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阿城《棋王》的寻根意识

2021-09-28 09:47丁咚浙江海洋大学浙江舟山316000
名作欣赏 2021年30期

⊙丁咚[浙江海洋大学,浙江 舟山 316000]

一、“吃”与“棋”中的寻根意识

阿城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平常心论,所谓中国文化,我想基本是世俗文化吧。” 而《棋王》这部作品,可以说将“世俗文化”描写得淋漓尽致。凶恶的吃相原是再俗不过的事情,而在阿城的笔下,却有着别样真实的生命体验在其中。《棋王》作为阿城在脱离了知青生活后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作品,是最能体现阿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寻与思考的,可以称得上是寻根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吃”和“下棋”这两件事。首先谈谈“吃”,吃是一门最大也是最基本的学问,生而为人,没有真正能够不食人间烟火的。想要生存,就离不开“吃”,它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但是,“吃”这个动词可以有很多种状态,它和人的生存境遇息息相关。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生存下来是第一位的,那么“吃”对于他们来说,便谈不上讲究和丰富,能够果腹,便是极大的幸福。再如对于现代社会中生活大多富足的人们来说,“吃”便不仅仅是为达到“生存”的手段了,而是更能体现“生活”的一种方式。人们对“吃”的要求也绝不满足于吃饱就行,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再远一些,大富大贵人家的“吃”则是一种艺术。这个时候“吃”就显得格外讲究,富有仪式感。《棋王》中,作者阿城对王一生的吃相做了多次生动的描写,如:“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食指抹进嘴里”;“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等。可以说,王一生对“吃”是无比虔诚的,他体会过生活的艰辛,深深懂得吃不饱饭的痛苦。因此,面对食物,他小心翼翼,不愿意有丝毫浪费。王一生的吃相“残忍”,是生命力之顽强与执着的一种具体化表现。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吃”显得太低、太个体,但缺少了“吃”,人也就缺少了生存下去的物质基础,革命也无法开展。王一生出身贫寒,他对饥饿太过熟悉。从小缺乏食物导致他对饥饿产生了恐惧,这样的生命体验使他对待食物有着极其认真的态度。“残忍”的吃相实际上让读者们看到的是那个时候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当读者去想象那种艰难的生活时,那些形而上的东西就显得远了。作者笔下王一生的“吃”不是馋,不是为了好上加好,而是人在最困难的状态下对生命的最大的尊重。对“吃”这么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世俗化行为的放大描写,实际上就是在提醒狂热中的人们:人要面对现实。

如果说“吃”是人在物质层面的基础需求,那么“棋”无疑是精神层面的一种寄托。“我”与王一生的相识从一句“下棋吗”开始,下棋是王一生人物形象的灵魂所在。对于“我”而言,下棋不过是一种娱乐消遣;对“脚卵”来说,一副好的象棋可以是一件收藏品;但对于王一生而言,下棋是人活着就必须要进行的事。“我们这种人没有什么忧,顶多有些不痛快。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王一生的话有着某种哲理。很多学者认为,阿城所描述的王一生对下棋的态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庄哲学很有些联系。例如书中写王一生请教收废纸的老头棋道,老头用中国道家讲阴阳之气来为王一生指点迷津:“老庄之随遇而安,淡泊清静之思想显露无遗。”自古以来,琴棋书画一同被看作是文人四友,雅人四好。可以说,下棋不光是一种益智性的消遣游戏,而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内涵修养。王一生爱棋,他的母亲临终前交给他一副牙刷把磨的无字棋,这个时候棋对王一生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像是一种信仰了。生活是艰辛的,而自己钟爱的象棋得到了母亲无声的支持,亲情的厚重也在这一幕中得到了无言的升华。

当我们回归到作者的创作中来时,不难发现,阿城在用王一生对棋的态度来表明这样一种思考:在精神世界的极度荒芜中,人需要向前反思,坚守最根本的文化信仰。只有这样,人才不会垮掉,才能活得有意义。在阿城的笔下,王一生没有高涨的政治热情,没有大多数青年学生的热血激昂,而是沉迷在路边的棋摊;即使被监禁,被撕毁精心收藏的棋谱,他仍旧可以在心里下盲棋。《中国新文学史》中这样评价棋王:“它寓示了在文化沙漠年代中,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疗救意义。”阿城也借作品中“我”的心理活动,说出了自己的感触:“是呀,还要什么呢?我不是也感到挺好了吗?不用吃了上顿惦记着下顿,床不管怎么烂,也还是自己的,不用窜来窜去找刷夜的地方。可是我常常烦闷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就那么想看看随便什么一本书呢?电影儿这种东西,灯一亮就全醒过来了,图个什么呢?可我隐隐有一种欲望在心里,说不清楚,但我大致觉出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

