冲突与悬念,而是在于极为细腻入微的细节刻画。《步履不停》中,浴室角落掉下未补的瓷砖,马桶旁新装的金属拉杆,都在暗示着父母的衰老。《奇迹》中老夫妇在孩子们开心嬉闹背景下的交谈,老奶奶给浴后女孩梳理头发时的对白,让观众充分了解到老年人内心的孤寂和苍凉。

身为家庭伦理电影的承继者,是枝裕和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艺术探索:着眼于家庭生活日常细节,努力捕捉并发掘细节背后,那些因为过于熟悉而被人们漠视,却又极具影响力与裹挟性的能量,深入追索其在不同时代之间的传承与演变。这种以家庭日常为介入点的现实关怀,既不乏细腻丰富的肌理,也拥有着意义生发的坚实土壤。

心理学家佩维奥认为,对东方传统文明而言,西方文化冲击带来了“双重编码”。首先是思维意识层面的重新编码,固有价值体系受到冲击。继之以行为方式发生相应改变,传统文化观念遭受重创,代际矛盾日趋凸显。

纪录片拍摄者的职业素养,使是枝裕和始终保持着对社会问题的高度敏锐,坚守着对家庭伦理文化的社会关怀。随着时代变迁,在西方文化的“双重编码”影响下,日本传统家庭观念发生了明显变革。随着西方价值观念的渗入,离婚、重组、单亲及单亲家庭增多,家庭类型模式出现多样化,传统家庭结构、观念随之改变,传统大家族走向解体,传统的以父子为核心的家庭关系被逐渐被以夫妻为核心的家庭关系所取代,长子继承制被废除,女性社会地位逐步获得提升,家庭内部男性决定权大幅降低,父权家庭体系风雨飘摇甚至土崩瓦解。此外,日本在历经经济高速发展与泡沫破灭、持续低迷之后,生存压力高涨,失业率与离婚率不断攀升,年轻一代价值观出现巨变,独身主义盛行,结婚率、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老龄化问题突出,家庭观念日渐淡薄。种种社会问题都对日本家庭产生着重要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处模式都在悄然改变。强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使人们疲于应对,疏于维系亲情,亲人之间的隔膜与疏离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

在电影创作中,是枝裕和充分关注并呈现着普通人家庭生活的变化,着力探究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社会与家庭问题。在他的镜头下,日本现代家庭的代际沟壑常常难以弥合,亲情关系薄弱。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被迫为学习和工作奔忙,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家庭和亲人的重要。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孤独生活的老人,很久不回家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成为单亲的家庭,更有遗弃孩子的母亲,依靠孩子照顾日常生活的父亲。《步履不停》里一年才回家一次的良多,翘首企盼儿子电话的妈妈;《海街日记》中被父母双双遗弃,彼此帮扶长大的姐妹;《小偷家族》更是展现出一幅奇特苍凉的人间图景,家庭中的每位成员之间都没有血缘之亲,也各自怀有自私的目的,却又彼此关照扶持着,挣扎在社会底层与边缘。身为导演,他积极关注着现代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割裂”,力图用作品去反映社会变迁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与小津不同之处在于,是枝裕和的影片并不特别着眼于缅怀逝者与追忆往昔,他的关注焦点在于如何面对未来,如何从 “割裂”的情感纽带中摆脱出来,勇敢建立新的关系。他认为,面对家族共同体弱化甚至消减的时代背景,人们应该积极探寻新的共同生活形式。

《如父如子》里,福山雅治家庭代表着现代日本家庭文化中常见的疏离与隔膜,借由孩子的相互调换,导演对比了人情与血缘对于家庭的不同影响,对血缘重要性提出质疑。数年后的《小偷家族》,彻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颠覆。影片的家庭突破了传统血缘家庭的范畴,极为开放和复杂。家庭中的六人彼此没有血缘关系,同为游走在社会底层的边缘人,因为各种机缘拼凑成一个特殊的家。家中的每位成员都曾遭受来自原有家庭的伤害,出于各自目的与对爱的渴求,走到了一起。如此特殊的家庭,彼此之间,却能够建立起亲密联系,日常生活细节之下,传递出的是珍贵的家庭温暖。影片后半部分,迫于道德压力,小偷家族被迫终结,体现出是枝裕和对现代文明法治机制与现代社会组织伦理不合理性的反思,摒弃简单粗暴的社会批判,坚持从个体生存体验出发进行含蓄、节制的理性思考。

面对快节奏、效益驱动的社会大环境,式微的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日趋疏离的人际关系,是枝裕和以缓慢而细碎的日常,给出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新思考。《步履不停》中,那些过冬之后变成黄色的蝴蝶传说;《海街日记》里,每年坚持采摘、亲手酿制的梅子酒;这些在亲人之间、代与代之间得以传承延续。《小偷家族》里,那支偷来不为换钱,而是与孩子们一起去享受垂钓乐趣的钓鱼竿……上述种种,都在庸常甚至寒冷的人生中,悄然绽放出星星点点的温暖,体现着是枝裕和以日常生活为契机,引导人们回归以人为本位的人文思考,积极探寻未来生活方向的努力。

是枝裕和的家庭伦理电影作品具有非常独特的美学风格,既有静雅、节制、言犹未尽的传统审美韵致,也蕴含着独特的“弱道”之美——面对命运强力,承之以柔韧内敛,柔弱之中,自带生机。这已经不仅局限于电影美学,而是一种哲学姿态。

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电影新浪潮的大师,以及之后涌现的北野武等人对日本元素所持有的批判态度,是枝裕和一直葆有自觉的“东方位置”,在全球化的文化框架中,自觉寻找东方文化的独特位置与表现形式。与大多数艺术电影的决然反击不同,是枝裕和坚持以极为内敛的态度寻找着某种和解。在文化的极寒状态中,电影剧情总是向着某种温暖的方向发展、聚拢。他的电影作品比小津更内敛、更通透,有着非常坚持的社会态度。这种内敛不仅体现于镜头语言与影片格调,而且彰显在叙事态度和对人物的呈现方式上。他作品中的人物性格非常日常化,恬淡甚至温暾,没有激烈的情绪迸发与激情洋溢地抗争,缺少戏剧性,对于生活中的磨难,很少反抗,更多只是默然承受。面对磨砺与创伤,他们也感受到痛苦和无助。面对生命坎坷与无常,他们常常自觉无力,却并不是彻底放弃,总是默然承受之后,依然保持生命的柔韧。

《海街日记》《如父如子》《比海更深》等几部影片都体现着这样的主题倾向,《小偷家族》在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方面非常敏锐,但在具体呈现中依然内敛克制,仍然延续了表现主人公“生命虽无力却依然柔韧”的风格。北大学者戴锦华老师将这种风格总结为“弱道哲学”,是一种以柔弱内敛应对生活重压的生命哲学,看似无力,实则柔韧,富于生命力。这种哲学观念与中国的道家思想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天下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据此得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与 “无为”“不争”“守弱”,实质同一,皆为无法之法或自然之法。“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根源在于“得道”或“守道”,能与“道”沟通和一体化。因此,“守弱”或“不争”之所以有力,乃在于“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对中国文化并不生疏的是枝,是否直接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目前未有定论。但对“弱道”哲学的认知,显然是相通的。柔弱是流动,灵活,善于变化。柔弱可以避免僵化,保持灵动,不凝滞,不呆板,不顽固,能够因时因事及时调整,不至拘执不化。秉持这种人生哲学的是枝裕和,在家庭伦理题材影片中传递着独特的思考与领悟。《比海更深》里的良多,依然深爱前妻和儿子,台风呼啸的风雨之夜,一家人一起避雨聊天,共同追逐彩票,短暂找回了往昔的温馨。雨过天晴之后,依然要面对无法挽回的分离。良多的挥别,无奈之中,多了一分释然。《海街日记》里,面对母亲一般关爱自己的海猫食堂老板娘的生病去世,四姐妹震惊痛苦,回天无力。但在与食堂老板的相互安慰中,找到了一线疏解——至少,她走得很平静,没有太多痛苦。她生前在佳乃的帮助下解决了财务危机,也算了却一份牵挂,姐妹们终于可以对她的善良有所回馈。身穿丧服的四姐妹再次来到海边的场景,充满着隐喻:命运的波浪起伏连绵,但生活,仍将继续。

对于家庭伦理题材的热衷和执着,使是枝裕和的艺术世界格外绵密厚重,但也因此被一些评论者指责缺少深度和视野,创新性不足。视野的开阔与否,其实与题材对象并无直接关联。聚焦家庭和日常,表现看去题材琐碎,但并不意味着格局狭小。是枝裕和在作品中时刻传递出的对生活与文化的反思和探究,无疑有着深远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始终坚持的极端内敛、寻求和解的文化姿态,虽被批评缺乏尖锐感,过于温和,但就社会敏感度与责任感而言,他与两代新浪潮导演并无本质差异,不同之处在于具体应对方式一则尖锐,一则温和。从另外角度看去,这种守弱的温和,恰恰保留了文化的宽厚与丰富,使其更具生命厚度。

①〔美〕小阿瑟·诺莱迪:《是枝裕和,站在十字路口的导演》,《世界电影》2012年第2期,第5页。

②③④ 老子:《道德经》,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版,第247页,第71页,第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