二、人物形象中的寻根意识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部小说的灵魂,这不仅仅是对创作的需要,更多的是作家对生命情感体验的一种投射。《棋王》中的王一生是棋痴,最初与象棋结缘,是他和他的母亲为印刷厂叠书页子,书恰好是本象棋书。王一生看出了些意思,自此一发而不可收。这个情节看似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巧合,其实不然。王一生家境贫穷,学校组织的春游、看电影他都不去参加,是为了给家里省钱。而当他爱上了象棋,他的整个生命状态都发生了改变。沉迷在象棋中,他可以不用过多思考贫穷的问题,下象棋甚至成了一种让他暂时忘却压力的方式——“何以解不痛快?唯有下象棋。”但是,小说中的“我”说:“人一迷上什么,吃饭倒是不重要的事。大约能干出什么事儿的人,总免不了有这种傻事。”王一生想一想,又摇摇头,说:“我可不是这样。” 这说明王一生爱下象棋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正相反,下象棋是王一生面对现实的一种郑重的选择。象棋无法改变贫穷的环境,王一生的饥饿体验告诉他如果没有饭吃,象棋这剂精神的良药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在王一生身上,“吃”与“棋”有着某种和谐的平衡感。他对待吃无比虔诚,又不囿于口腹之欲。对待下象棋,他同样无比认真。这也不仅仅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统一,更多的是王一生认真对待生命的精神定力。“脚卵”为让王一生参赛,将自己收藏的一副明朝的乌木棋送给了书记,王一生却说:“我不赛了,没意思。倪斌是好心,可我不想赛了。”身穷志坚,王一生不会为用钱财得来的好处而沾沾自喜。他更看重生而为人的基本原则,这很有中国人的脊梁在里面。起初王一生下棋“太盛”,难免会有求胜欲。当遇到了“世外高手”——捡废纸的老头,王一生学会了以柔克刚,学会了在棋局上的收势和造势。下棋和做人的道理一样,太盛则易损。小说开头,王一生一位同学的父亲,一位国内名手,评价他说:“你这同学倨傲不逊,棋品连着人品,照这样下去,棋品必劣。”到小说最后,王一生经过九局连环车轮大战,最终同意了地区赛冠军的求和,这个过程显现着王一生的成长。在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大环境背景下,王一生能够拥有如此冷静而执着的信仰,确实是非常不易。阿城不仅在王一生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了对传统的中华民族个性、文化的确认,而且赋予了对继承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启示。

“脚卵”(倪斌)是《棋王》中另一个富有内涵的人物形象,他与王一生的身世大相径庭,是南方大城市的知识青年,“动作起来颇有些文气,衣服总要穿得整整齐齐”。对他来说,象棋是“很高级的文化”,自己是“会走一点点,很爱好”。“脚卵”的棋具也是他父亲送给他作为收藏用的精品。这些都与王一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乡在王一生看来,“去的是有饭吃的地方”;而对于倪斌来说,乡村则是受罪的地方。王一生得知倪斌为让自己参赛,将珍贵的棋具送给了书记,于是拒绝参赛。倪斌这样说:“棋不能当饭吃的,用它通一些关节,还是值的。家里也不很景气,不会怪我。”倪斌没有错,他不是一个能吃苦的人,但他一样知道活着重要,用钱财换取生活质量对他而言是值得的。就像小说中的画家所说:“生活太具体了。”没错,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生活”这个词有不同的含义。倪斌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没有迷失自己,他依然有着一个年轻知识分子的单纯和质朴。他与王一生下棋,换了一身笔挺的装扮,表明他尊重对手。两人切磋交流得开心,倪斌拿来自己私藏的零食同大家一起分享。倪斌很认同王一生的棋技,想方设法地要帮王一生参加比赛。王一生说:“倪斌是个好人。”两位身世背景完全不同的年轻人,却通过下棋发现了自己与对方身上的共同点,即他们同样有着真诚和执着的品质。倪斌身上蕴含着阿城对那一代年轻知识分子的赞赏和期许: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认真地对待生活,保持善良诚挚的内心。

三、《棋王》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积极意义

作为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寻根文学”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热”,从这个角度看,它似乎是有时效性的。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文学思潮也会不断地变更,那么“寻根文学”是否能够保持自己的有效性,它对现世及后世是否还具有积极的意义呢?

答案其实是肯定的,“寻根文学”在当下仍然有着独特的时代意义。中国的知识分子应当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阿城自己曾这样说:“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探寻历史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历史,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在《棋王》中,“车轮大战”中稳如古时战将的王一生不仅给读者带来了震撼,更彰显了一种不容小觑的自信感,这种自信感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向根源处探寻文化的发生,回到中国知识分子们最初的精神家园,才能找回对本民族文化的强大自信。这种自信让我们的精神状态不再漂浮不定,而是能够沉下心来,潜心创作出更多具有感染力、具有血性的好的文学作品。

在如今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仿佛一切都趋向“快餐化”,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利益,一切都可以被拿来消费,文化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越是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越是凸显出“文化寻根”的重要性。我们的文学创作不能走上仅仅为市场而创作的消费主义道路,保持内心的沉静是每个有良知的创作者应该保持的清醒姿态。探寻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仍然有其伟大的意义和必要性,或许这也是创作者保持冷静内心的必由之路。

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从未停止,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只会越来越丰富和宽广,而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还不够。当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时,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发扬传统文化,不要丢失文化的“根”。如何让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在现世和后世继续散发魅力,如何让后来者不忘记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这样的问题仍旧值得我们去思考,而更多的“寻根文学”创作实践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还要经历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多地去思考和交流,而绝不能够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只有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反思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并且不断地投入创作实践中,我们的文学作品才有希望成为流传不朽的经典。